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商務部回應一財:高通收購恩智浦對市場競爭可能不利)
歷經一年時間,商務部首次對外披露業(yè)界廣為關注的高通并購恩智浦(NXP)的經營者集中審查的實質性進展。這也是高通公司第二次在中國面臨反壟斷監(jiān)管。
商務部新聞發(fā)言人高峰對第一財經記者稱,目前,商務部正在根據《反壟斷法》的相關規(guī)定,依法對高通公司收購恩智浦半導體公司股權案進行審查。由于該交易在行業(yè)內將產生深遠影響,對市場競爭可能不利,調查機關需要花費大量時間調查取證和分析,并已就此交易向高通公司提出競爭關注,與高通公司就如何消除交易產生的不利影響進行磋商。
高峰說,對于高通公司已經提出的救濟措施方案,調查機關進行的市場測試初步反饋認為,高通公司方案難以解決相關市場競爭問題。4月16日,高通公司申請撤回申報,并已重新申報。我們將繼續(xù)按照《反壟斷法》規(guī)定,依法公開、公平、公正地做好該交易的反壟斷審查工作。
前一天,高通相關負責人對第一財經記者證實,該審查已經提交了一年,本周一是上次審查的截至日期。他描述說,“這種情況很多,審查期內雙方沒能就所有問題達成一致,是個審查加談判的過程?!?/p>
2016年10月,高通原本期望以創(chuàng)紀錄的380億美元將恩智浦收入囊中,不料卻在一年后在各方壓力下水漲船高,達到440億美元。這筆并購交易對高通具有極高的戰(zhàn)略意義和吸引力,不僅將增強高通在5G技術領域的領導力,推動高通業(yè)務多元化,減輕對智能手機的依賴,以進軍汽車、安防行業(yè)等,還能加強其抵御博通等相關方敵意收購的能力。
高通對恩智浦的收購需要得到全球9個國家和地區(qū)的批準, 今年1月18日高通稱,韓國與歐盟批準了此次交易。這意味著,僅剩中國反壟斷機構未做決定。
4月17日凌晨,一則震驚半導體行業(yè)的消息從彼岸傳來:美國商務部發(fā)布公告稱,因中興曾向美國官員作虛假陳述,美國政府禁止中興向美國企業(yè)購買敏感產品,期限為7年。
前述高通相關人士指出,中興是高通的大客戶,這次美國對中興處罰,對高通也是直接的傷害。
有知情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稱,中興通訊占據全球最大移動芯片制造商美國高通公司大約6%~10%的出貨量,制裁一旦執(zhí)行,將對高通自身業(yè)務產生較大影響。高通是中興通訊智能手機的主要芯片供應商之一。市場調研公司IHS Markit提供的數(shù)據顯示,中興通訊去年的智能手機出貨量約為4640萬部。Canalys的統(tǒng)計數(shù)據顯示,該公司近年來已不再是中國十大智能手機制造商之一。但在美國智能手機市場,中興通訊是排在蘋果、三星電子和LG電子之后的第四大智能手機制造商,去年的市場份額為11.2%。受此影響,高通股價在周一下跌了1.7%。
關于中興公司的遭遇,高峰再次強調,中方將密切關注事態(tài)的進展,隨時準備采取必要措施,維護中國企業(yè)的合法權益。他說,希望美方也不要低估了中方的決心。如果想通過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的貿易政策,甚至不惜傷害中美兩國企業(yè)的利益,企圖遏制中國的發(fā)展,迫使中國作出讓步,那是打錯了算盤。中方堅決捍衛(wèi)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決心不會有絲毫動搖。我們會進行堅決的斗爭。
中國最新通過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將多年來分散在商務部、發(fā)改委、工商總局的反壟斷執(zhí)法機構合并,統(tǒng)一歸屬在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這讓原本已送交商務部審查一年多時間的案件走向,更增添了一層不確定性。
對于與此相關機構改革問題,高峰回應第一財經記者稱,商務部將堅決按照黨中央的統(tǒng)一部署,在機構改革過程中,確保反壟斷審查工作依法有序開展。
2月1日-2月3日,美國司法部助理司法部長馬肯·德爾拉希姆(Makan Delrahim)和聯(lián)邦貿易委員會主席莫林-奧豪森(Maureen Ohlhausen)在北京與中國三家負責反壟斷的機構負責人舉行了高層雙邊會議。彼時,第一財經記者獲得來自美國政府官員的評論稱,“就任何特定的、潛在的交易,不論是中美歐,或世界上任何其它國家或司法轄區(qū)的反壟斷執(zhí)法部門,參與潛在的合作方的國籍永遠不應該成為一個考慮因素?!?/p>
當?shù)貢r間3月12日晚,經過三輪出價和清理董事會的反復較量,全球半導體排名前十的博通(Broadcom)對排名前三的高通公司(Qualcomm)的總計1420億美元惡意收購,最終被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以國家安全為由終止了動議。雖然與兩家公司CEO都過從甚密,但CFIUS(美國外資投資委員會)和特朗普的連番出手顯示,特朗普最終站在高通一方阻擊了博通。理由也非常簡單:國家安全。叫停之時,博通公司是總部位于新加坡的美股上市公司,且不論是特朗普的講話抑或是CFIUS文件,都并未提及中國,但隨后的輿論場幾乎都將這場阻擊歸結于中國因素。一個普遍的疑問是,如果特朗普能以國家安全名義叫?!巴ㄍê喜ⅰ?,中國為何不能以類似的理由叫停同樣對產業(yè)影響巨大的高通收購恩智浦?
- 美恢復接收中國包裹,貿易政策突變引發(fā)物流界震蕩
- DeepSeek或再掀波瀾,可能對美股市場造成新一輪打擊
- 谷歌股價暴跌:收入增長放緩,人工智能支出引投資者擔憂
- 華為去年銷售收入超8600億元:ICT基礎設施穩(wěn)健,新業(yè)務快速發(fā)展
- 特斯拉CEO馬斯克身家暴漲,穩(wěn)居全球首富寶座
- 阿里巴巴擬發(fā)行 26.5 億美元和 170 億人民幣債券
- 騰訊音樂Q3持續(xù)穩(wěn)健增長:總收入70.2億元,付費用戶數(shù)1.19億
- 蘋果Q4營收949億美元同比增6%,在華營收微降
- 三星電子Q3營收79萬億韓元,營業(yè)利潤受一次性成本影響下滑
- 賽力斯已向華為支付23億,購買引望10%股權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