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手機黃牛:三個月被蘋果“坑兩次”)
11月3日,蘋果三里屯直營店第一位購得手機的顧客。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
“我認識的好多人最近被坑了兩次,一次是iPhone8,一次是iPhoneX?!敝嘘P村的渠道商林海安(化名)告訴記者。林海安是個90后,不過他已經是個在中關村賣場輾轉騰挪9年的“老炮兒”了。
自從蘋果發(fā)布iPhoneX后,負面消息接連不斷。媒體先后曝出iPhoneX的綠線、掉漆和屏幕遇冷失靈問題。手握iPhoneX貨源的黃牛們都覺得被“坑大了”。受這些消息影響,iPhoneX的黃牛價已經掉到和蘋果官網基本平齊的9700元,原本持觀望態(tài)度的消費者將目光重新投向前期遇冷的iPhone8,導致iPhone8售價反彈。
iPhone8和iPhoneX讓不少黃牛揪心,他們背后是擁有手機市場定價權的北京中關村手機渠道商。雖然中關村賣場正被普通消費者遺忘,但中關村賣場仍是華北最大的電子市場,也是華北最大的電子產品貨源中心。在他們看來,蘋果一直不懂中國人,不懂中國市場。
iPhone X發(fā)售后,iPhone 8卻漲價了
“經典的iPhone4,加長的iPhone5、玫瑰金的iPhone6s、亮黑的iPhone7,這些都引起了當時市場的激烈反響,當時6s除了玫瑰金以外的顏色幾乎都賣不出去,”在林海安的觀點中,蘋果各種新機的配置、功能、創(chuàng)新統(tǒng)統(tǒng)不重要,只有外觀的變化才能打動中國消費者,“iPhone8很難讓人看懂蘋果想要做什么?!?/p>
今年9月22日,iPhone8一經發(fā)售便跌破發(fā)行價,黃牛們大呼上當。以發(fā)行價為5888元的iPhone8(64G)為例,在發(fā)售第一天渠道報價就跌破發(fā)行價300元,一周之后跌幅到達500多元。即使價格沒有達到預期,許多經銷商也選擇快速出手iPhone8。林海安當時安慰自己,還可以在不久后的iPhoneX上撈回來。
11月1日,不少經銷商手中的iPhoneX就已經到貨了,這比蘋果官方發(fā)售早了三天,為了營造氣氛,他們按兵不動。發(fā)售前一天,在淘寶上的iPhoneX價格已經被炒高到了1.96萬元。通過網絡介紹,新京報記者也接到一位黃牛老韓通知,準備在11月4日帶好身份證,去王府井蘋果店現場排隊參與搶購。
現實不像預想的那樣。11月3日當天,本來樂觀的黃牛老韓發(fā)現,蘋果官網“貨源充足”,幾乎所有購買者都能預定到。不久后,記者接到老韓的通知,不用去排隊了。
第二天,老韓告訴新京報記者,渠道商的報價已經跌破官網價格,銀色iPhoneX(64GB)報價8150元,低于官網價格150余元,更是比剛剛發(fā)售時的黃牛價暴跌1600余元。
“iPhoneX出來以后,iPhone8反而開始漲價,”林海安說。
“消費者的態(tài)度轉換得非常快,”這也造成了iPhone8售價的持續(xù)回升,iPhoneX負面消息傳出后僅幾天時間,iPhone8的價格就回升了300多元。林海安拿到的最新渠道報價單顯示,iPhone8Plus(256G)的價格相對堅挺,相比最低跌去一千余元,目前回升到低于發(fā)行價六七百元?!耙呀浻衖Phone8的渠道商開始重新進貨了,但是iPhoneX現在滯銷,現貨隨時都有。雖然黑色iPhoneX售價依然在一萬三四,但是有價無市?!?/p>
回憶瘋狂時代:北京機場成了銷售點
2007年,喬布斯發(fā)布了第一款蘋果手機?!罢痼@”,這是第一代iPhone帶給林海安的感受,2007年的他還在上高中,這個親戚從國外帶回來的禮物刷新了他對手機的認識。從大二開始,林海安就成了中關村電子賣場的??停_始了倒賣蘋果手機的生涯。
在林海安的記憶中,2010年,iPhone4上市,“腎機”的說法開始出現。“iPhone4的外觀好看,體驗極好,流入國內的部分港行水貨一下被炒到上萬?!钡捎谑蹆r遠高于安卓手機,只有圖新鮮的少數消費者去購買,并未形成規(guī)模。
2013年,iPhone5s開始引領正面按壓式指紋識別手機風潮。2014年iPhone6真正讓“搶購iPhone”成了一種現象級的狂歡。
“iPhone6火得一塌糊涂,”在林海安當時的印象里,還沒有哪款手機在發(fā)售后,售價能被炒到高于官方發(fā)行價三倍以上,“原價六千出頭6P,最高被炒到兩萬多,這是我從沒見過的價格?!?/p>
iPhone6在中國發(fā)售當天,幾乎所有中關村電子賣場的渠道商不分晝夜地在北京首都機場等待第一批iPhone6的落地,為的就是在第一時間拿到盡可能多的貨。發(fā)售后的幾天里,6P現貨價格維持在一萬五以上,一機難求。不斷有消費者拿著上萬元現金前往首都機場與在場的渠道商現場交易?!盎矩涍€沒出機場,就已經被定干凈了?!?/p>
“當時所有的6P貨源全部要求第一時間現金結算?!痹谫~期通常為一周的中關村賣場,這種場面是林海安從未見過的。所有的渠道都需要立刻拿到錢去進下一批貨,“當時的瘋狂前所未有?!?/p>
“因為第一次有大屏手機的概念,”對于iPhone6的火爆,林海安有著自己的理解,每一代蘋果手機的硬件都會迎來升級,但不是每一代手機的外觀都會改變。iPhone6迎來了iPhone4推出以后第一次巨大的變化。一方面,在外觀設計上一改iPhone4以來的棱角邊框,另一方面,第一次推出了超大屏手機。
雖然當時市場上有人點贊蘋果迎合市場需求,也有人吐槽屏幕過大帶來的不便?!暗琴I的最多的還是6p,直到現在都能收到很多成色很好的二手?!绷趾0舱f。除了外觀的巨大變化,并不充足的產能也推高了iPhone6的售價,“一批貨就幾百臺,還要先提供給零售店的預定貨源,留給渠道的就不多了?!?/p>
在林海安看來,iPhone6之所以能夠創(chuàng)造銷售奇跡,背后的主因只有一個,消費者買了之后識別度很高。
蘋果十年最貴旗艦機質量有硬傷?
“對于倒騰iPhoneX的黃牛來說,雖然不至于跳樓,但基本可以說是白忙活了?!绷趾0菜懔艘还P賬。由于iPhoneX的收購單價過萬,外加零售店的貨量也有限,因此小黃牛不會囤貨太多,規(guī)模較大的黃牛的囤貨也不會超過百臺。以目前高于發(fā)行價500元左右的市場價來計算,減去市場上收購或雇人持身份證預約取貨成本約200元,每臺手機的利潤不到200元,再加上招人取貨、搶貨軟件的勞務成本,一個數人組成的黃牛團隊分攤下來每個人幾乎賺不到錢。更何況目前iPhoneX的售價并不堅挺,如果市價繼續(xù)走低,“黃牛就真的哭瞎了”。林海安告訴記者。
不過現實可能很無情。在一些消費者官網訂購的iPhoneX逐步到貨后,其問題逐步浮現。
iPhoneX屏幕燒屏現象、冬天屏幕失靈、面部解鎖失敗等問題陸續(xù)走進公眾的視野,原本對iPhone8持觀望態(tài)度,等待iPhoneX發(fā)售的消費者,重新將目光投向了iPhone8。
一位消費者說,“iPhoneX更像是一份紀念品,而非一部成熟的產品。”掉漆這種產品質量上的硬傷出現在iPhoneX上是很沒有誠意的表現。作為蘋果最貴高端旗艦手機,在質量上出現硬傷,讓蘋果在口碑上出現了問題。
11月22日,新京報記者從渠道商處拿到了最新的報價,“渠道價已經和官網價齊平了,iPhoneX256G的價格現在是9700元?!币晃稽S牛告訴記者。
對于蘋果今年的表現,幾乎所有的黃牛都表示不滿。
“很難說他們到底是否在用心研究中國市場,”林海安表示,庫克上任以來,蘋果公司明顯更加重視中國市場,不僅將中國列為首發(fā),還增加了中國地區(qū)的產量。
但是林海安仍舊表示,蘋果不了解中國消費者真正的需求是什么。蘋果一直在說創(chuàng)新,但他們的創(chuàng)新離中國市場太遠,他們不懂得大部分消費者想要的是什么。
作為一個渠道商,他的觀點很獨特,“每當新款iPhone有明顯區(qū)別上一代iPhone時都會大賣,iPhone8即使推出一種新顏色也會是理解中國市場的體現呀。”林海安說。新京報記者楊礪
現狀
“渠道差一級,有人賺一千,有人賺二十”
“中關村電子賣場的水太深了?!痹谥嘘P村從事手機渠道生意近9年的90后商人林海安告訴記者。
中關村電子賣場曾經是電子產品愛好者的圣地?!昂}垺薄ⅰ岸谩?、“e世界”,這些建筑如今已經因為產業(yè)轉移而人去樓空。如今的中關村電子賣場,更多的是那些三三兩兩詢問路人是否需要維修的攬客者。伴隨著生意的凋敝,一些商家選擇做欺騙消費者的一錘子買賣。
在這樣一個如叢林般繁雜的巨型市場里,拿到渠道最低價是生存的保證。“渠道差一級,一個撐死一個餓死,”林海安稱,同樣的產品,總有人能夠給出比他所能承受的最低價格更優(yōu)惠的價格。同一部手機,有人能賺一千,有人只能賺二十,“沒有人愿意告訴你他的渠道”。
- 特斯拉CEO馬斯克身家暴漲,穩(wěn)居全球首富寶座
- 阿里巴巴擬發(fā)行 26.5 億美元和 170 億人民幣債券
- 騰訊音樂Q3持續(xù)穩(wěn)健增長:總收入70.2億元,付費用戶數1.19億
- 蘋果Q4營收949億美元同比增6%,在華營收微降
- 三星電子Q3營收79萬億韓元,營業(yè)利潤受一次性成本影響下滑
- 賽力斯已向華為支付23億,購買引望10%股權
- 格力電器三季度營收同比降超15%,凈利潤逆勢增長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業(yè)績穩(wěn)?。籂I收增長超21%,凈利潤增長超11%
- 臺積電四季度營收有望再攀高峰,預計超260億美元刷新紀錄
- 韓國三星電子決定退出LED業(yè)務,市值蒸發(fā)超4600億元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