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鋰礦,暴利的盛新

撰文/李里里

編輯/李信馬

題圖/IC Photo

7月27日,盛新鋰能發(fā)布2022年度中報。據財報數據顯示,公司Q2營收為34.46億元(人民幣,下同),凈利潤為19.71億元;上半年的總營收為51.33億元,同比增長325.76%,凈利潤達30.19億元,同比增長950.4%。

此前,公司就曾發(fā)布公告稱,業(yè)績將會大幅提升,并預計上半年凈利潤將實現26億元-29億元,同比增長793.9%-897.04%,但沒想到最終的利潤竟超出預期的上限,公司總資產目前達到了123.23億元,較年初增長了68.7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達到80.89億元,較年初增長58.21%。

關于營收及利潤大幅上漲原因,盛新鋰能表示,主要是得益于鋰鹽產品市場的旺盛需求,公司的銷量及價格較去年同期均有所上漲。不過,增長的主要是價格而非銷量,財報數據顯示,公司上半年的鋰鹽產品產量為2.04萬噸,同比增長了10.48%;銷量達到1.85萬噸,同比增長4.88%。

受利好消息的影響,公司當天的股價上漲了2.6%。從今年4月27日的低點33.77元至今,公司的股價漲幅已超過70%,目前總市值為491億元。

盛新鋰能股價變化趨勢圖 圖片來源:Wind

盛新鋰能表示,未來將把“致力于成為全球鋰電新能源材料領先企業(yè)”作為戰(zhàn)略目標,保持戰(zhàn)略定力,積極推動奧伊諾礦山項目的達產和薩比星礦山、印尼盛拓鋰鹽項目的建設進度,并繼續(xù)加大鋰鹽材料領域的投入。

“豪賭”鋰礦,一場“完美”的轉型

鋰礦“小龍頭”盛新鋰能并非一開始就這么掙錢。

盛新鋰能成立于1997年,于2008年在深圳交易所上市,最初公司主營業(yè)務只有林木和纖維板,其中林木的收入占比一直很低,公司更傾向于將其生產成纖維板進行出售。2016年,“盛屯集團”對“盛新鋰能”公司進行了股權控制,直接持有了其10.28%的股權,再加上通過一致行動人持有的公司股權,共計有23.52%,成為了公司最大股東,而這背后的推動者正是盛屯集團的姚雄杰董事長。

在姚雄杰接手后,公司的業(yè)務開始了轉型。盛新鋰能公司通過增資控股了致遠鋰業(yè)和萬弘高新,并將業(yè)務延伸至鋰鹽及稀土等新能源材料領域,由此便打開了鋰鹽業(yè)務和人造板業(yè)務并進的發(fā)展格局。

但在最開始時,新業(yè)務鋰鹽的紅利并未顯露出來。財報數據顯示,2018年,鋰鹽業(yè)務才開始有營收,此后,營收雖然在不斷上漲,但鋰鹽的毛利率并不高。2018年,鋰鹽毛利率僅為31.73%,部分是因為鋰鹽業(yè)務的發(fā)展需要一定的周期,要先投資后開發(fā),需要經歷選礦、投資、開采、加工等多個復雜環(huán)節(jié),項目周期也較長,甚至需要長達數年的時間才能完成。

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公司錯過了鋰鹽的“市場高價期”。2015年初開始,由于電動車用鋰需求的快速增長,碳酸鋰價格從近4萬元/噸上升至2018年初的15萬元/噸,但2018年的盛新鋰能才剛剛開始實現鋰鹽的營利。

鋰鹽價格變化趨勢圖 圖片來源:Wind

此后,又由于國內加大了對鹽湖和鋰礦的投產,全球鋰鹽供給也大幅增加,再疊加疫情下的經濟衰退,及國內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導致的需求降低,鋰鹽出現了供大于求的情況,碳酸鋰價格也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回落到2020年末時的4萬元/噸,較2018年初的高點下跌近73%。

但當時盛新鋰能并沒有放棄對鋰能的“豪賭”。天眼查數據顯示,在2018-2019年期間,盛新鋰能有過兩次近10億元的投資事件,都是對盛屯鋰業(yè)進行增資以持有其股份,在第二次投資事件后,便擁有了盛屯鋰業(yè)100%的股權。因為盛屯鋰業(yè)持有奧伊諾礦業(yè)75%的股權,主要從事鋰輝石礦的采選和鋰精礦的銷售業(yè)務,盡管當時并未正式投產。

盛新鋰能投資事件統(tǒng)計 圖片來源:天眼查

同時,為了優(yōu)化盈利結構,公司剝離舊業(yè)務的動作一直沒停。2020年開始逐步剝離一部分的纖維板業(yè)務,公司在此次財報中也披露,已對外出售了人造板業(yè)務參股公司湖北威利邦和河北威利邦各45%股權;在稀土業(yè)務上也是如此,自2021年5月以來,就不斷發(fā)布聲明稱,正剝離與稀土相關業(yè)務,并表示未來將專注“鋰電新能源材料”的發(fā)展。

在鋰鹽業(yè)務逐漸成為主營業(yè)務的過程中,公司整體的營收額也不斷在增長。從2021年開始,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fā)展,助推了碳酸鋰及氫氧化鋰價格的大幅度上漲,同年,公司利潤達到了8.67億元,同比增長3659.23%。此后,公司在之前的投資基礎上,又進一步加大鋰鹽的相關布局,方式不限于投資、采購、包銷等。據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公司投資活動現金流流出共計55.42億元,同比增長515.09%,而僅今年上半年,就達到了59.82億元,超過了2021年全年的投資總額。

財報數據顯示,在2017年以前,公司的年營收僅維持在11億左右,但在2021年時,營收達到近30億元,此次發(fā)布的財報顯示,僅在2022年上半年,公司也已實現了50多億的營業(yè)收入。

營收額顯示了鋰鹽業(yè)務規(guī)模的擴大,凈利潤也將“豪賭”的勝利展現的淋漓盡致。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之前,公司的凈利潤幾乎維持在虧損邊緣,最高盈利也沒有超過2億元,有時甚至直接虧損近2億元。但在2021年時,凈利潤實現了近32倍的增長。

至此,公司在業(yè)務上已實現了一場完美的“轉型”,主營業(yè)務被描述為“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yè)”,主要經營活動為鋰礦采選、鋰鹽、金屬鋰的生產與銷售等,相關產品主要是氫氧化鋰、碳酸鋰等。

鋰鹽為啥如此掙錢,未來也會如此嗎?

什么是鋰鹽?

“鋰”就是“金屬鋰”,鹽指的是這個“金屬鋰”搭載了一些相關的酸根離子。三大基礎鋰鹽之一的氯化鋰,是制備電池負極材料的原料,其余兩大鋰鹽是“碳酸鋰”和“氫氧化鋰”,是鋰電池中最重要的正極材料。

盛新鋰能的鋰鹽業(yè)務以氫氧化鋰、碳酸鋰為主,“碳酸鋰”與“磷酸鐵鋰”電池中的正極材料相關,而氫氧化鋰可制備“三元鋰電池”材料中的高鎳正極材料。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及儲能產業(yè)的發(fā)展,鋰電池的需求不斷提升,制備鋰電池所需的相關材料價格也在水漲船高。

新能源汽車方面,據中國汽車工業(yè)協(xié)會統(tǒng)計分析,2022年1-6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66.1萬輛和260萬輛,同比均增長1.2倍。2022年6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再創(chuàng)新高,分別完成59萬輛和59.6萬輛,同比增長1.3倍,市場占有率達到23.8%。

產銷量的持續(xù)增長帶動了動力電池產量的提升,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yè)創(chuàng)新聯盟的統(tǒng)計數據,2022年1-6月,我國動力電池產量累計206.4GWh,同比增長176.4%。其中“磷酸鐵鋰”電池累計產量123.2GWh,占總產量59.7%,同比增長226.8%;“三元鋰電池”累計產量82.9GWh,占總產量40.2%,同比增長125.0%。

儲能業(yè)務方面,隨著光伏發(fā)電側裝機量不斷上升,電網側儲能需求呈現爆發(fā)式增長。據國家能源局數據,上半年光伏新增裝機30.88GW,增長137%,風電新增12.94GW,增長19%;GGII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鋰電池儲能”總出貨量為37.0GWh,同比增長超110.0%,2026年,國內儲能電池出貨量達330.0GWh,2022-2026年年復合增長率為54.9%。

從裝機量上看,未來三年內的鋰供給都處于不足的狀態(tài)。據五礦證券研究所預測,2022年全球鋰需求總量約71萬噸碳酸鋰當量,2025年將增至165萬噸碳酸鋰當量,年復合增長率超過30%。到2030年,供需缺口超100萬噸LCE。

2022上半年,國內“鋰產品”市場因此需求“激增”,供不應求導致鋰鹽價格不斷上漲。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6月底,電池級碳酸鋰和電池級氫氧化鋰的市場價格分別為47.55萬元/噸和47.75萬元/噸,較年初分別上漲71.35%和123.65%。

鋰鹽價格大漲,讓市場“情緒”不斷升溫。

影響未來價格的因素之一是鋰資源的開發(fā)速度。2022年以來,鋰礦資源等供給缺口成為鋰電產業(yè)鏈企業(yè)“最短的短板”,從而引發(fā)了行業(yè)對鋰資源的搶奪大戰(zhàn)。像相關的鋰電池企業(yè),如寧德時代、億緯鋰能等,或是相關的新能源車企,如比亞迪、特斯拉、豐田、長城汽車等上市公司,都在積極地通過收購、入股等方式獲取鋰資源。

作為以“鋰”為生的盛新鋰能,也在加速布局。根據財報統(tǒng)計,公司目前建成的鋰鹽產能7萬噸,在建的鋰鹽產能6萬噸,未來規(guī)劃的產能在20萬噸。國內方面,公司致遠鋰業(yè)2.5萬噸碳酸鋰、1.5萬噸氫氧化鋰產能已完全達產;遂寧盛新3萬噸氫氧化鋰產能已于2022年1月建成投產。海外方面,公司控股孫公司印尼盛拓5萬噸氫氧化鋰產能與1萬噸碳酸鋰產能正在建設中,將于2023年建成投產等。

此外,國外最大儲量的阿根廷鹽湖也正在加速開發(fā),國內的一些鹽湖也是如此,未來的鋰資源供給量將迎來一定程度的增長。如果行業(yè)低估了供給速度,又高估了鋰鹽需求,就可能迎來價格的下調。

除了供給側,在需求側同樣存在變化的可能,例如新型電池技術的研發(fā)突破等,相關的新型鈉離子電池、固態(tài)電池、氫燃料等技術都正在加速研發(fā)中。鈉離子方面,寧德時代發(fā)布的第一代鈉離子電池的電芯單體能量密度已經達160Wh/kg,能在15分鐘內,將電量充至80%。并表示下一代的目標是200Wh/kg,2023年也將實現產業(yè)化。

近日,當被問及鈉離子電池在明年實現產業(yè)化時,是否能有搭載鈉離子電池的新能源車時,寧德時代也表示,第一代鈉離子電池已可應用于各種交通電動化場景中,包括二輪車,而且在高寒地區(qū)具有突出優(yōu)勢,可靈活適配儲能領域全場景的應用需求。

除寧德時代外,欣旺達也在鈉離子電池及其制備方法等方面擁有多項專利。興業(yè)證券對此表示,目前正值全球大規(guī)模儲能產業(yè)快速發(fā)展的時期,隨著鈉離子能量密度的提升,將有望對磷酸鐵鋰電池形成部分替代,并應用于低速電動交通工具、家庭儲能、電網儲能等場景中。

如果鈉離子電池成功替代鋰電池,應用到各場景中,將會極大地降低對鋰資源的需求。

極客網企業(yè)會員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22-08-04
“瘋狂”的鋰礦,暴利的盛新
鋰礦“小龍頭”的半年報帶來了驚喜。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