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民促法》實踐落后于預期,民辦學校何去何從?)
11月7日,新《民辦教育促進法》(以下簡稱“新《民促法》”)正式迎來修訂通過一周年的日子,此刻,距離它正式實施已兩月有余。
然而,這部以民辦學校分類管理改革為核心的法律,卻沒有帶來預想中的結果——成為民辦教育的歷史轉折點。目前也僅有安徽、遼寧兩個省份發(fā)布了指導意見稿,且政策的整體實施情況落后于預期。在分類管理制度具體實施細則尚未明晰的過渡階段,觀望仍是目前民辦學校的普遍態(tài)度。
新舊之變
新《民促法》的出臺,第一次明確了民辦學校與民辦學校教師的法律地位,納入教師的管理范圍,強調了營利性和非營利性民辦學校進行分類管理,新政的出臺無疑為中國民辦教育注入了一針強心劑。
盡管每一項重要政策的出臺對于我國民辦教育而言都會顯現巨大的影響,但是在具體執(zhí)行層面卻表現得步履維艱。
“新《民促法》中的分類管理制度最早是從2010年開始醞釀,去年才正式頒布。中間經歷了一個漫長曲折的歷程,因為專家們的意見難以統(tǒng)一。”北京華樾教育研究院副院長陳長河向記者回憶道。
陳長河是浙江溫州民辦教育綜合改革文件的主要起草人,曾在2015年參與國家新《民促法》的修訂。據他回憶,在《民促法》修訂過程中,專家們對分類管理制度的爭議主要集中在三個問題上:什么是非營利性民辦學校、義務教育階段能否設立營利性民辦學校、分類管理改革是否設定過渡期。
在舊《民促法》中,非營利民辦學校被定義為“民辦非企業(yè)”法人單位,允許獲得合理回報。修訂后的法律則不再出現“合理回報”的字眼,并規(guī)定“非營利民辦學?!辈荒塬@得辦學收益和辦學結余?!爱敃r有一部分人認為這樣劃分會導致民辦教育倒退,另一部分人則認為按照國際慣例,‘非營利’就是沒有回報?!标愰L河說。
分類管理是新舊《民促法》的核心之變。在原來的《民促法》中,由于民辦學校長期以來的公益性辦學導向,所有民辦學校都被視作“非營利性”屬性,并且可以獲得合理回報。
然而,究竟何為“合理回報”?民辦學校的法人屬性和產權歸屬是什么?這些問題都處于模糊的地帶。
在舊《民促法》中,民辦學校陷入“非驢非馬”的尷尬境地,新《民促法》的最大目標便是給予民辦學校清晰的身份地位,取消“合理回報”制度,確立“分類管理”制度。
而在專家們一輪輪的爭執(zhí)過后,“能否獲得辦學收益與辦學結余”被確定為營利與非營利民辦學校的劃分標準?!昂侠砘貓蟆薄@一介乎“營利”與“非營利”之間的產物也正式退出歷史舞臺。并且,新《民促法》規(guī)定,義務教育階段不得設立營利性質的民辦學校。
未來,在新《民促法》真正落地后,民辦學校需要重新選擇法人屬性,進行財務清算、組織變革,財政、稅收、土地等方面的扶持與獎補政策也會發(fā)生相應的改變。對于民辦學校而言,重新登記無異于“傷筋動骨”。
正是因為分類管理改革牽涉到各方利益,是民辦教育政策的一次重大調整。在國家層面,新《民促法》并沒有設定統(tǒng)一的過渡期。陳長河解釋道:“當時因為擔心設定統(tǒng)一的過渡期,會對民辦學校造成政策性恐慌,最終決定將過渡期的設置權交與地方政府。一方面,分配管理改革是一個燙手的山芋;另一方面,中國地域差異太大,不能一刀切?!?/p>
民辦學校何去何從
配套政策的不完善讓這部法律陷入無法落地的尷尬處境,民辦教育領域對該法爭議的聲音也依然普遍存在。
陳長河說:“新《民促法》修訂初期,許多民辦學校都有一個疑惑,那就是想分類管理是不是要資產充公。”實際上,在地方具體實施細則正式公布前,民辦學校中仍然有著這樣的憂慮。
新紀元教育集團董事長陳偉志表達了他的擔憂,從教育工作者的角度來講,我們會思考這部法律是不是來的早了些,擔心它能否促進民辦教育整體的發(fā)展。尤其是在具體財務管理制度仍不明朗的情況下。據他介紹,身邊許多民辦教育領域的朋友也有類似的擔憂。
然而,久宇思國際教育創(chuàng)始人羅莎則表達了不同的觀點:“民辦教育正是一個需要新民促法的階段。近幾年,國際民辦學校數量瘋漲,進入資本市場的國際民辦學校也大幅增加,但是國家的管理規(guī)范一直不清晰?!?/p>
這種對新《民促法》評價不一的現狀也反映在了全國民辦教育研究聯(lián)盟副秘書章露紅的調研報告中。作為浙江省民辦教育文件起草者之一,在新《民促法》出臺后,她與團隊在浙江省內做了多次調研。新近的調查結果顯示,“舉辦者對分類管理法律精神的理解和預案仍存有較大差異”。
章露紅介紹,有的舉辦者對選擇策略和發(fā)展預期已有清晰考慮,甚至能給出多種應對方案。有的舉辦者,還不能充分理解分類管理的重要意義和基本的政策框架,在民辦教育公益性和營利性的關系、非營利性民辦學校和高收費的關系等基本問題上,“許多人還認識模糊、存有分歧”。
盡管如此,民辦學校分類管理時代的到來已成為不爭的事實,除了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外,大多數民辦學校面臨著如何選擇的問題。分類管理改革不僅意味著民辦學校需重新登記,還意味著相關的收費、稅收以及政府扶持政策都會發(fā)生變化。
例如在稅收政策方面,非營利性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享有同等待遇,而營利性民辦學校作為企業(yè)法人,需要繳納企業(yè)所得稅。同時,登記為營利性民辦學校后,民辦學校原本在土地等方面享有的扶持政策都會有所縮減。
羅莎正在與國內某知名高校合作開展一項關于新《民促法》的研究課題,她注意到,民辦學校辦學初衷不同,選擇態(tài)度也各不相同?!耙恍┟褶k學校董事長有教育情懷,辦學是否賺錢并不重要,他們明確提出將申請非營利。但絕大多數企業(yè)家是逐利者,看到教育的風口,想通過教育做資產打包上市,他們對于如何登記的問題會比較焦慮?!?/p>
陳偉志算過一筆賬:“選擇登記為營利性質后,辦學成本要增加30%以上?!泵褶k學校需要在稅負、營收方面重新進行考量。然而,對于未來希望走資本化運作道路的企業(yè)而言,產權自由、定價自主依然使營利性登記散發(fā)出極強的誘惑力。
廣東、湖北、甘肅等地的研究機構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門做過摸底調查,結果顯示舉辦者的“營—非”選擇意愿因地方民辦教育發(fā)展水平和政策環(huán)境呈現出差異性。比如廣東當代民辦教育研究院的一份調查,57%的舉辦者傾向于選擇或支持設立營利性民辦學校。
而據湖北省的摸底調查,民辦本科高校(含獨立學院)中傾向選擇非營利性的占75%,民辦高職占90%,民辦中職占33.3%,民辦普通高中占50.5%,民辦幼兒園占50.4%,民辦非學歷機構占28.9%。
身份之惑
與此同時,實施細則不明也使得民辦學校陷入了身份之惑。新增的學校無法按照舊有的“民營非企業(yè)”身份進行登記,若遵照9月1日后施行的新《民促法》,相關部門卻又缺乏操作細則。
而一些學校雖有身份變更意愿,但也因缺乏配套細則而暫時擱置。北京盈科律師事務所程知音律師介紹,近期來律所咨詢相關法律問題的民辦學校辦學者,最大的困惑主要是“不知道做哪些準備”。在分配管理改革的過渡期,觀望仍是民辦學校的主流。但她同時也認為,“一項新的東西出來,總是需要一個消化期”。
盡管在目前,民辦學校辦學者對新《民促法》的具體落實進度仍感到不確定,選擇態(tài)度各不相同,他們的政策訴求則表現出一定程度的趨同性。根據章露紅的調查,民辦學校舉辦者高度關注分類選擇的補償和獎勵方案以及選擇之后政府在稅收、用地、人事制度上的政策支持和辦學自主權的落實。
資產處置問題是民辦學校關注的焦點?!澳壳?,民辦學校最大的困惑是資產處置問題,存量學校都在觀望,等待地方政府制定實施細則和過渡期,看政府將會如何切割資產。”陳長河如此說道。
而陳偉志則反復提及分類選擇后的獎勵與補償方案,“第一,希望能夠有一定的補償;第二,政府的補償與支持政策應當能夠真正落地,無法落地要追責”。
章露紅告訴記者,各地的政策研制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比如非營利性民辦學校收費有放開趨勢,現有民辦學校分類選擇的補償獎勵辦法和分類登記實施辦法已有初步方案,加大對非營利性民辦學校的支持力度,都成為各地政策設計的普遍共識。
但陳長河認為,只有等到縣級政府實施細則正式出臺,新《民促法》才能夠真正落地,因為處置基礎教育階段民辦學校資產的權力主要掌握在縣級政府手中,這個過程不會太長。
還在觀望
業(yè)內人士普遍認為,新《民促法》的實施情況落后于預期。對于新法何時能夠真正落地,各地也依然沒有一個清晰的時間表?!霸诜诸惞芾砟J教剿鞯膯栴}上,新《民促法》較為特殊,中央將具體的落地方案交由地方制定”,程知音對經濟觀察報表示?!靶隆睹翊俜ā肥且徊渴跈嘈苑?,各省在征求意見稿中給出了3-10年的過渡期,但我們國家的法律還沒有過這么長的過渡期?!?/p>
盡管2016年,在新《民促法》頒布后,教育部相關負責人在回答提問時表示:“之所以決定在2017年9月1日推行新《民促法》,是為了給各地制定具體辦法留出充分的時間?!比欢谛隆睹翊俜ā烦雠_一年后,除了安徽、遼寧外,其余省份仍然尚未公布相應的實施細則,安徽與遼寧兩個省份出臺的文件也僅是框架性的指導意見。
10月底,安徽、遼寧兩省相繼印發(fā)了“關于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促進民辦教育健康發(fā)展的實施意見”(簡稱“實施意見”)。兩份《實施意見》明確了兩省對民辦學校分類管理的具體細則,包括民辦學校管理登記辦法、土地與稅收優(yōu)惠。
- 特斯拉CEO馬斯克身家暴漲,穩(wěn)居全球首富寶座
- 阿里巴巴擬發(fā)行 26.5 億美元和 170 億人民幣債券
- 騰訊音樂Q3持續(xù)穩(wěn)健增長:總收入70.2億元,付費用戶數1.19億
- 蘋果Q4營收949億美元同比增6%,在華營收微降
- 三星電子Q3營收79萬億韓元,營業(yè)利潤受一次性成本影響下滑
- 賽力斯已向華為支付23億,購買引望10%股權
- 格力電器三季度營收同比降超15%,凈利潤逆勢增長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業(yè)績穩(wěn)?。籂I收增長超21%,凈利潤增長超11%
- 臺積電四季度營收有望再攀高峰,預計超260億美元刷新紀錄
- 韓國三星電子決定退出LED業(yè)務,市值蒸發(fā)超4600億元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