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口無遮攔的釘釘與坐立不安的騰訊
1
2010年11月27日,深夜十一點半,仍在加班的張小龍忍不住發(fā)了一條飯否: 一個產品,要加多少的功能,才能成為一個垃圾產品啊。
張小龍那時還不是微信之父,著名的Allen仍在追趕者的行列里。在他身前,是Talkbox、Kik、Whatsapp,甚至是米聊。
后來者微信能后發(fā)制人,靠的是功能優(yōu)化完善。一定意義上說,張小龍說得對,這些競爭對手跑得太快,卻沒有掌握好功能多少的平衡。功能太少,用戶喜新厭舊,但如果功能太多,產品會愈發(fā)臃腫,最終被用戶拋棄。微信早期的成功,是野心克制的勝利。
可惜,不知道今天的張小龍還能不能想起自己寫的另一個段子:你強烈反對的,一定是你自己也擁有的。
2
最近騰訊很煩。
今早,國家新聞出版署又宣布對網游采取總量調控。騰訊股價再度下跌。騰訊在舒服日子里待太久,以至于有人發(fā)了個揣測貼,說張小龍去年有一半時間在國外打高爾夫。這種傳言說著說著大家就都信了。
但這種優(yōu)渥或者說對外展現出來的優(yōu)渥態(tài)度,一夜之間似乎也失去了。
8月24日,釘釘CEO無招在一次峰會上演講時說,滴滴、今日頭條、快手所有這些頂級互聯網公司,沒有一家在上班時間允許使用微信工作,就連騰訊,上班時間也不允許使用微信辦公。
這句話本身所想表達的意思,倒沒什么大問題。多數企業(yè)都有自己的辦公協作系統(tǒng),越是大企業(yè),越需要一套企業(yè)社交工具,不能放任在微信里。雖然無招表述的不夠嚴謹,但大概意思不差。
唯一奇怪的是,這樣一個表述上的誤差,居然引來了騰訊的回應和追打。這倒是有史以來第一次。
釘釘挑釁微信,早就這不是什么新鮮事。這家公司從誕生開始,就氣勢洶洶,要在社交王國里搞一輪革命。為此,釘釘包下過報紙頭版廣告,嘲諷微信群聊不安全,也設計過挑釁微信的創(chuàng)意海報,一路貼到騰訊樓下。
無招也不是第一次主動發(fā)聲,過去幾年,無招多次在公開場合歷數微信是精神鴉片、效率低、不安全、破壞專注力和創(chuàng)新等等。這些表述,無一不比這次的口誤更尖銳。但騰訊和微信從未應戰(zhàn)過。
反倒正是這句表達,讓騰訊有點坐不住了。
3
先是公關老大張軍親自出馬,朋友圈和微博上公開怒懟,“我們有這個規(guī)定?我怎么沒聽說過?”
接著,微信官方賬號“騰訊微信團隊”也罕見地轉發(fā)張軍的朋友圈,“難道天天上我的是一幫假同事?”
這句轉發(fā)有多詭異呢?這個賬號上一次發(fā)微博是什么時候?2016年6月1號。而整個2016年,這個賬號只發(fā)了兩條微博。
一向沉得住氣的微信團隊,也居然被無招的一句無心插柳給炸得坐不住了。位子穩(wěn)固時,誰都是沉穩(wěn)大度的,位子不穩(wěn)時,你反而會急于辯白。
今時不同往日。今時今日,騰訊在游戲領域產品創(chuàng)新不力、收入下滑,內容賽道上,今日頭條戰(zhàn)鼓喧天,而在一向最坐得住的社交領域,如今也是大軍壓境。
以子彈短信為例。子彈短信在聊天功能上的少許改變,立刻就足以引發(fā)病毒式傳播。以今天子彈短信的體量,想要以幾個功能改善來挑戰(zhàn)微信生態(tài),的確還有點兒遠,但若將子彈短信視作一次傳播話題。那么,這背后的用戶心理就很值得玩味了。
4
有個朋友用這句話來形容子彈短信背后的微信態(tài)勢:天下人苦微信久矣。
獵豹移動2018年Q1報告顯示,與去年相比,2018年以來,微信的周活躍和周人均打開次數都有了明顯下降。QQ和QQ空間的月活更是從2016年開始持續(xù)下跌至今。
微信曾經是一個革命性的產品,但今天,微信已經生長為一個臃腫的生態(tài)。不知道張小龍是否意識到,自己正在成為曾經怒噴過的那種人:功能太多、產品臃腫。
敵人崛起,危機四伏。除了子彈短信之外,網易云信也加入了討伐大軍。華為、OPPO、vivo也都在自家手機上推出社交產品,小米更是悄悄更新了米聊的版本。
而在目前的所有挑戰(zhàn)者中,打頭陣的正是釘釘。今年8月,中國聯通大數據發(fā)布沃指數移動應用App排行榜,釘釘超過QQ郵箱,以5251萬日活沖上了商務辦公軟件的第一。
如果以生態(tài)為社交產品終極標準的話,釘釘也毫無疑問是最有威脅的挑戰(zhàn)者。社交產品想要挑戰(zhàn)微信,需要有兩個前提:(1)用戶遷移成本低(2)復刻真實社交場景,產生有效互動。
釘釘選擇的商務社交賽道,正好解決了這兩大問題。辦公、商務是高頻剛需互動場景,甚至可以占據現代人社交的一半以上。而從企業(yè)端入手,又足以解決用戶遷移的問題。
這種打法,頗有些抄了微信后路的意思。熟人社交之中,商務辦公社交的需求,至少要占據半壁江山。設想一下,如果以后大家只在釘釘里走流程聊合作,你真的需要在微信上加那么多群和陌生人嗎?
5
大家很喜歡討論騰訊投資戰(zhàn)略的失誤。其中很關鍵的一點在于,騰訊近年來的戰(zhàn)略,是以流量和入口資源供給自己的投資的公司,讓別人去和其他巨頭短刀相接。
這頗有點兒江山永固的意思。但事實上,互聯網的世界,只有戰(zhàn)爭才是永恒的。微信是戰(zhàn)爭的產物,是當年社交大戰(zhàn)的終極贏家,但坐上頭把交椅,騰訊想靠微信的流量來自建長城,這似乎不太符合國情。
因為互聯網沒有長城,而要抵御競爭,你也不能指望地方武裝來賣命。打仗親兄弟,這是顛撲不破的真理。
可惜,騰訊投資的大戰(zhàn)略,反而使得自己的團隊戰(zhàn)斗力虛弱。放眼望去都是被投資的地方武裝力量,反而讓自己那支曾經擅打勝仗的團隊,變成了提籠遛鳥的八旗子弟。企業(yè)微信今日已經完全不是釘釘的對手,微信自己還體胖多癥,而在內容賽道上,流量爭奪戰(zhàn)中,戰(zhàn)斗力也不敵頭條。
無招的發(fā)言,爭的根本不是一言一語的得失,背后是釘釘持續(xù)征戰(zhàn)的野心和野性。別人的鐵騎踏過來時,光跳起來叫是沒什么用的。至少目前看起來,騰訊面對全面戰(zhàn)爭,首先親自出戰(zhàn)的卻是公關團隊。但你總不能靠文工團來打一場勝仗吧?
嗓門太大,是身處多事之秋的焦慮注腳。大戰(zhàn)在即,口水先行,但愿張小龍還沒忘記自己當年的誓言:哥愛的不是產品,是戰(zhàn)爭。
- 世間將再無松下電視:松下官宣解散家電子公司并徹底放棄電視機業(yè)務
- 雅迪集團與南都電源簽署協議:攜手共繪固態(tài)電池未來藍圖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