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消息,在首屆MEET教育科技創(chuàng)新峰會,騰訊高級執(zhí)行副總裁、云與智慧產業(yè)事業(yè)群總裁湯道生表示,最近,行業(yè)出現了很多“量子波動速讀培訓”之類的行業(yè)亂象,這也讓人反思,教育科技的內核到底是什么。“科技助力教育,其本質是為人服務,應該以人的發(fā)展為準則”。
“科技自有邊界,教育以人為本。”湯道生指出,騰訊教育期望用科技手段,從三個緯度助力“以人為本”的教育。首先,及時的“過程反饋”,匹配個性化的學習方案,提升學習效果;其次,技術幫助教學者減少重復性勞動,提升教學效率。最后,技術也助力管理者從經驗型判斷,轉向精準化治理,降本增效。
此外,湯道生正式發(fā)布了“騰訊WeLearning智能教育解決方案”。通過WeLearning,騰訊將開放超過20年的技術與實踐經驗,以底層能力和開放平臺搭建教育中臺,以高度兼容打破數據孤島,讓數據順暢流轉,真正實現智慧化教育。
“科技是能力,向善是選擇。教育是騰訊踐行價值觀,將自身科技能力回饋社會的最重要窗口之一。”湯道生表示。
以下為湯道生演講全文:
大家上午好。歡迎來到首屆MEET教育科技創(chuàng)新峰會,很榮幸能代表騰訊教育,與各位專家一起,探索科技對教育的助力。
過去,提起教育,大家會說“三尺講臺一塊黑板”;現在,這種觀念正在發(fā)生變化。AI、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就像不同的光照射在教育上,產生光合作用,讓教育的場景和供需發(fā)生了變化——教學內容更加多元,教育資源更加泛在,受眾更加普惠。
隨著教育信息化的推進,騰訊教育的發(fā)展也進入了快車道。今年5月,我們整合騰訊20多條教育產品發(fā)布了騰訊教育版圖,用科技的力量,以連接、內容、社會責任為起點,助力教育的公平化、個性化和智慧化發(fā)展。
截至目前,我們累計服務了1萬8千多所學校、400多個省市教育局、9萬多家教育機構,服務用戶數超4億。這些成績是大家對騰訊教育的認可,也是教育和科技深度融合的縮影。
但同時,我們也看到了很多行業(yè)亂象。比如所謂的“量子波動速讀培訓班”,號稱花上幾分鐘,就能讀完一本十萬字的書,這些都是打著科學的旗號,但卻沒有任何科學依據。
這也讓我們反思,教育科技的內核到底是什么?我認為,教育科技的本質是為人服務,應該以“人的發(fā)展”為準則。剛剛過去的11月,是騰訊的21歲生日,我們發(fā)布了最新的公司使命和愿景:用戶為本,科技向善。這也是騰訊做教育的原則。
科技自有邊界,教育“以人為本”。騰訊教育希望用科技手段,從三個緯度助力“以人為本”的教育。
首先是為學習者提供及時的“過程反饋”,匹配個性化的學習方案,提升他們的學習效果。
過去,對學生的評價大部分來自于期中、期末考試,反饋周期很長?,F在,利用AI、大數據等技術,評價方式從過去的“結果評價”變成了“過程反饋”。同時,我們也為學生匹配個性化的學習方案,激發(fā)他們的潛能。
比如騰訊英語君,把語音評測技術推進到了音素級。學生進行口語評測時,馬上就能發(fā)現自己哪個音標讀錯了,反饋更加及時。英語君還可以生成學情分析曲線,幫助學生進行個性化的指導。在深圳明德實驗小學,用了英語君的孩子們,非常喜歡他們的“AI助教”。
騰訊的另外一款在線教育產品——企鵝輔導,也同樣引入了AI評價系統(tǒng)。讓每一個學生都有專屬的“錯題本”和學習計劃,可以隨時掌握和調整自己的學習節(jié)奏,提升學習效果。
其次是幫助教學者減少重復性勞動,提升教學效率。
過去,光是組卷、閱卷這些工作就消耗了老師們大量的精力。現在,我們把機器能做的事情都交給機器,教學者可以有更多的時間來提升他們的教學質量,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
四川的九寨溝小學,剛剛完成了災后重建。騰訊為他們提供了智慧校園的整體解決方案。其中,智能作業(yè)批改、智能組卷、精品云課這些功能成為了老師的“好幫手”。試卷的掃描、批改、分析,幾秒鐘就能完成,還可以生成大數據報告——老師可以根據年級平均分數、錯題分析等,來調整教學節(jié)奏。九寨溝小學的胡自艷老師說,騰訊智慧校園讓她多了一個高效的“智囊團”。
再比如,我們的青少年人工智能教學管理平臺——騰訊智啟學堂,為老師們提供了優(yōu)質的課程制作和管理工具以及體系化、趣味化的課程內容。過去抽象的物理原理和數學模型通過可視化的方式,變得簡單直觀,學生也可以更好理解知識點。
最后是幫助管理者,從經驗型判斷,轉變成精準化治理,降本增效。
從行政、人事、財務到學生服務、教學考核,校園管理的內容非常復雜。怎樣才能降本增效,提高管理效率?數據化治理是校園管理的方向。
在仲愷農業(yè)工程學院,通過騰訊微校定制的小程序,管理者可以一鍵完成文件處理、審核蓋章等流程性的工作;老師們也節(jié)約了時間,實現了辦事“零跑動”。學院的負責人和我們說,現在,他們只需要一半的人力,就可以完成和其他學校同等量級的行政工作。
天津市和平區(qū)教育局,最近打算為市里的一所小學,增加一個活動樓梯,好讓學生們擁有更多的活動空間。這背后,是基于騰訊LBS的空間路徑圖和學校熱力圖分析。大數據能力為學校的管理創(chuàng)新,提供了“數據依據”。
過去,造紙術、印刷術的發(fā)明讓更多的人有了接受教育的機會?,F在,在科技的推動之下,教育行業(yè)正在迎來全面變革,騰訊也希望貢獻自己的力量。
今天,在這里,我們也正式發(fā)布“騰訊WeLearning智能教育解決方案”。通過WeLearning,騰訊將開放超過20年的技術累積與實踐經驗,以底層能力和開放平臺搭建騰訊教育中臺,以高度兼容打破數據孤島,讓數據順暢流轉,真正實現智慧化教育。
騰訊教育中臺是WeLearning的核心。我們將把自己在連接、技術、內容等領域的積累,整合為體系化的底層能力,并通過開放平臺向合作伙伴輸出;通過統(tǒng)一的身份識別、數據標準、權限管理和知識圖譜,構建應用開發(fā)平臺,與開發(fā)者共同開發(fā)教育應用。針對學習、教學、管理、空間和服務等場景,為用戶提供便捷的服務和體系化的解決方案。
通過騰訊教育中臺,開發(fā)者和用戶可以靈活地將技術、數據、內容整合到具體業(yè)務場景中,開發(fā)者可以實現教育應用的統(tǒng)一開發(fā)和統(tǒng)一接入;教育管理部門、老師、學生、家長、教育機構等,也可以通過WeLearning實現教育應用的統(tǒng)一調用和統(tǒng)一管理。
除了輸出我們的中臺能力之外,騰訊也希望攜手合作伙伴,推進教育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學校和老師的信息化能力。讓技術既能“落得下去”,還要“用得起來”。為此,我們在中國教育發(fā)展戰(zhàn)略學會的指導之下,聯合管理部門、各級院校和生態(tài)合作伙伴,共同發(fā)起智能教育“光合計劃”。
未來,我們將助力1百個貧困縣的教育扶貧,為貧困地區(qū)輸送優(yōu)質教育教育資源,助力教育公平化發(fā)展;
我們將打造1千所標桿智慧校園,搭建學校數字化管理平臺及教學內容平臺,助力教育更高質量發(fā)展;
我們將培養(yǎng)1萬名校園CIO,助力提升校園管理者和老師的信息化應用力,讓科技助力教育更可持續(xù)發(fā)展。
科技是能力,向善是選擇。教育是騰訊踐行價值觀,將自身科技能力回饋社會的最重要窗口之一。我們致力于做教育行業(yè)升級的“數字化助手”,也希望與在座各位攜手,以科技的力量,發(fā)現人,成就人,助力實現“以人為本”的教育。謝謝大家!
- 特斯拉CEO馬斯克身家暴漲,穩(wěn)居全球首富寶座
- 阿里巴巴擬發(fā)行 26.5 億美元和 170 億人民幣債券
- 騰訊音樂Q3持續(xù)穩(wěn)健增長:總收入70.2億元,付費用戶數1.19億
- 蘋果Q4營收949億美元同比增6%,在華營收微降
- 三星電子Q3營收79萬億韓元,營業(yè)利潤受一次性成本影響下滑
- 賽力斯已向華為支付23億,購買引望10%股權
- 格力電器三季度營收同比降超15%,凈利潤逆勢增長
- 合合信息2024年前三季度業(yè)績穩(wěn)健:營收增長超21%,凈利潤增長超11%
- 臺積電四季度營收有望再攀高峰,預計超260億美元刷新紀錄
- 韓國三星電子決定退出LED業(yè)務,市值蒸發(fā)超4600億元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