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通收購高通 小米、vivo等中國企業(yè)卻站出來反對

(原標題:博通收購高通,這批中國企業(yè)卻站出來反對)

半導體行業(yè)巨頭博通(Broadcom.ltd)擬斥資超1000億美元收購另一大巨頭高通(QCOM)一案仍在發(fā)酵之中。如果收購成功,這將成為半導體行業(yè)歷史上的最大并購案,新公司將成為僅次于英特爾和三星電子的全球第三大芯片制造商。

但合并交易案尚未達成,近日,三家來自中國的智能手機制造商以反對者的身份公開表態(tài),他們分別是廣州歐珀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簡稱OPPO)、維沃移動通信有限公司(簡稱vivo)和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簡稱小米)。

經濟觀察報記者就此分別向該三家企業(yè)進行求證,截至發(fā)稿,vivo方面稱,該報道中所談到的信息是沒問題的;OPPO方面稱該報道上的消息并非由官方口徑發(fā)出;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目前尚未對上述消息做出回應。

針對此案的反壟斷調查也箭在弦上。

目前美國聯(lián)邦貿易委員會對該交易的反壟斷審查已開啟,1月19日,博通發(fā)布一份聲明稱收到FTC的反壟斷審查。而針對博通的收購邀約,高通發(fā)給股東的一份聲明中強調目前博通收購行為可能存在監(jiān)管問題。希望在3月6日的公司年年會中再次拒絕博通的收購要求,否則博通股東將完全取代高通的董事會。

2017年11月,商務部新聞發(fā)言人高峰在例行新聞發(fā)布會上答記者問時回應,從目前我們掌握的資料來看,高通和博通交易尚處在磋商的階段。根據中國《反壟斷法》的相關規(guī)定,交易一旦達成,如果滿足法定的條件,應該向商務部申報經營者集中審查。

高峰表示,商務部開展經營者集中的反壟斷審查,從立案到最后做出決定,有嚴格的法定程序和評判標準,包括審查的時間。

就中國智能手機制造商的反對態(tài)度,記者向商務部新聞處詢問,對方稱根據流程無法具體對企業(yè)的態(tài)度作出回應。

自收購邀約發(fā)出以來,雙方股價迅速飆升,市值正在一點點逼近。截至記者發(fā)稿,兩者市值僅相差2億美元。

反對有效嗎?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道,OPPO、vivo表示若博通成功以1300億美元并購高通,擔心未來博通可能會提高晶片價格,而且可能大幅削減高通的研發(fā)開支。同時,小米也對該并購交易保留意見。三家企業(yè)還稱若并購成功可能會更換供應商。

北京市通商律師事務所合伙人萬興認為,如果博通就收購高通的交易向中國商務部提交經營者集中申報,鑒于手機制造商如小米、oppo 、vivo等在制造中需用到交易方生產的芯片,商務部可能就該項申報征求手機制造商的意見,征求意見的對象可能還包括有關部門、行業(yè)協(xié)會、本次交易方的競爭者、供應商、其他客戶等。

記者就上述三家企業(yè)表反對態(tài)度一事向商務部詢問,對方稱無法針對個別企業(yè)的意見做出回應,但在此前已表過態(tài)。在博通收購高通的公開要約發(fā)出數天后,商務部新聞發(fā)言人高峰在新聞例會上稱,堅持內外資企業(yè)一致的原則和立場不變。

從過往有關案例看,如果中國商務部對某項交易出于反壟斷考慮予以禁止,即使美國、歐盟、其他國家或地區(qū)的有關機構批準,也很可能導致該項交易無法實施。萬興認為,現在中國已與歐盟、美國并稱為三大反壟斷司法轄區(qū)。也有一種做法是,如果商務部認為交易方提出的限制性條件建議能夠減少該項交易對競爭產生的不利影響,商務部會對交易予以附條件放行,并在事后監(jiān)督交易方是否履行了限制性條件的要求。根據過往案例,限制性條件有可能涉及對競爭有較大不利影響的交易方某些業(yè)務的剝離等。

至于分拆哪些業(yè)務,集邦拓墣產業(yè)研究院分析師姚嘉洋分析,根據高通在1月16日發(fā)布的一份投資者說明,博通若要調整高通晶片業(yè)務,大致上有WIFI/BT、WIFI、RF、GPS/GNSS與NFC等業(yè)務。他認為,這些項目在國際市場具有壟斷地位,同時重要性不如5G與4G/LTE,即便出售對博通整體業(yè)務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反對者們背后

根據Counterpoint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手機市場份額超過10%的國產手機廠商有四家,分別為OPPO、華為、vivo和小米。這四家除了華為,均在使用高通旗下的處理器。

小米所有型號的手機,包括紅米系列在內,全部使用了高通驍龍系列處理器。OPPO和vivo除了兩千元以下機型中的幾款外,也幾乎全部采用了高通驍龍系列的處理器。

根據高通公布的2017年度財務報告,近三年以來,來自OPPO和vi-vo及其各自關聯(lián)公司的收入一直占高通年度總收入的10%以上。

對于這三家公司稱“可能會更換供應商”一事,姚嘉洋認為不太可能完全更換供應商,尤其是手機應用處理器部分,只能盡力降低對于博通的手機應用處理器的采購比重,以降低影響。

一個解決辦法是,華為可以開放原本供應內部集團的海思芯片,第一手機界研究院的孫燕飚分析。他稱目前海思芯片還沒有形成針對不同手機的參考設計方案,需要等華為市場穩(wěn)定之后。

另一方面,在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訪華期間,OPPO、vivo、小米分別與高通簽署了120億美元的供應合作備忘錄。姚嘉洋認為,盡管這類備忘錄沒有實質效力,但這件采購案背后有特朗普主導的因素。若高通成功被博通并購,這三家合作企業(yè)采取激烈的手段反制,那么美國政府的態(tài)度對此交易案的影響很關鍵。

支持者是誰?

反對者們究竟在反對誰?孫燕飚分析,兩家公司合并背后有蘋果在商業(yè)層面的支持。從三家反對者的市場情況來看,尚未完全進入美國市場,蘋果在未來的一段時間會是他們共同的競爭對手。

就此,姚嘉洋稱,就蘋果的立場來說,兩家供應商合并,自身確實有反對的理由。蘋果、博通與高通都是美國公司,有一種可能是,美國政府會私下處理這三家公司的供應價格關系。

然而,蘋果并沒有公開對此表示反對。據外媒報道,有業(yè)內人士認為,蘋果的這種態(tài)度有一種可能原因,就是博通收購高通會給蘋果節(jié)約數億美元的授權費用,同時給蘋果在智能手機市場的競爭對手造成風險。

2017年1月,美國聯(lián)邦貿易委員會稱高通強迫蘋果使用其基帶芯片以收取更高的專利使用費。后蘋果對高通發(fā)起了專利訴訟并索賠10億美元。隨之高通反訴。4月底,針對高通反訴,蘋果聯(lián)合其供應商停止向高通支付專利使用費用。7月,高通再次起訴蘋果稱六項專利權被侵犯。

直到11月2日,高通發(fā)布了四季度財報,凈利潤比去年同期的16億美元下滑89%,技術授權集團第四財季營收為12.1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的18.85億美元下滑36%。

極客網企業(yè)會員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8-01-28
博通收購高通 小米、vivo等中國企業(yè)卻站出來反對
博通收購高通 小米、vivo等中國企業(yè)卻站出來反對,高通 博通 oppo 小米 vivo 華為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