(本文轉載自:北京青年報)本報訊(記者 李澤偉)《北京市機動車停車管理條例(草案送審稿)》(以下簡稱送審稿)昨天開始在市政府法制辦官網(wǎng)公開征求意見。送審稿鼓勵停車泊位所有者、使用者開展錯時有償共享,機動車違法停放的,由公安交管部門給予記分和罰款的雙處罰,并拖移車輛。
![北京違法停車擬實行罰款扣分雙處罰](http://www.ygpos.cn/uploadfile/2017/0412/20170412110059188.jpg)
關于停車場
增建停車場應向周邊居民開放
送審稿規(guī)定,新建、改建、擴建公共建筑、居住區(qū),應當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guī)定和規(guī)劃指標,配建機動車停車場,建設單位應當將增建的停車場對周邊居民開放。本市鼓勵單位和個人利用地下空間資源開發(fā)建設公共停車場。
送審稿的立法說明提到,針對供需矛盾突出的中心城建設區(qū)域,提出配建停車場來適度滿足居住停車需求的思路。鼓勵居住區(qū)在滿足本居住區(qū)居民停車需要的情況下,將配建停車場向社會開放。同時,還提出盤活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停車資源,鼓勵機關、團體、企事業(yè)單位機動車停車場向社會開放。鼓勵停車泊位所有者、使用者開展錯時有償共享。
送審稿明確停車有償使用原則,強化付費停車理念;鼓勵本市黨政機關、團體、企事業(yè)單位停車場付費使用;推行路側停車電子收費,實行人錢分離;P+R停車場、中心城區(qū)域配建停車場和道路停車實行政府定價,其他停車場實行市場調節(jié)價。
關于停車費
不滿一個計時單位不得收費
針對道路停車收費性質,送審稿提出道路停車收費屬政府非稅收入,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區(qū)分不同情況實行差別化收費,并建立動態(tài)調節(jié)機制。停車企業(yè)和停車收費員議價亂收費將被處罰,違法行為納入本市征信系統(tǒng)。
送審稿提出,實行計時收費的停車場,滿一個計時單位后方可收取停車費,不足一個計時單位的不收取費用。
同時,中心城范圍內的停車場向社會開放并收費的,應當24小時開放;按照規(guī)定實行限時的臨時停車場除外。停車場未實行24小時開放的,由城市管理綜合執(zhí)法部門責令限期改正,并處5000元以上1萬元以下罰款。
關于處罰
拒交費并強制停放將納入公共信用記錄
針對機動車停放,送審稿提到,機動車應當在停車設施內停放,并不得超過規(guī)定時間。在停車設施停放機動車的,停車人應當遵守停車入位且車身不得超出停車泊位,按照規(guī)定繳納停車費用,進出停車設施停車泊位的不得妨礙其他車輛或者行人正常通行。停車人不遵守規(guī)定并造成損害的,停車設施管理單位可以依法提起訴訟。
在法律責任一章,送審稿進一步明確對違法停車及逃繳費的處罰,提出機動車違法停放的,城市管理綜合執(zhí)法部門可以調查取證,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給予記分和罰款的處罰,并拖移車輛。不按規(guī)定繳納停車費的,停車場管理單位可以在停車人補交費用之前,拒絕為其提供停車服務;對于拒絕交費并強行停放的車輛,可以采取限制駛離的措施,并及時向區(qū)停車管理部門報告,將停車人逃繳、拒繳停車費行為納入本市公共信用信息記錄。
關于設置地樁
私設地樁地鎖將被罰款
送審稿還明確,任何單位和個人不能擅自在道路和其他公共區(qū)域設置地樁、地鎖等障礙物阻礙機動車停放和通行,不得在未取得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停車位上設置地樁、地鎖等障礙物,不得擅自設置(施劃)、撤除道路停車泊位和標志標線,不得擅自占用道路停車泊位或者將道路停車泊位據(jù)為專用,不得擅自停止使用停車場、將停車場改作他用等。
擅自在道路上設置地樁、地鎖等障礙物的,由交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迅速恢復交通;擅自在居住區(qū)公共區(qū)域內設置地樁、地鎖等障礙物的,由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門依據(jù)相關規(guī)定進行處罰;擅自在道路、居住區(qū)以外的其他公共場所設置地樁、地鎖等障礙物的,由城市管理綜合執(zhí)法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恢復原狀,并處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罰款。
此外,擅自在城市道路上設置和調整道路停車泊位的,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恢復原狀,可處以每個泊位2000元罰款。此外,將停車場擅自停止使用或者改變停車場用途的,由城市管理綜合執(zhí)法部門責令限期改正,恢復原狀,并處以每個泊位1萬元罰款,同時將違法行為處罰信息納入本市公共信用信息記錄。
核心
緩解“停車難”有哪些舉措?
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建設方面,送審稿提出允許一些公共區(qū)域的地下空間開發(fā)建設停車場,一些重點區(qū)域需要在新改擴建時設置落客區(qū)。同時,要確定與我市城市發(fā)展相適應的停車位配建標準并落實。
在設置方面,可以分時分段設置夜間停車位,還可以利用一些空閑場地增加臨時停車位。針對已有車位利用率低的問題,建立市、區(qū)、企業(yè)三級實時對接的停車綜合管理系統(tǒng),實時公布車位情況。
在現(xiàn)有資源方面,盤活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居住區(qū)的停車資源。鼓勵這些停車場錯時開放,鼓勵個人之間“拼車位”,并明令禁止停車場改作他用。
如何保證居住區(qū)居民停車?
對于基本車位和出行車位,送審稿提出了適度滿足基本停車需求,科學調控出行停車需求。
送審稿提出,通過見縫插針挖潛居住區(qū)內及周邊空閑場地增加臨時停車位緩解居住區(qū)停車,通過分區(qū)分類實行不同的收費標準、合理調整道路停車位減少出行停車。
文/本報記者 劉珜
- 1月新能源汽車競爭格局生變:小米首次超越賽力斯
- 比亞迪1月銷量超30萬臺:坐穩(wěn)中國銷冠,出口飆升83.4%
- 2024年全球車企銷量排行榜前十出爐,比亞迪427萬輛排名第五
- 深耕智能汽車技術!華為旗下引望智能申請“5D蟹行”“華爾茲掉頭”商標
- 通用汽車旗下Cruise大幅裁員50%,戰(zhàn)略重心轉向個人自動駕駛汽車
- 比亞迪擊敗豐田和寶馬,成為2024年新加坡最暢銷汽車品牌
- 首屆王朝盛典舉行:華夏風韻與未來科技并行,品牌文化與科技完美對話
- 2025首屆王朝盛典舉行:定義國潮美學,悅享朝粉盛宴
- 比亞迪盛世旗艦漢L唐L全新設計正式揭幕,龍顏美學全面進化
- 日本2024年EV銷量:比亞迪超越豐田,同比大增54%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wǎng)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wǎng)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站中的網(wǎng)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wǎng)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