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流浪地球》火熱背后,是因為觀眾喜歡被“套路”?
截止本文發(fā)布前,《流浪地球》票房已至40億,牢牢占據(jù)中國內(nèi)地影史票房亞軍位置,擋在前面的,只剩下吳京自己的《戰(zhàn)狼2》。
關于《流浪地球》作品本身,分析文章早已泛濫。不過我在看到中國內(nèi)地票房總榜單時,卻發(fā)現(xiàn)了一個大眾司空見慣,卻鮮有人嚴肅分析的現(xiàn)象:人民熱愛類型片。
排在中國內(nèi)地票房總榜前十位的作品,基本——如果不是全部的話,都是通俗意義的“類型片”。
世界影迷亦不能免俗,檢索最新全球電影票房排行榜,排在前列的也幾乎全是類型片。
為何如此?許多直抵心靈的傳統(tǒng)劇情片,為什么票房慘淡?許多把導演自己high不行的文藝片,為什么上不了院線?
答案千千萬,最坦誠的只有一個:這是因為,類似于某種“斯德哥爾摩綜合征”,相較于創(chuàng)作者自以為是的藝術“真誠”,人民更喜歡主動被類型片的劇情“套路”。
學者萬維剛在得到專欄解讀過一本剛出版的英文書,叫《流行制造者》(Hit Makers: How Things Become Popular),書里有位叫文森特·布魯茲的統(tǒng)計學教授,在好萊塢海量數(shù)據(jù)的基礎上,他算是把不同類型片的劇情套路研究透了。
以《流浪地球》這種災難片為例,經(jīng)過多年來真金白銀的實踐,好萊塢災難片已經(jīng)擁有非常成熟的套路。比如,主人公往往是一位父親,他與自己的孩子有些隔閡,災難發(fā)生了,父親最終救了自己的孩子和家庭,同時挽救了父子關系。在這種套路里,災難是外殼,家庭是內(nèi)核。
你看,這說的不就是《流浪地球》嘛。
全世界只有一種故事
自古以來,人類就是通過故事,而非通過模型認知世界的。任何一種成熟的類型片,都暗合了某種藏于人性底層的故事模板。
而在撩撥人性這件事上,沒人比好萊塢玩得更好。很多導演之所以鄙視好萊塢,是因為好萊塢總在復制同一個故事:通過講述弱者如何戰(zhàn)勝強者(強者可能是敵人,環(huán)境,或者內(nèi)心),勾勒個人英雄主義。
這怪不得好萊塢的編劇們,在1949年出版的《千面英雄》里,約瑟夫·坎貝爾通過分析不同民族的神話故事和民間傳說,解碼了整個人類最情有獨鐘的故事模板:一個小人物,一段從已知到未知世界的旅程,在經(jīng)歷一系列小磨難后,面臨一場終極考驗,他戰(zhàn)勝考驗,完成從小人物到大英雄的蛻變,劇終。
因為人類同理心產(chǎn)生的代入感,古今中外,包括《流浪地球》在內(nèi),你看過的大多數(shù)深入人心的故事,都是這一套路的變種。
當然,套路也可以細分。萬維剛老師在文章中就寫道,除了災難片,上文提及的那位文森特·布魯茲教授,還解構了不同類型片的套路。
比如說恐怖片,恐怖片可以分兩種,一種是鬼怪,一種是殺手。鬼怪片又能分兩種,一種是鬼,一種是魔,“這兩者的區(qū)別在于鬼是嚇唬人,而魔可以直接攻擊人。如果是魔,又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你沒去招惹他,他無緣無故就主動來攻擊你,另一種是因為你做錯了事情而‘招’來了這個魔……而布魯茲發(fā)現(xiàn),觀眾并不是特別喜歡因為人的招惹引來了魔的恐怖故事——因為觀眾會缺乏代入感,覺得自己是個好人,根本不會去招惹魔。如果想讓恐怖片給觀眾最大的刺激,最好讓魔無緣無故攻擊無辜的人?!?/p>
嗯,因為要賺全世界的錢,好萊塢的編劇們就必須挖掘全人類最敏感——最容易“變現(xiàn)”的那部分共性,他們因此成為洞察人性的大師,撥弄人心的工程師。他們與傳統(tǒng)文人理解的編劇,早已是兩種不同的社會分工。
套路本身就是真誠
我認為傳統(tǒng)文人也要放平心態(tài),因為除了好萊塢編劇的工程師精神,類型片的霸屏,也與電影這種載體本身有關:電影與類型文學(而非處于鄙視鏈上端的“更高級”的小說),才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兒。
印象中劉慈欣很早之前就說過,在資源允許的情況下,電影才是科幻的最佳載體,小說不是。
為什么電影適合類型文學?回答可長可短,這兒只能短點,簡單說就是:因為受時間所限,電影是“濃縮工具”,不是復雜工具,但最高級的人類情感,往往綿密,幽深,復雜,除非像《羅馬》這種無聲處聽驚雷的作品(單舉此例,是因為今年奧斯卡我看好它),很難在兩小時之內(nèi)完美詮釋。
熊太行最近發(fā)了條有趣的微博:“一個影視作品從頭到尾沒愛情戲,都不會太差。《流浪地球》這點做得好。另一個經(jīng)典是《士兵突擊》,還有三國演義也是對的,曹操和鄒氏拍出來都一點愛情沒有,特別干凈。之前水滸傳安排李逵戀愛,就傻得要死?!?/p>
雖有戲謔,但道理是對的。受電影載體所限,大多數(shù)情況下,兩小時的戲劇張力,只能如“濃湯寶”一般,大幅壓縮人類情感的厚度與起伏,用蒙太奇的方式拔苗助長,往往未達究竟——何況面對的是人類最復雜,最混沌的情感:愛情。
所以“愛情片”永遠不可能成為真正的類型片。除非抱有特殊目的,很少有人只因它是一部“愛情片”走進影院。
當然,肯定會有文學愛好者,拿中國影史上的經(jīng)典電影說事,力證“嚴肅文學是電影之母”,力證好電影不只屬于類型文學。但你要知道,那些公認的偉大電影,往往都是在用戲劇感極強的角色,講述個人命運與時代激變的魚水關系,《霸王別姬》《活著》《鬼子來了》——甚至《陽光燦爛的日子》,都是如此,它們的共同母題只有一個:國家是時間河流上的航船,主人公在甲板上,搖搖晃晃。
這些電影之所以呈現(xiàn)出了“人性復雜”,又顯得絲毫不突兀,是因為,時代本身的大江奔流,已經(jīng)是最劇烈的“濃湯寶”,轉折期本身的現(xiàn)實張力,足以拉拽出情感震蕩和人性灰度,這與試圖聚焦個人微觀情緒的后現(xiàn)代文學完全不同。
所以大體來看,電影是套路,文學是創(chuàng)作;電影是大眾娛樂,文學是小眾取暖;電影是工業(yè)生產(chǎn),文學是個人技藝;更重要的是,電影是束縛,文學是自由,什么是自由?作家李海鵬說得好:“有錢不賺是自由,怎么著也沒錢賺,也是自由?!?/p>
作家們因為自給自足,所以可以自由自在——甚至自娛自樂地創(chuàng)作,但電影要賺錢。劉慈欣可以在娘子關一隅寫出《流浪地球》,但想把它拍成電影,就需要7000人的制作團隊。
吳京說,由于大量工作都是拓荒,《流浪地球》的收入除了票房,還為中國科幻電影培養(yǎng)了7000個來之能戰(zhàn)的專業(yè)人才。
但我更想說,相比于日趨成熟的硬件水準,中國類型片最大短板是編劇。現(xiàn)在迎合觀眾是個需要精進的技術活,編劇要多一點好萊塢式的工程師精神,少一點您個人的內(nèi)心囈語。
說句文青不愛聽的話,中國電影工業(yè)想做大做強,就得牢記一點:想賺老百姓的電影錢,“套路”本身,才是最大的真誠。
李北辰/文
- 蜜度索驥:以跨模態(tài)檢索技術助力“企宣”向上生長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xiàn)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lián)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 賽力斯發(fā)布聲明:未與任何伙伴聯(lián)合開展人形機器人合作
- 賽力斯觸及漲停,汽車整車股盤初強勢拉升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內(nèi)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wǎng)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wǎng)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站中的網(wǎng)頁或鏈接內(nèi)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chǎn)權或存在不實內(nèi)容時,應及時向本網(wǎng)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nèi)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