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們?yōu)槭裁磿邮車a手機的溢價?
當下,國產手機在全球手機舞臺叱咤風云,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而國產手機廠商的發(fā)跡史,基本上都起源于中低端手機。就目前來看,全球3000元以下的中低端市場,幾乎全部被國產手機占領。不過利潤的驅動、塑造品牌價值和形象的渴求,正在讓國產手機廠商向高端市場發(fā)起沖擊。
吊詭的是,不少挑戰(zhàn)高端市場的國產手機幾乎沒有受到掣肘和阻礙。它們產生的溢價,正在被全球消費者所接受。這僅僅是因為,前期國產手機建立了良好的品牌效應嗎?或者真實的背后,并沒有那么簡單……
多元策略齊出:模糊價格敏感神經
國產手機挑戰(zhàn)高端市場,必然要想盡一切辦法提高價格。不過直接貿然提升價格,或許會引發(fā)消費者的不滿。因此,國產手機廠商使勁渾身解數,嘗試去模糊消費者的價格敏感神經。
國產手機廠商首先做的,就是每年都提升一點價格,循序漸進地將價格提升到一定檔位。就在IDC公司發(fā)布2018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數據后,有電信專家根據這份數據計算出部分手機廠商在中國市場的平均單價及售價變化幅度。計算結果顯示,國產手機漲價成為主要趨勢——華為平均單價373美元,比上年漲11%;榮耀平均單價203美元,比上年漲5%;小米平均單價179美元,比上年漲21%……這樣“小刀割肉”的做法,更容易被消費者所接受。
另外一種辦法,就是提高國產手機的配置。采用最高端處理器、強化屏幕及攝像頭素質、增加水冷或風冷等散熱設備、支持更多網絡頻段、使用12+256乃至更高的內存組合等,都成為慣用手法。不斷提高、堆砌的配置,會給消費者一種即使多花錢也“物有所值”之感。
而面向海外消費者,國產手機廠商還針對高端手機的銷售,附贈價值頗高的禮品。比如華為手機在歐洲的銷售價格,總是會高于國內價格,被很多人解讀為“業(yè)界良心”。其實,定價高的原因除了歐洲電子產品稅率較高,華為需要保證利潤外,還在于華為會贈送很多禮品。
此前在英國、法國、意大利等西歐國家和地區(qū),只要購買華為Mate 20即送新款GT智能手表,購買華為Mate 20 Pro則送GT手表和無線充電板,所贈禮品的總價值約為人民幣2354元。在俄羅斯,購置華為Mate 20 Pro就贈送GT手表和FreeBuds無線耳機。
通過循序漲價、提高配置、贈送禮品等多元策略,國產手機讓全球消費者對價格變得不再敏感。這樣一來,也為國產手機殺入高端市場奠定了基礎。
打破技術賣點限制,帶來多重增值服務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國產手機的溢價其實也受到技術賣點的限制。在技術沒有出現顛覆式革新時,國產高端手機能講的新噱頭也比較少。尤其是去年出現技術瓶頸出現的情況下,國產手機為持續(xù)殺入高端市場就必須嘗試新的手段。這些新手段的主要方式,是帶來多重增值服務,讓國產手機變得更加“超值”,使用更為貼心。
比如一加之所以能在歐美市場受到消費者推崇,就在于其頻繁推出安卓補丁或進行系統(tǒng)更新。這樣的舉措更符合海外消費者的使用習慣,讓他們能夠感知一加手機所帶來的增值服務。此外,vivo、OPPO等手機廠商在機殼、包裝等方面,增加豪華感或獨特設計。由此打破千篇一律的手機形態(tài),與消費者的個性化消費體驗更契合。
國產手機進入高端市場,如果一開始就非得在價格層面與國際品牌分個高低,有可能會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但通過各種“軟性”策略,國產手機的溢價就會水到渠成。
價格即將“正面剛”,與國際品牌展開全面對決
對于高端市場來說,如果國產手機不去挑戰(zhàn),就只會讓國際品牌一直稱王稱霸。而在經過不斷的鋪墊后,如今國產手機或將在價格層面,與國際品牌出現“正面剛”的局面。
別太驚訝,其實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比如華為與國際品牌在價格上的短兵相接,已經成為現實。而一加、小米、OPPO、 vivo等也在通過關注度極高的高端手機新品,一步步試探消費者的反應。
按照當下的價格趨勢走下去,國產手機將有更多的品牌在1~2年內,能夠和國際品牌展開全面對決。屆時,國產手機將在全球手機舞臺上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科技新發(fā)現 康斯坦丁/文)
- 蜜度索驥:以跨模態(tài)檢索技術助力“企宣”向上生長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 賽力斯發(fā)布聲明:未與任何伙伴聯合開展人形機器人合作
- 賽力斯觸及漲停,汽車整車股盤初強勢拉升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