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了,草兒綠了,花兒開了,IT行業(yè)的各種新品發(fā)布會也接踵而來。
2019年4月3日上午,在亞信科技、天弘、思科、戴爾易安信、安擎、烽火通信、南大通用、新華三、海鑫科金、華勤通訊、華為、浪潮、英業(yè)達、聯想、瓏微系統、微軟、寶德、云達科技、SAP、曙光、超微、清華同方、星環(huán)科技、VMware、中興等25家合作伙伴的簇擁下,英特爾在北京正式宣布推出以數據為中心的創(chuàng)新產品組合。英特爾在企業(yè)級市場浸潤多年打造出的強悍生態(tài),也由此展現得淋漓盡致。
在發(fā)布會現場,英特爾公司數據中心事業(yè)部副總裁兼企業(yè)與政府事業(yè)部總經理Rajeeb Hazra為來賓們詳細介紹了這些創(chuàng)新產品組合,包括有第二代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英特爾傲騰數據中心內存和存儲解決方案、軟件以及平臺技術等眾多產品和解決方案。從單核性能突出的英特爾至強D-1600處理器,到56核12內存通道令人垂涎三尺的英特爾至強鉑金9200處理器,從英特爾傲騰數據中心級持久內存,到英特爾SSD D5-P4326固態(tài)硬盤,從英特爾以太網800適配器系列,到全新10納米FPGA家族的英特爾Agilex FPGA系列……
正是通過英特爾這些以數據為中心的豐富產品組合,企業(yè)用戶可以更加輕松自如地應對從云到端的多種高成長性工作負載,并更好地推動企業(yè)轉型升級、業(yè)務創(chuàng)新、加速數字經濟落地。
如果你還對此抱有懷疑,那么就在發(fā)布會現場,來自上海交通大學、平安科技、百度、騰訊云、京東云、科大訊飛、中國電信、中國移動、大華科技、阿里云的用戶代表,將一個個接連登場向你現身說法。無論是老生常談的云計算、大數據、高性能計算,還是時下大熱的AI人工智能、5G、IoT物聯網,你都能從這些用戶的分享中看到英特爾的產品和技術是如何大展身手。
如此強大的合作伙伴陣營,再加上如此詳實的企業(yè)用戶案例,真是不由得你不信。
那么問題就來了:在強手如林的市場,究竟是怎樣的武功秘籍,讓英特爾得以笑傲江湖?
英特爾公司市場營銷集團副總裁兼中國區(qū)總經理王銳認為,英特爾之所以能夠持續(xù)不斷地創(chuàng)新,因為其擁有六大技術支柱:
一、制程和封裝:
領先的制程技術,是構建領先產品的關鍵基礎。英特爾繼續(xù)引領先進制程,并在業(yè)界首創(chuàng)Foveros 3D封裝技術,在三維空間提高晶體管密度和多功能集成,為計算力帶來指數級提升。
二、架構:
未來十年的計算創(chuàng)新由架構驅動。英特爾具備獨具一格的優(yōu)勢,可以將標量(CPU)、矢量(GPU)、矩陣(AI)和空間(FPGA)等不同架構整合到系統級平臺和系統級封裝,同時也在進行架構創(chuàng)新的新探索,比如Loihi神經擬態(tài)計算芯片、量子計算。
三、內存和存儲:
內存和存儲性能的指數級提升,對于下一代計算至關重要。英特爾正在重塑平滑的內存和存儲層級結構,通過封裝內存、英特爾傲騰技術等創(chuàng)新,填補層級空白,大幅推動計算性能提升。
四、互連:
只有提供全面的領先互連產品,才能實現大規(guī)模的異構計算格局。大到5G連接,小到芯片級封裝和裸片互連,英特爾全面推動互連技術。
五、安全:
以數據為中心的計算世界,安全是構建可信賴的基礎。英特爾以軟硬件結合,提供端到端的安全方案,安全性成為關鍵的差異化因素。
六、軟件:
對于全新硬件架構的每一個數量級的性能提升潛力,軟件能帶來兩個數量級的性能提升。英特爾推出“oneAPI”軟件技術,通過一個統一的編程接口,客戶編程即可擴展到 CPU、GPU、FPGA 和 AI 芯片等硬件平臺。
“我們正在把這六大技術支柱的戰(zhàn)略,落實在我們即將推出的全新產品上,不管是最先進的Foveros3D的封裝,還是面向軟件開發(fā)者的OpenAPI,英特爾都在采取行動推動可持續(xù)的新一輪的創(chuàng)新?!蓖蹁J表示,“在這些產品中,既有客戶端、顯卡、5G和自動駕駛的終端,也有存儲、AI芯片、FPGA、數據中心等等,總而言之,從云到端英特爾都在全線出擊,并為用戶帶來性能和體驗的大幅提升?!?/p>
正是憑借著這“六脈神劍”,英特爾才得以持續(xù)不斷地帶來各種創(chuàng)新,而這也是英特爾未來十年甚至五十年的驅動力。
聲音:
“釋放數據價值是制勝未來的關鍵?;谠频蕉巳娴漠a品組合,英特爾與中國產業(yè)合作伙伴緊密攜手,持續(xù)加速技術創(chuàng)新和應用落地。未來,我們將繼續(xù)沿著‘智能+’的方向,從客戶出發(fā),與客戶交融,將英特爾以數據為中心的技術和產品應用到各個行業(yè)中去,推動數字經濟在中國發(fā)展?!?/p>
——英特爾公司市場營銷集團副總裁兼中國區(qū)總經理 王銳
- 世間將再無松下電視:松下官宣解散家電子公司并徹底放棄電視機業(yè)務
- 雅迪集團與南都電源簽署協議:攜手共繪固態(tài)電池未來藍圖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引關注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