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小藍單車將被托管 創(chuàng)始人李剛稱“跑了百家基金無人投錢”)
面對消費者和供應商的追討,行業(yè)和公眾的疑惑,近幾日一直沉默的小藍單車方面似乎終于發(fā)聲了。
11月16日傍晚,媒體36氪發(fā)布了一篇文章《小藍單車李剛來信:辜負了各位,對不起》。文中,以小藍單車創(chuàng)始人、CEO李剛為第一人稱,詳述了小藍單車淪落的路徑,并稱將全力挽回、愿度過難關。
聲明中李剛還透露,小藍單車與拜客出行達成了戰(zhàn)略合作,將由拜客出行全權代理小藍單車未來運營?!睹咳战洕侣劇酚浾吡私獾?,拜客出行為一家四川公司,此前便曾接管另一家受困單車企業(yè)酷騎單車。
“融資變成了泡影”
11月16日晚間,小藍單車創(chuàng)始人兼CEO李剛,通過媒體36氪發(fā)表聲明。這也是陷入質疑漩渦以來,小藍單車方面首次承認公司正面對前所未有的困局。就在10月底、11月初,當小藍單車被質疑陷入退款危機爆發(fā)的初期,李剛還曾回應媒體稱為“搞笑的謠言”。
通過聲明,李剛向所有團隊成員、用戶、投資人、供應商和合作伙伴表達歉意:“關于小藍單車和野獸騎行,作為一位CEO,我做錯了”,并稱“會全力挽回,愿我們可以一起攜手度過難關”。
此前,小藍單車自9月初以來便陷入退款難、單車難尋的質疑漩渦。11月15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也走訪了小藍單車在北京、成都的原有辦公地點,發(fā)現(xiàn)都已人去樓空。
李剛還比較詳細地描述了小藍單車走向下坡路的各種原由。李剛稱,面對著強大資本加持的前兩名玩家,我們始終如履薄冰,希望扮演一個市場突圍者。半年時間,累計投放了60萬臺車,最高時每日300余萬日訂單,2000萬注冊用戶。
但在政策判斷上,讓李剛沒有想到的是,盡管預計到了政府限投令,但禁令比預期要晚,導致小藍單車的一線城市的投放量被摩拜和OFO遠遠拉開,同時也錯過了布局二三線城市的最佳時機。
李剛稱,為了追趕生產進度,小藍單車在四五月追加了數(shù)億元生產合同,本來預計五月末六月初融資成功后就可以一次性將資金問題解決,但隨著資本市場冷靜和一次宣傳事故的雙重打擊,融資變成了泡影,并購喪失了最佳時機。
從聲明來看,也可以看出李剛的無奈。他甚至稱,從6月份開始,由于行業(yè)趨于理性,資本市場急轉直下,盡管“跑遍了上百家基金”,縱然“得到了無數(shù)關于產品和團隊的稱贊”,“但這一切都沒有換來一筆資金,打沒了我最后一分驕傲”。
在聲明最后,李剛不忘給員工打氣稱:小藍和野獸團隊,不要傷心。每一個人都可以挺起胸膛,帶著驕傲離開。他還表示“欠大家的工資會想盡辦法盡快解決”。
將由拜客出行代理運營
面對用戶關心的退款和繼續(xù)使用問題,李剛表示,小藍單車與拜客出行達成了戰(zhàn)略合作,將由拜客出行全權代理小藍單車未來的運營,用戶可以一直使用小藍單車。他稱,在完成技術對接后,押金用戶將免費使用小藍單車。也會與拜客出行一同增加調度,讓更多的小藍單車與用戶見面。
但記者注意到,李剛的聲明中并未提及對客戶押金的處置方式。
記者查閱相關工商資料顯示,拜客出行所屬四川拜客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拜客科技),其成立時間為2016年9月30日,注冊資本1000萬元,登記地址為:成都市成華區(qū)槐樹店路長融街30號4棟4單元1層4號,股東欄顯示為兩名自然人:謝秀珍,趙志華。
在接管小藍單車之前,拜客科技還曾“拯救”了另外一家深陷困局的單車企業(yè)。今年9月底,同樣深陷退款漩渦的酷騎單車方面發(fā)布信息稱,將被四川某集團收購,接手140萬輛單車及后續(xù)退押金事宜。
- 美恢復接收中國包裹,貿易政策突變引發(fā)物流界震蕩
- DeepSeek或再掀波瀾,可能對美股市場造成新一輪打擊
- 谷歌股價暴跌:收入增長放緩,人工智能支出引投資者擔憂
- 華為去年銷售收入超8600億元:ICT基礎設施穩(wěn)健,新業(yè)務快速發(fā)展
- 特斯拉CEO馬斯克身家暴漲,穩(wěn)居全球首富寶座
- 阿里巴巴擬發(fā)行 26.5 億美元和 170 億人民幣債券
- 騰訊音樂Q3持續(xù)穩(wěn)健增長:總收入70.2億元,付費用戶數(shù)1.19億
- 蘋果Q4營收949億美元同比增6%,在華營收微降
- 三星電子Q3營收79萬億韓元,營業(yè)利潤受一次性成本影響下滑
- 賽力斯已向華為支付23億,購買引望10%股權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