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俊宇
李宗盛的《山丘》中有這樣一段歌詞:因為不安而頻頻回首,無知地索求,羞恥于求救,不知疲倦地翻越,每一個山丘。
對科技企業(yè)來說,比“越過山丘”更難的,恐怕是“越過山谷”。
整個行業(yè)都處于低谷時,資本低迷、用戶冷淡,企業(yè)需要沉下心去攻克技術難題、研究解決方案。沒有耐性、只有夢想的企業(yè)往往會死在這個階段。
2015年興起的AR、VR浪潮在2016年后隨之遇冷,創(chuàng)業(yè)公司倒閉潮不斷,此后行業(yè)度過了3-4年低谷期。
不過,今年AR市場似乎正在復蘇。
中國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Rokid——這樣一家2014年成立,專注于AR和AI技術的交互科技公司,在5月29日第十屆AWE(增強現實世界博覽會)上也發(fā)布了新一代MR眼鏡Rokid Vision。
(Rokid Vision)
過去我們對Rokid的認知普遍是一個研究AI音箱、AI機器人的企業(yè)。如果你以為Rokid和幾年前那些搞消費電子產品的公司沒什么區(qū)別,那你就低估它了。
它走過了AR創(chuàng)業(yè)風口、行業(yè)低谷,并在今天的產業(yè)互聯網浪潮中依舊堅挺。這是一家務實且低調的企業(yè)。
一
行業(yè)山谷
1995年,Gartner咨詢公司依其專業(yè)分析預測與推論各種新科技的成熟演變速度及要達到成熟所需的時間,畫出了一張“技術成熟度”曲線圖。
這張曲線圖把一項技術的發(fā)展分成了五個階段。
技術萌芽期 (Technology Trigger)、期望膨脹峰值(Peak of Inflated Expectations)、泡沫破裂低谷期 (Trough of Disillusionment) 、穩(wěn)步爬升恢復期 (Slope of Enlightenment)以及生產成熟期 (Plateau of Productivity)。
某種意義上看,2015-2016年行業(yè)高峰之后可以看作是“行業(yè)山谷”。
Digi-Capital在去年4月曾經公布過一份VR/AR行業(yè)投資額數據報告,這份報告顯示,在2017年一季度開始,VR/AR的投資熱度就在持續(xù)下滑。
不過2019年以來,行業(yè)正在迎來復蘇。
趨勢很明顯。今年2月,巴塞羅那MWC2019大會上微軟正式發(fā)布了第二代混合現實設備HoloLens 2。蘋果、Facebook的AR設備傳聞不斷。
中國創(chuàng)業(yè)企業(yè)Rokid,也在5月29日發(fā)布了新一代MR眼鏡Rokid Vision。
2016年3月,Rokid成立了進行前瞻性技術探索的R Lab,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電子工程系博士饒軼成為了這個實驗室的負責人。
這位光電子領域專家、系統(tǒng)設計專家常駐美國舊金山,對AR市場的動向有著敏銳嗅覺。
在他看來,當下是AR市場Gartner曲線的第二次抬頭階段。當下能夠看到大規(guī)模商用的希望。
饒軼判斷,AR技術在ToB市場,未來1-2年間會有比較明顯的應用。在ToC市場可能會稍晚一些,正常預期3-4年會有明顯落地。
過去三年,Rokid是如何越過“行業(yè)山谷”的?
饒軼用了“積累技術”這四個字來概括這三年。這段時間Rokid在AR方向干了兩件事:
1、控制現金流,不在不適合的地方花太多錢;
2、聚焦研發(fā)的產品,不著急擴大聲量;
他甚至有些享受這段時間。因為短暫低沉期是積累技術最好階段,沒人關注自己,競爭者也較少。
此時做技術、產品積累相對比較有效的,不會受到市場噪音的干擾。甚至接觸客戶時也比較占優(yōu)勢,因為市場早期客戶并沒有那么多選擇權。
從AR技術的角度看,Rokid這幾年積淀了四點優(yōu)勢。
1、光學。光學是AR頭顯的核心,如何把它做小,能耗做低,顯示效果做好是關鍵因素。饒軼作為光學專家,帶領的Rokid R Lab在光學領域本身就具備自主研發(fā)能力。
2、算法。AI加AR可以使得頭顯設備能更好理解世界。比如在人臉識別技術和AR眼鏡結合時,AR在安防等行業(yè)運用中會有突破性的表現。Rokid作為一家研究AI解決方案的企業(yè),本身就在AI技術上有所積淀。
3、交互。過去三年,Rokid積累探索了大量交互可能性,包括如何顯示不同的顏色、怎樣使用觸摸、語音、手勢跟設備展開交互。
4、系統(tǒng)整合。眼鏡是相對復雜的事情,它不光有工業(yè)設計、機械設計、電子設計、操作系統(tǒng)、還有應用軟件算法等等,這些技術的整合需要時間磨礪。
二
ToB掘金
去年年底,“產業(yè)互聯網”概念逐漸成為整個互聯網產業(yè)的發(fā)展方向。AR這一新技術也遵循著“產業(yè)互聯網”的節(jié)奏。
2016年以前,AR創(chuàng)業(yè)以消費電子方向為主。正如饒軼所說的,即使在今天,AR作為普通消費者可以享用的消費電子產品還是有一段距離。
不過在今天,Rokid的AR項目更多以ToB解決方案為主,我更想給它定義為“產業(yè)電子”。
饒軼認為,B端市場短期內不敢說是搖錢樹,也是Rokid AR業(yè)務的主要落地方向。ToB市場的落地,使得Rokid能夠在當下獲得一定的現金流。
2016年R Lab剛剛成立時,Rokid內部就已經有重點以ToB領域展開突破的意識。在去年9月,這個想法隨著市場需求逐漸得到認可。
Rokid AR業(yè)務形成了兩條腿走路的商業(yè)模式,一條是B2B,一條是B2B2C。
所謂B2B指的是,在安防、教育、工業(yè)、醫(yī)療、物流等領域為行業(yè)客戶提供解決方案。
以物流為例,Rokid在5月29日宣布和菜鳥達成戰(zhàn)略合作,Rokid 將運用AR 和AI 技術,探索AR 智能物流,共同推進菜鳥IoT開放平臺的建設。
當前來看,Rokid會為倉庫工人提供Rokid Glass(若琪慧眼),AR眼鏡基于AI 算法,可以輔助甚至取代傳統(tǒng)手持PDA(掌上電腦),快速掃描條碼,實現實體倉與數字倉的實時同步,達到倉儲作業(yè)的智能化,提高作業(yè)效率
以安防為例, 目前主要跟地方公安部門合作,用于民警巡查和執(zhí)勤。主要功能是人臉識別,此外還有視頻錄制、消息通知、視頻直播等功能。
饒軼提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案例。
(一代產品Rokid Glass已在富士康產線投入量產)
第一代眼鏡在試用的時候,民警就在地鐵站現場抓到一個逃犯,這也證明這技術是有效的,“它是一個移動的人臉識別的儀器,而且是實時反饋的,因此可以有效補充固定安防攝像頭的盲點?!?/p>
在工業(yè)場景,Rokid則是和智利某礦山的檢查項目達成了合作,現場工人可以佩戴AR眼鏡進行礦山勘察,無從判斷時可以把現場觀察到的圖象通過遠程的攝像頭傳回遠端,遠端的行業(yè)專家可以在視野內標注指導。
在面向2B客戶的時候,Rokid則是在為客戶提供半定制的解決方案。
目前這些解決方案以遠程協(xié)助和AI算法為核心,主要涉及人臉識別、物體識別等技術。未來Rokid會建立平臺型解決方案,提供標準SDK和工具包,讓企業(yè)用戶或者開發(fā)者共同探索定制更垂直的行業(yè)領域。
所謂B2B2C指的是,在零售、體育、文化、藝術場景,為觀眾提供AR眼鏡。這種合作雖然是面向C端用戶,實際上還是通過B端企業(yè)展開的。
比方說,Rokid Vision 首個公開合作案例是與F1的合作。
觀眾可以通過賽車車身傳感器和攝像頭搜集的數據,利用Rokid Vision 和 Teslasuit體感套裝重現賽車體驗,用戶可以親歷F1 方程式冠軍劉易斯?jié)h密爾頓在2018 年桿位圈賽時的視覺沖擊和身體感受。
這一次Rokid在AWE(增強現實世界博覽會)上發(fā)布的新一代MR眼鏡Rokid Vision,其實也可以看作是B2B2C的產品。
Rokid Vision并非一體機,只需通過USB-C數據線,就可以兼容市面上主流的安卓智能手機。連接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即可可以實現3D視頻、AR游戲等功能,不需要額外的供電——這款產品的售價和一臺中端智能手機相仿。
(Rokid Vision)
用戶在手機上打開Rokid Vision APP,眼前就出現Rokid Vision的啟動界面。目前有3D視頻,MOBA 游戲、3D網頁瀏覽多個功能可以體驗。
在饒軼看來,未來Rokid在消費電子產品的AR設備肯定是離不開手機公司,因為與其單獨去銷售產品,還不如跟手機公司去捆綁銷售。
Rokid提供產品,手機品牌提供渠道、品牌和供應鏈上的支撐,雙方取長補短把產品推到市場。這種策略可能會更可行。
從Rokid Vision的發(fā)布來看,Rokid的AR戰(zhàn)略是這樣的。
1、保證在ToB市場獲得充足現金流的同時,適度試水在ToC市場;
2、用相對低成本的解決方案讓大眾市場獲取嘗鮮體驗,力所能及的范圍內教育市場;
三
漸變期等待起飛
國內企業(yè)戰(zhàn)略及管理學研究者朱恒源有一個“變革動態(tài)管理模型”。
如果說Gartner曲線更多和產品技術層面的落地相關,那么“變革動態(tài)管理模型”這個曲線則是更多和產業(yè)鏈和商業(yè)節(jié)奏有關。
某種意義上看,當下發(fā)展階段就是圖中所示的智能手機和AR設備這兩條動態(tài)曲線的重疊區(qū)間。
這個區(qū)間接近智能手機的劇變期,也是AR設備的漸變期。
按照朱恒源的觀點,一個新品類剛出來,發(fā)展到小眾市場階段時,它的主要矛盾是無限的市場前景和少得可憐的用戶基數之間的矛盾。
一條新的S曲線剛開始的時候,是沒有人愿意跟著走的,所以最開始需要到原有價值鏈中去借資源,拼湊出一個最小的粗糙的價值鏈。
一旦在產品市場上達到了一個最小規(guī)模,就能夠不斷地把原來價值鏈體系中的資源分階段吸引過來,造成原有的價值鏈體系被不斷地解構,再圍繞新的用戶需求重構一個新的價值鏈。
AR什么時候能帶來下一代計算設備的變革,沒人知道。
但饒軼更像是個“務實主義者”。他認為:
創(chuàng)業(yè)其實最大的生死線就是你能不能生存,如果不談生存只談一些遠景和未來能發(fā)生的事情,實際上是胡說八道。在今天,能落地的公司、能生存的公司、能夠拿到訂單的公司才是能夠笑到最后的公司。
Rokid,就像是一只鱷魚,靜靜趴在當下手機、AR產業(yè)鏈變革的河流之中養(yǎng)精蓄銳,靜靜等待著獵物到來。
----------------------------------------------
作者 | 吳俊宇 公眾號 | 深幾度
作者系獨立撰稿人,微信號852405518
關注科技公司、互聯網現象的解讀
曾獲鈦媒體2015、2016、2018年度作者
新浪創(chuàng)事記2018年度十大作者
品途網2016年度十大作者
騰訊科技2015年度最具影響力自媒體
- 世間將再無松下電視:松下官宣解散家電子公司并徹底放棄電視機業(yè)務
- 雅迪集團與南都電源簽署協(xié)議:攜手共繪固態(tài)電池未來藍圖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