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重塑形象?郭臺銘講了個“雞腿的故事”)
6月6日,富士康30周年慶典上,創(chuàng)始人郭臺銘與員工在一起。受訪者供圖
富士康三十周年慶典上,郭臺銘大談員工福利;轉型“工業(yè)互聯”,郭臺銘下重注進軍半導體
哪里有肉,哪里就有猛獸,哪里有花,哪里就有蜜蜂,哪里有機會,哪里就有郭臺銘。
今年68歲的臺灣首富郭臺銘曾因富士康“血汗工廠”而被人熟知,在惡名背后,郭臺銘一直在尋求轉型并改善形象。6月6日,富士康在深圳舉辦三十周年慶典,郭臺銘現身發(fā)表演講,在現場播放的視頻中,郭臺銘表示,富士康選擇在A股上市一個原因是,大陸員工很難拿到臺股股票,富士康工業(yè)互聯網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工業(yè)富聯”)上市后,會馬上推出員工持股激勵計劃,激勵人才。郭臺銘還表示,未來富士康可能會考慮合伙人制度。
6月8日,富士康將在A股上市。郭臺銘之前頻頻現身路演為富士康打Call,他提出8K+5G的戰(zhàn)略,聯合前百度人工智能科學家吳恩達打造AI工廠,在收購東芝半導體失敗后,他曾當著媒體的面撕毀報紙,上市宣言中更提出“一定會做半導體”。工業(yè)互聯和半導體,是否能成為郭臺銘口中那個讓“大象也能跳探戈”的機會呢?
福利故事
曾為員工把深圳雞腿買空
在富士康三十周年慶典上,創(chuàng)始人郭臺銘花了大量的時間站在普通員工代表中間。6月6日當天,除了深圳主會場外,富士康還搭建了與貴安、鄭州、廊坊、武漢、太原等地的多條視頻電話連線。郭臺銘先是面對視頻連線的員工揮手打招呼,隨后發(fā)表了一個演講。
在演講中,郭臺銘講述了不少與富士康員工福利有關的小故事。關于“三十而立”的富士康如何轉型的工業(yè)互聯網話題,只占了他演講的一小部分內容。
“富士康為廣大農民工提供大量的就業(yè)崗位,2008年12月,我親自給員工端菜”,郭臺銘表示,“1997年我們給員工在深圳舉辦集體婚禮,我們對員工不但提供工作機會,吃喝拉撒睡,還要包辦他所有的東西,包括婚姻,我們真正回歸到人民公社時期?!?/p>
不僅僅是員工,對于富士康下一代(富二代),郭臺銘稱,2006年每天早上吃一個雞蛋,生出“富二代”,早期為他們打下健康的DNA。
對于員工福利,郭臺銘講了一個把深圳雞腿買空的小故事?!盀榱顺噪u腿,我買了一個大冰箱,同仁問你為什么要買冰箱?我說我必須禮拜一買到禮拜五,禮拜六才可以一人分一只雞腿,我們把深圳和昆山的雞腿都買了還不夠,還要買來冰著?!惫_銘說。
郭臺銘表示,2010年至2017年,(富士康)出口占全中國出口的3.9%,進口占3.6%,集團30年來累計賺外匯2400億美金,占中國外匯存底3兆美金的7.8%。他還談到,1998年至2000年富士康連續(xù)3年中國企業(yè)大陸專利申請上排名第一,2002年至2010年連續(xù)9年在中國企業(yè)大陸專利申請排名前三。
關于業(yè)界關注的富士康A股上市,郭臺銘表示,大陸員工很難拿到臺股股票。工業(yè)富聯上市后,會馬上推出員工持股激勵計劃。此前6月1日,深圳富士康員工動員大會上,郭臺銘獎勵一名為富士康工作了30年的女員工價值100萬元的工業(yè)富聯股票,并稱再過30年股票可能會翻30倍。
作為全球最大電子代工企業(yè),富士康曾出現過“十四連跳”,多年之后,郭臺銘似乎仍在為改變富士康“血汗工廠”的形象不懈努力。
頻頻站臺
68歲郭臺銘強推“工業(yè)互聯”
6月6日的慶典上,郭臺銘看上去有些疲憊。68歲的他,在過去的一個多月里,不斷穿梭于廣東、北京、天津,頻繁地見機構、會官員、做演講,反復地講著“工業(yè)互聯”,頻頻為“轉型”做路演。
工業(yè)互聯,是郭臺銘當前最大的夢想。把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跟制造業(yè)融合起來,這就是所謂的工業(yè)互聯。郭臺銘強調要“+互聯網”,而不是“互聯網+”,他認為虛擬經濟是“互聯網+”,只有實體經濟是“+互聯網”。
5月16日晚,郭臺銘推掉與李嘉誠的飯局,坐3個小時飛機,吃了一碗陽春面,為了準時出現在清華大學的課堂上。頭戴紅色棒球帽、身著白色Polo衫的郭臺銘,在和學子們講述數字經濟如何賦能工業(yè)智造時,做了一個比喻:抓住機會,大象也能跳探戈。
在現場和郭臺銘做交流的一位清華學生告訴新京報記者,“看不出他已經快70歲了,思維敏捷,講話語速快,喜歡用各種各樣的比喻。”
5月17日清晨,西裝革履的郭臺銘又出現在100公里外的天津的第二屆世界智能大會,繼續(xù)推廣“工業(yè)互聯網賦能”,他強調,富士康不再只是一家代工企業(yè)。
演講結束后,他又趕往下一場——為富士康區(qū)塊鏈金融平臺布局,會見天津當地的上百家中小企業(yè)主,并與其中一家中小企業(yè)簽署了戰(zhàn)略合作協議。
在過去的17年之間,郭臺銘帶領富士康成長了約50倍。
“主要是因為富士康在每一個年代的爆點基本上都切入了,云計算、通訊設備、智能終端,一直到最近我們做工業(yè)互聯網。而工業(yè)互聯網會引爆到人工智能,也會牽涉到大數據。”富士康工業(yè)互聯網董事長陳永正解釋“富士康”的成功時說,“基本上每個爆點上,富士康集團能夠很迅速地切入這個爆點,我覺得這是我們在智能制造產業(yè)發(fā)展上面所倚靠的,就是在過去這些年,我們能夠不斷地累積新的領域、新的關鍵技術,富士康集團因此實現50倍的成長?!?/p>
工作態(tài)度
“我的孩子想錢多事少離家近就打斷腿”
“我已經捐贈了個人90%的財富,已經不是為錢財工作了,但是現在每天還工作16個小時。”郭臺銘稱。
23歲靠著借來的幾千塊創(chuàng)業(yè)時,郭臺銘白天跟白班干,晚上跟夜班干,夜班散場還要連軸轉,實在撐不住,才把電話簿當枕頭,睡不了多久,大清早就又爬起來接著干。他在回顧自己的創(chuàng)業(yè)史時說,“現在好像有句話,錢多事少離家近,睡覺睡到自然醒,如果我的孩子面對工作存這種心態(tài),我隔天就打斷他的腿”。
郭臺銘的偶像是成吉思汗,一路打到歐洲,統(tǒng)治80%世界領土時,部隊每個人帶三匹馬,輪流背負,戰(zhàn)士在馬背上一邊日夜兼程,一邊睡覺休整,兵貴神速,給敵人措手不及、毀滅性的打擊。
郭臺銘還曾專門趕到內蒙古探訪成吉思汗后人了解“一代天驕”的戰(zhàn)斗奧秘,成吉思汗的后人回答:太陽往哪里下山就往哪里打。
在此后管理富士康時,郭臺銘總結了成吉思汗的成功秘籍:方向、時機和程度都要靠速度完成。也正是這樣,郭臺銘才能迅速崛起為“全球代工之王”。
一位接近郭臺銘的業(yè)內人士說,郭臺銘在臺灣的業(yè)界曾被稱作是“郭三條”,因為無論做什么事情他總要列出三條或三個原則,如策略就是“方向、時機和程度”。
郭臺銘善言。在他的公開講話中,總給人留下口若懸河的印象。喜歡用各種各樣的動物比喻,來形容當前的商業(yè)局勢。他曾用“神仙、老虎、狗”來比喻做生意,接到生意的時候,就像個神仙;交不出貨來的時候,被人家罵得像狗一樣;到外面去跟競爭對手打的時候,就像只老虎。
2007年,是郭臺銘帶領富士康走向“全球最大代工廠”的重要一年。因為和喬布斯的合作,讓郭臺銘風頭正勁。同年,阿里巴巴舉行電商大會,馬云邀請郭臺銘參加,并在對話環(huán)節(jié)說道:“我這只螞蟻可以踩死你這只大象?!?/p>
在清華大學的演講中,郭臺銘坦言自己當時并不相信,但十年后相信了。他一再說對馬云與阿里巴巴“看走眼”,不過這一次,“工業(yè)互聯網時代剛剛開啟,不會再看走眼”。
放大野心
進軍半導體“愈挫愈勇”
“他很有野心。”戴爾亞洲區(qū)的采購長官Max Fang曾評價郭臺銘是世界上最好的銷售者之一。現在,郭臺銘的野心在于:富士康覬覦已久的半導體業(yè)務。
5月17日,郭臺銘宣布“一定要做芯片”,側面證實了此前關于富士康組建半導體部門的傳言。
郭臺銘對半導體的“情結”可以追溯到2015年。面對中國大陸巨大的市場和發(fā)展?jié)摿?,使得他想要在這片廣闊的市場上大施拳腳搞半導體的欲望大增。
從過去幾年的投資情況來看,郭臺銘想要打造一個半導體產業(yè)鏈帝國,但半導體道路走得并不太順利。2017年9月,富士康集團競購日本東芝公司的內存芯片業(yè)務,但最終東芝決定將其出售給西部數據公司主導的財團,富士康布局半導體的重要一步以失敗告終。
受中興事件影響,國內眾多科技企業(yè)宣布加大對半導體與芯片業(yè)務的投入。郭臺銘在清華的講話中強調:“工業(yè)互聯網需要大量芯片,我們一年需要進口400多億美金的芯片,半導體我們自己一定會做?!?/p>
根據此前公開報道,此次半導體子集團設立后,富士康的芯片制造相關附屬公司,例如京鼎精密科技、訊芯科技和天鈺科技已經在其旗下運營。
“全球最大代工廠”正在拖累富士康這頭大象,郭臺銘意識到,掌握核心技術才是成為一家科技公司的立足之本。目前,代工業(yè)務為主的富士康的發(fā)展將受到各種牽制。
- 特斯拉CEO馬斯克身家暴漲,穩(wěn)居全球首富寶座
- 阿里巴巴擬發(fā)行 26.5 億美元和 170 億人民幣債券
- 騰訊音樂Q3持續(xù)穩(wěn)健增長:總收入70.2億元,付費用戶數1.19億
- 蘋果Q4營收949億美元同比增6%,在華營收微降
- 三星電子Q3營收79萬億韓元,營業(yè)利潤受一次性成本影響下滑
- 賽力斯已向華為支付23億,購買引望10%股權
- 格力電器三季度營收同比降超15%,凈利潤逆勢增長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業(yè)績穩(wěn)?。籂I收增長超21%,凈利潤增長超11%
- 臺積電四季度營收有望再攀高峰,預計超260億美元刷新紀錄
- 韓國三星電子決定退出LED業(yè)務,市值蒸發(fā)超4600億元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