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蘇寧易購二度出售阿里股票 預計實現凈利潤56.01億元)
■本報記者曹衛(wèi)新矯月
趕在6月1日A股入摩之前,蘇寧易購再次出售了部分持有的阿里巴巴股票。
5月30日晚間,蘇寧易購公告稱,已經通過紐約證券交易所完成對公司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即AlibabaGroupHoldingLimited(以下簡稱“阿里巴巴集團”)股份出售。本次出售,公司收到股票出售價款合計約15.04億美金,經財務部門初步測算,預計可實現凈利潤約人民幣56.01億元。
公告同時顯示,本次出售完成后,蘇寧易購仍將持有阿里巴巴集團股份1316.47萬股,占其目前總發(fā)行股份比例為0.51%。
這是近半年來,蘇寧易購第二次出售阿里巴巴股票了。半年內連續(xù)兩次出售阿里巴巴股票,不免引得外界的注目。事實上,早在去年蘇寧易購出售阿里巴巴股票的時候,就有人猜測兩者之間的合作。有知情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蘇寧易購選擇出售阿里巴巴股票的時間脈絡非常巧妙,而在這其中埋藏著蘇寧易購的真正意圖?!?/p>
回顧蘇寧易購入股阿里巴巴的過程可知。2015年8月份,蘇寧易購與阿里巴巴進行戰(zhàn)略合作,阿里巴巴旗下淘寶中國認購蘇寧易購2015年非公開發(fā)行股份,占發(fā)行后股本總額比例的19.99%;與此同時,蘇寧易購也通過境外子公司戰(zhàn)略投資阿里巴巴集團新發(fā)行股份。到了2016年6月份,蘇寧易購與阿里巴巴之間的戰(zhàn)略互投均已完成。蘇寧易購境外全資子公司ShinyLionLimited最終投資認購阿里巴巴集團股份2632.47萬股,占阿里巴巴集團股份比例為1.05%,認購價為81.51美元/股。
2017年12月份,蘇寧易購稱基于整體發(fā)展戰(zhàn)略安排,將出售手中約兩成的阿里巴巴股票,這部分股票僅占阿里巴巴集團股份比例為0.22%。而本次則是蘇寧易購第二次出售阿里巴巴集團股票了。
上述知情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透露,蘇寧易購第一次出售阿里巴巴股票是在去年12月份,彼時,蘇寧易購對外發(fā)布了智慧零售大開發(fā)戰(zhàn)略,宣布要在2018年新開店5000家,同時擬2020年全國門店要達到2萬家?!熬€下開店不是‘請客吃飯’,而是要積極拓展渠道資源、豐富商品種類、提升服務體驗,同時加大對物流、技術等領域的投入,這些都需要真金白銀的投入?!?/p>
由此可見,蘇寧易購兩次出售阿里巴巴股票獲得的資金去處已經明朗。事實上,蘇寧易購在數次公告中也曾提及減持套現的資金去向稱:“公司本次出售阿里巴巴集團股票獲得資金,將用于支持公司在渠道拓展、商品豐富以及科技研發(fā)等領域的投資和業(yè)務發(fā)展,能夠有效增強公司市場競爭力,有助于公司經營效益的提升。”
上述知情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蘇寧易購的做法類似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的成長之路。亞馬遜上市以來把利潤都投入到大量的物流基建和新業(yè)務上,這些建立在海量商戶、用戶基礎之上的附加服務,為亞馬遜開拓了寬闊的盈利渠道。
蘇寧易購減持阿里巴巴集團股票一事曾讓市場人士質疑兩者的關系是否有變化。對此,蘇寧易購曾在公告中表示:“阿里巴巴集團是公司最重要的戰(zhàn)略合作伙伴,持有公司19.99%的股份,公司將結合自身資源,持續(xù)加深與阿里巴巴集團在聯合采購、天貓旗艦店運營、物流服務、O2O融合等領域的戰(zhàn)略合作,持續(xù)提升雙方的合作價值和市場競爭力。”
“今年以來從海南的公益之夜,到夜訪武漢圖書館,張近東和馬云同框熱聊的畫面還少嗎?”更有蘇寧易購內部人士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蘇寧易購出售部分阿里股票用于智慧零售大開發(fā),這一行動也得到了市場的積極反應,5月31日,蘇寧易購股價大漲7.46%,僅5月份單月累計漲幅高達25.3%。
- 特斯拉CEO馬斯克身家暴漲,穩(wěn)居全球首富寶座
- 阿里巴巴擬發(fā)行 26.5 億美元和 170 億人民幣債券
- 騰訊音樂Q3持續(xù)穩(wěn)健增長:總收入70.2億元,付費用戶數1.19億
- 蘋果Q4營收949億美元同比增6%,在華營收微降
- 三星電子Q3營收79萬億韓元,營業(yè)利潤受一次性成本影響下滑
- 賽力斯已向華為支付23億,購買引望10%股權
- 格力電器三季度營收同比降超15%,凈利潤逆勢增長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業(yè)績穩(wěn)?。籂I收增長超21%,凈利潤增長超11%
- 臺積電四季度營收有望再攀高峰,預計超260億美元刷新紀錄
- 韓國三星電子決定退出LED業(yè)務,市值蒸發(fā)超4600億元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