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平安連續(xù)第四年進行核心人員持股計劃購買 總計購入4500萬股左右 馬明哲等增持平安近6億元)
中國平安近年都會進行員工持股計劃的購股,資金來源于計劃持有人的合法收入與業(yè)績獎金。該計劃自2015年實施以來已經持續(xù)了4年,馬明哲等高管團隊每次都有參與。
5月1日中國平安公告稱,公司2018年度核心人員持股計劃完成股票購買,買入時間為4月27日。昨天中國平安股價一反節(jié)前低迷狀態(tài),奮力飄出紅盤,漲幅為0.74%。
事件
股價大跌時完成核心人員持股計劃
據北京青年報記者觀察,受增資利好影響,中國平安股價昨天繼續(xù)在年線附近組織有效抵抗,最終收于年線上方。
4月27日,五一前最后一個交易日,中國平安股價連續(xù)下挫,盤中跌幅一度超過7%,但被神秘資金拉起從而穩(wěn)住陣腳。這股神秘資金即是中國平安核心人員的增持。?從當天盤面觀察,4月27日成交額為157.5億,居今年單日成交額第二位。
中國平安公告顯示,公司2018年度核心人員持股計劃于4月27日通過二級市場完成購股,共購得本公司A股股票9666900股,占公司總股本的比例為0.053%,成交金額合計人民幣5.93億元(含費用),成交均價約為人民幣61.29元/股。中國平安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馬明哲、資深副董事長兼常務副總經理孫建一、執(zhí)行董事兼總經理任匯川等高管均參與了這次核心員工持股計劃。公告顯示,這個大名單共計1296人。
聚焦
一天之內完成購買計劃
據了解,中國平安近年都會進行員工持股計劃的購股,資金來源于計劃持有人的合法收入與業(yè)績獎金。該計劃自2015年實施以來已經持續(xù)了4年,馬明哲等高管團隊每次都有參與。
與過去實施的三次相比,今年有三大特點:首先是增持時間較晚,過去三次購股都在3月中下旬完成,今年晚了約一個月,到4月底才完成。過去三次購股都在一到兩周內完成,但這次一個工作日就完成超過全部5億元的購買。業(yè)界猜測,這與當時平安股價深度下跌、事發(fā)突然不無關系。
其次是成交均價最高,2015年到2018年的四次購股中,中國平安平均成交價格依次是:77元(當年有10送10分配方案)、32.53元、36.74元、61.29元。今年購買價格61.29元,是員工持股計劃成立以來最高的買入價格。根據北青報記者觀察,中國平安今年一季度股價中位值約為每股71元,超過核心員工持股價格的16%。
第三是參與人數最多。2015年是平安第一次實施核心員工持股計劃,當年參與人數是839人。2016年和2017年實施購股行動的時候,參與人數逐漸上升,分別是773人、1157人。2017年保險股集體上漲,中國平安股價創(chuàng)下十年新高,值得注意的是,其員工持股計劃參與人數也出現新高,達到1296人。
另據市場分析,平安員工持股計劃委托第三方管理,鎖定期不少于12個月,在鎖定期內不得進行交易,鎖定期結束后基于中長期業(yè)績考核機制,掛鉤業(yè)績結果分年度、由計劃持有人提出申請后歸屬至計劃持有人。過去四年中,平安員工持股計劃總共購股4500萬股左右,假設鎖定期結束后沒有賣出,4500萬股占總股本僅有千分之二,距離10%的上限仍有很大距離。
關注
證金公司一季度增持平安超84億元
除了核心員工大規(guī)模增持中國平安,今年一季度,證金公司也大舉增持了中國平安、格力電器、中國中車、中國建筑、五糧液、三一重工等多只白馬股。其中增持中國平安超過84億元,相當于后五家增持金額的總和。
- 美恢復接收中國包裹,貿易政策突變引發(fā)物流界震蕩
- DeepSeek或再掀波瀾,可能對美股市場造成新一輪打擊
- 谷歌股價暴跌:收入增長放緩,人工智能支出引投資者擔憂
- 華為去年銷售收入超8600億元:ICT基礎設施穩(wěn)健,新業(yè)務快速發(fā)展
- 特斯拉CEO馬斯克身家暴漲,穩(wěn)居全球首富寶座
- 阿里巴巴擬發(fā)行 26.5 億美元和 170 億人民幣債券
- 騰訊音樂Q3持續(xù)穩(wěn)健增長:總收入70.2億元,付費用戶數1.19億
- 蘋果Q4營收949億美元同比增6%,在華營收微降
- 三星電子Q3營收79萬億韓元,營業(yè)利潤受一次性成本影響下滑
- 賽力斯已向華為支付23億,購買引望10%股權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