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行業(yè)的競爭,向來是寡頭交戰(zhàn)分蛋糕,邊緣者只能撿地上的餅干。在表面平靜的在線音樂也上演著這樣的一幕。騰訊音樂(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網易云音樂、蝦米音樂三足鼎立,版權大戰(zhàn)后,各家的生態(tài)硬仗才剛剛開始。
馬太效應后三足鼎立
不久前,太合音樂集團宣布百度音樂更名為“千千音樂”,啟用全新的LOGO和域名。幾經折騰的百度音樂希望改頭換面再出發(fā),卻使用了曾被拋棄的舊品牌,耐人尋味。數月之前,曾被譽為“音樂第一股”的多米音樂服務器下架、無限期停止音樂服務,令人唏噓。
版權大戰(zhàn)后,馬太效應明顯,資源支持甚少的在線音樂平臺難逃被邊緣化的結局,如今,欲觸底反彈恐怕機會難再。
艾媒咨詢最新發(fā)布的《2018Q1中國手機音樂客戶端季度監(jiān)測報告》顯示,一季度我國移動端在線音樂用戶總規(guī)模已達到5.14億的高位,環(huán)比增長1.78%。一季度騰訊音娛集團旗下的QQ音樂以2.54億的活躍用戶量領跑,緊隨其后的是同屬騰訊音娛的酷狗音樂和酷我音樂,以及活躍用戶數0.92億的網易云音樂,而后是阿里旗下的蝦米音樂,活躍用戶數0.31億,百度音樂(千千音樂)位列第7。
觀察數據不難發(fā)現,在線音樂用戶已集中在騰訊、網易、阿里三大在線音樂巨頭手中。自版權局嚴格要求管理后,2016年以來,在線音樂版權價格水漲船高。騰訊音樂娛樂和阿里音樂去年9月達成了版權轉授權合作;今年2月,又與網易云音樂就網絡音樂版權合作事宜達成一致。
隨后,網易云音樂與阿里音樂也在今年3月達成版權互相轉授權的合作。三巨頭實現交叉授權,為緊張的版權爭奪畫上句號,更鞏固了三者的江湖地位,形成了較為穩(wěn)定的三足鼎立局面。
商業(yè)世界的和平永遠是相對的,版權合作是大勢,共享資源遏止了惡性競爭,但巨頭們對自家核心版權的保護意識強烈,獨家版權仍然是吸引用戶的利器。用戶也開始積極擁護正版,侵權行為甚至會致使平臺滿意度大打折扣。
網易云音樂侵權周杰倫歌曲事件發(fā)生后,觸發(fā)不少用戶、粉絲的抵觸情緒。根據艾媒的調查數據顯示,僅有11.3%的音樂客戶端用戶表示會繼續(xù)使用侵權方的音樂客戶端。侵權行為對品牌形象負面作用較大也影響了用戶留存度。
版權爭奪告一段落,在線音樂市場競爭已然將玩家們推入新賽道。相對穩(wěn)定的格局下,巨頭平臺也將繼續(xù)蠶食邊緣平臺,市場份額很可能出現一些此消彼長的變動。
各展所長拼長尾內容
版權固然重要,畢竟只是在線音樂平臺內容來源基礎,而非音樂產業(yè)鏈的最終產品。當基礎穩(wěn)定,平臺又如何搭建好自家音樂生態(tài)的“摩天大廈”呢?
除了滿足聽歌、找歌的基本需求,在線音樂平臺更要把握好運營模式,才能更有效的吸引用戶駐足、交流、消費。這要求平臺在精準推薦長尾音樂內容方面有所作為。
常規(guī)的運營包括評論、點贊功能,在此基礎上,平臺也在不斷探索。例如,酷狗音樂為用戶提供K歌功能;蝦米音樂上線“開趴”功能實現用戶共同聽歌、推薦和互動。
用戶粘性比拼的重要因素是平臺原生內容,包括文字、電臺、短視頻等多種形式。文字方面,平臺與用戶通過專欄和話題推薦音樂,QQ音樂更是上線了“發(fā)現號”和個性綜藝欄目等,提供明星娛樂內容。
目前來看,電臺的活躍度在各個平臺都很高,但不排除原創(chuàng)內容的監(jiān)管問題。近期掃黃打非辦就因ASMR內容涉黃約談了包括網易云音樂、貓耳FM、蜻蜓FM等平臺,提醒平臺內容質量需考慮越界的問題。
最值得注意的是,短視頻的火爆,尤其是與音樂之間難以割舍的關聯性,被視作在線音樂平臺鞏固用戶粘性新的突破點,多家平臺都有所嘗試。網易云音樂投入千萬推出“短視頻現金激勵計劃”,并設有包括音樂、二次元、游戲等7個內容子集;酷我通過直播資源打通直播與短視頻通道,并連線電影推出短視頻互動游戲;QQ音樂聚焦MV類音樂內容,同時也與微視合作,豐富音樂娛樂內容生態(tài)。
不過,不同于短視頻平臺,在線音樂平臺搶位短視頻社交不能重量不重質,且必須考慮到內容與音樂和平臺本身調性相符程度,反之則有損用戶體驗。
把握音樂內容上游直通下游也是現階段平臺間競爭的重點。通過將音樂、音樂人、線下演出、衍生品等在平臺上直接提供給用戶,在線音樂平臺才能夠更好的激活用戶。
在線音樂用戶的年輕化趨勢明顯,年輕群體對小眾原創(chuàng)音樂有更強烈的需求。24歲以下用戶比例高達64.4%的網易云音樂對原創(chuàng)音樂及音樂人培養(yǎng)別有用心,此前推出“石頭計劃”,并在今年升級了“云梯計劃”;蝦米音樂運營了“尋光計劃”;騰訊音樂的“騰訊音樂人計劃”也致力于發(fā)力尋找、培育音樂人。
內容的比拼靠的是版權與資源的運營,線下較力則要看品牌合作、營銷的能力。票務方面,QQ音樂與貓眼、網易云音樂與永樂、蝦米音樂與大麥各自組成了分發(fā)組合。
另外,不管是酒店、商場、銀行、地鐵、健身中心還是杜莎夫人蠟像館,想象之所及都已是在線音樂平臺的合作伙伴。由此可見,線下營銷勢必也會越來越花哨、熱鬧。
QQ音樂玩轉差異化競爭
牢牢鎖定活躍用戶和滿意度行業(yè)第一的QQ音樂,是打通生態(tài)體系的在線音樂平臺中最具代表性的玩家。QQ音樂從版權、長尾內容、內容運營、粉絲精細化運營、線上下聯通多個方面,拓展了具有創(chuàng)新性、多元性的"聽、看、玩"立體化音樂生態(tài),系列動作探索出一條品牌差異化的發(fā)展模式,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了優(yōu)勢。
國際唱片業(yè)協會于4月發(fā)布的2018《全球音樂報告》顯示,中國音樂市場收入的整體增長達到35.3%。作為國內首創(chuàng)數字專輯模式的在線音樂平臺,QQ音樂率先形成了包括專輯發(fā)售、社交互動、線下活動、粉絲周邊等在內的數字專輯循環(huán)模式。在確保用戶"聽"的內容豐富外,更使他們有的"玩",基于粉絲群體的服務十分精準有效。
具體來說,QQ音樂可以根據不同藝人進行多點推廣和精準推廣,購買數字音樂專輯可以增加為偶像應援的方式,并加入粉絲公會組織,在滿足藝人營銷需求的同時,完善社區(qū)粉絲文化。
在粉絲精細化運營方面,QQ音樂也在不斷創(chuàng)新?;趯Ψ劢z需求的洞察,QQ音樂在第一季度開創(chuàng)性打造線下音樂社交新場景,改變了粉絲與藝人互動的方式,邀請國內最具個性的搖滾樂隊GALA樂隊與50位歌迷零距離春游野炊共度一整天時光,由此大大提升了用戶粘性和好感度。
相比其他平臺見面會、演唱會的舊模式,QQ音樂抓住了用戶"參與感"這一關鍵,成功做了一次基于快節(jié)奏時代粉絲經濟的慢嘗試。
這種創(chuàng)新模式的推廣,一方面以GALA為代表的音樂行業(yè)中持續(xù)創(chuàng)造原創(chuàng)內容的非頭部藝人可以通過QQ音樂平臺在線上線下建立起明星和粉絲之間的信任。
另一方面,通過對平臺上的粉絲數據以及情感需求觀察,QQ音樂等平臺方也能幫助產業(yè)分析出更多有利于音樂行業(yè)發(fā)展的方向、獲得更真實的數據以及更好了解粉絲藝人關系,從而反哺回線上購買率、付費率的提高,增強平臺的使用率與其實際收益。從這點上來說,QQ音樂可謂行業(yè)先行者。
另外,QQ音樂也開始發(fā)力“情懷”,提升整體營銷的“溫度”:1月發(fā)起了“零點行動”,通過線上線下多渠道開展零點音樂信箱活動,“與千萬人進行了一場心靈溝通”;2月春節(jié)后,QQ音樂將中國年輕一代節(jié)后在出發(fā)時和家人互道珍重的時刻濃縮成四部音樂故事短片,24小時獲得6000萬次播放的效果。
事實上,從當年“彈指間 心無間”感動無數人的QQ廣告看,騰訊可能才是情懷的鼻祖,QQ音樂現在只是要把它找回來運營自己的粉絲。
從"聽"到"玩",QQ音樂早已駕輕就熟,圍繞音樂與娛樂,QQ音樂還開啟了由"看"引導用戶關注更多長尾內容,并參與互動體驗的多重模式。在“發(fā)現”頻道內,大批音樂人、樂評人和音樂自媒體,為用戶輸出接連不斷的展示音樂PGC內容。
通過多元化合作,QQ音樂為用戶鏈接到的跨娛樂場景更為豐富。如與騰訊視頻《創(chuàng)造101》、《明日之子2》等知名綜藝打通傳播,把握最前線的娛樂熱點,近一步宣發(fā)的同時,也極大地增加了用戶粘性。
不止于音樂,通過“智慧聲態(tài)”戰(zhàn)略,QQ音樂探索的是包括智能硬件、衣食住行線下場景、直播+短視頻+原創(chuàng)一體化等在內的泛音樂生態(tài)。QQ音樂在線下也別出心裁,與老佛爺、優(yōu)衣庫、阿迪達斯、寶馬、滴滴等不同領域的品牌進行合作營銷,擴大泛娛樂生態(tài)影響,已經形成了音樂生態(tài)鏈體系閉環(huán),同時具備領先其他平臺的明顯優(yōu)勢。
在艾媒發(fā)布的2018年第一季度中國手機音樂客戶端用戶滿意度排行中, QQ音樂8.3分滿意度位列第一。正是基于不斷利用自身多渠道資源和創(chuàng)新的運營模式,QQ音樂構建了“聽、看、玩”的立體音樂娛樂生態(tài),成為當前在線音樂行業(yè)當之無愧的領跑者。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 賽力斯發(fā)布聲明:未與任何伙伴聯合開展人形機器人合作
- 賽力斯觸及漲停,汽車整車股盤初強勢拉升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