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潘金蓮"賺2000萬 TA轉頭為劉亦菲新片設賭局

(原標題:有點拼?剛從“潘金蓮”大賺2000萬,TA轉頭就為劉亦菲新片設“賭局”)

北京文化12月在電影方面的動作頻頻,先是上周四發(fā)布公告通過投資影片《我不是潘金蓮》獲得稅前收益約2000萬元,12月3日又表示將為電影《一代妖精》5億元票房進行保底,這也是今年8月北京文化宣布8億保底吳京新作《戰(zhàn)狼2》后,時隔4個月的又一次保底行動。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保底案例有不少失敗的背景下,北京文化“激進”的保底作風是否真能為其帶來預期的收益?

《我不是潘金蓮》

北京文化約獲益2000萬元

盡管馮小剛不惜“炮轟”王健林來為新片博取關注度,但目前來看《我不是潘金蓮》的表現仍然不盡如人意。盡管票房表現不達預期,但作為《我不是潘金蓮》另一投資方的北京文化卻卸下重擔并宣布稅前獲益約為2000萬元。

北京文化12月1日發(fā)布關于媒體報道的澄清公告,也將《我不是潘金蓮》背后細節(jié)逐一公布。

根據公司公告,公司子公司摩天輪文化對《我不是潘金蓮》的投資金額為2835萬元,投資比例為30%。根據目前影片上映的情況,經公司初步估算,公司稅前收益約為2000萬元(該片還在上映中,具體數據以公司2016年年度報告數據為準)。

北京文化發(fā)布《關于新聞媒體報道的澄清公告》部分截圖

北京文化董秘陳晨向記者表示,我們片方分成就是從票房扣了電影發(fā)展基金、扣稅、扣了院線的錢以后到片方之前,當然中間還有些發(fā)行等費用,這些也是需要扣掉的。我們在公告中預估的2000萬元的稅前收益,是按《我不是潘金蓮》5億元票房保底來初步測算的。

不過,幾家歡喜幾家愁。盡管北京文化已經提前宣布《我不是潘金蓮》獲利了,但據藝恩電影智庫數據顯示,截至12月5日15點46分,《我不是潘金蓮》上映18天,累計票房3.84億元,排片已經降至2.16%。就目前的票房來看,對于作為保底方的文投控股(其旗下公司耀萊影視參與保底)來說,離保底5億元的票房還有較大差距,因此文投控股這次保底極大可能面臨失敗。

截至12月5日下午15點46分《我不是潘金蓮》累計票房收入、排片截圖

/圖據藝恩電影智庫

5億元保底

劉亦菲新片《一代妖精》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文投控股旗下耀萊影視的保底目前要成功異常艱難,并且今年以來保底失敗的也不在少數,但在這樣看似嚴峻的背景下,北京文化還是再度拋出保底計劃。

北京文化12月3日公告截圖

根據北京文化12月3日的公告,公司擬與工夫影業(yè)、重慶水木誠德簽署《電影<一代妖精>聯合保底發(fā)行合作協議》

公司投資金額1.05億元,其中向工夫影業(yè)支付保底費用7473.50萬元,作為工夫影業(yè)影片總票房5億元整的影片保底票房收入;3000萬元的宣發(fā)費用為關聯交易,關聯方重慶水木誠德參與影片投資。

實際上,北京文化并不是首次參與保底發(fā)行,2014年,北京文化子公司摩天輪就以5億元保底寧浩《心花怒放》,而最終《心花怒放》取得超過11億元的票房,使得北京文化因此獲益頗豐;嘗到甜頭的北京文化在今年8月份,也曾發(fā)布公告,對吳京的新作《戰(zhàn)狼2》進行8億元票房保底。

因此,對由肖洋導演,馮紹峰、劉亦菲主演的影片《一代妖精》的保底,已經是北京文化的第三次保底嘗試了。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6-12-06
憑"潘金蓮"賺2000萬 TA轉頭為劉亦菲新片設賭局
憑“潘金蓮“賺2000萬 TA轉頭為劉亦菲新片設賭局,劉亦菲 我不是潘金蓮 絕地逃亡 火鍋英雄 馮小剛 馮紹峰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