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味千去年虧4.87億 宣布回歸初心)
3月20日晚間,味千(中國)(00538.HK)公布全年業(yè)績。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31日,公司實現營業(yè)額23.32億元,同比下降2%;毛利近17.55億元,同比增加2.5%;公司股東應占虧損4.87億元,而去年同期則錄得溢利6.65億元。
對于此次凈利潤的大幅度虧損,味千此前已有發(fā)布預警,表示原因在于投資百度外賣。在3月21日舉行的業(yè)績會議上,對于投資百度外賣造成虧損一事,味千主席潘蔚表示,未來將不再投資外賣平臺。
去年虧損4.87億元
2016年中期,味千曾憑借投資百度外賣獲得凈利潤同比大漲506.2%,不過,這樣的盛況已不在。
此前的2月中旬,味千已有發(fā)布相應的盈利警告公告,表示原因在于其此前投資的百度外賣項目。據《證券時報》報道,在21日舉行的業(yè)績說明會,潘慰表示將回歸初心,聚焦粉面品類,挖掘4000億元的市場,同時廣告策略上不再用名人代言,表態(tài)不再做類似百度外賣這樣的投資。據稱,撇除投資百度外賣這一項目帶來的影響,去年其實現凈利潤2.76億元,同比是上升的。
和凈利潤受投資項目影響大幅下降不同的是,《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截至2017年底,其營業(yè)額達到約23.32億元,同比僅是略微減少約2.0%。而對比2016年其營業(yè)額同比下滑情況,這一下降幅度顯然也已有所好轉。
味千的主要業(yè)務及重要收入來源仍然為零售連鎖餐廳業(yè)務。早在2010年,味千首次公開提出“千店計劃”,預計在中國用5年時間實現1000家店面的目標,但一場“濃縮骨湯粉勾兌”危機讓這一擴張計劃被迫擱淺。在這份年報中,味千指出,去年其按計劃重啟了快速休閑餐廳網絡的擴充。“本集團采取針對性較強的開發(fā)策略,繼續(xù)擴張并加密北京、江蘇、浙江及上海等成熟市場的餐廳網絡?!睌祿@示,截至去年底,其共有704家味千連鎖餐廳。
對于味千重啟的快速擴張計劃,業(yè)內人士持保留態(tài)度?!拔肚ё陨淼臉I(yè)務經營,主要受到擴散、滲透效應遞減的影響,當味千門店滲透到了包圍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的時候,擴散、滲透的紅利也就消失了。”上海博蓋咨詢董事總經理高劍鋒高劍鋒認為,味千后續(xù)很難再有爆發(fā)式增長,疊加部分門店關閉和改造,對業(yè)績就有階段性的負面影響,“展店的策略已經告一段落了”。
順應消費升級轉型
21日的業(yè)績會上,潘慰表態(tài)以后不再做類似前述百度外賣項目這樣的投資,而是要回歸初心,聚焦主業(yè)。
但這并不意味著味千放棄互聯網,為了實現業(yè)績的增長,和一眾傳統(tǒng)餐飲企業(yè)一樣,味千仍舊看好線上部分的發(fā)展。
此前,美團點評研究院發(fā)布的《2017年中國外賣發(fā)展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在線外賣市場去年的市場規(guī)模約為2046億元,較上一年增長23%,在線訂餐用戶規(guī)模接近3億人。餐飲外賣外送經過井噴式增長之后,開始步入穩(wěn)定發(fā)展期。
在味千看來,2017年,外賣外送是餐飲業(yè)變化最大的部分,消費者對于外賣外送的選擇開始從價格導向往品牌導向轉移,這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這對已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餐飲企業(yè)是個好機會。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味千所在的餐飲行業(yè)仍舊呈現高競爭、高淘汰率的態(tài)勢,但餐廳供大于求情況已有所好轉。味千在其年報中指出,整個行業(yè)來看,餐飲門店數目近年來第一次出現負增長。2017年全國餐飲門店數目為581萬家,比上年602萬家減少21萬家,下降了3.48% ,僅2017年上半年就有16萬家餐飲店倒閉關門。另一方面,一線城市北上廣深每天新開餐飲門店數目100家,餐飲從業(yè)人員達240萬人。
高劍鋒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餐飲行業(yè)有兩個新的趨勢:輕餐飲的流行以及商務餐飲的平價大眾化,特別是針對務實工作餐,這均對味千這樣的快餐產生了分流。但受益于中國的消費升級對低端餐飲的進一步擠壓,未來餐飲行業(yè)的集中度也會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對于味千來說,其跟上消費升級的步驟仍會有發(fā)展機會。
- 美恢復接收中國包裹,貿易政策突變引發(fā)物流界震蕩
- DeepSeek或再掀波瀾,可能對美股市場造成新一輪打擊
- 谷歌股價暴跌:收入增長放緩,人工智能支出引投資者擔憂
- 華為去年銷售收入超8600億元:ICT基礎設施穩(wěn)健,新業(yè)務快速發(fā)展
- 特斯拉CEO馬斯克身家暴漲,穩(wěn)居全球首富寶座
- 阿里巴巴擬發(fā)行 26.5 億美元和 170 億人民幣債券
- 騰訊音樂Q3持續(xù)穩(wěn)健增長:總收入70.2億元,付費用戶數1.19億
- 蘋果Q4營收949億美元同比增6%,在華營收微降
- 三星電子Q3營收79萬億韓元,營業(yè)利潤受一次性成本影響下滑
- 賽力斯已向華為支付23億,購買引望10%股權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