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億日活的快手豹變

原標題:2億日活的快手豹變

我年紀還輕,閱歷不深的時候,我父親教導過我一句話,我至今還念念不忘。 “每逢你想要批評任何人的時候, ”他對我說,“你就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個個都有過你擁有的那些優(yōu)越條件?!?/p>

——菲茨杰拉德 《了不起的蓋茨比》

驚鴻一瞥間,快手已經實現了其兩億的日活突破,數據幾乎比肩于抖音。

雖然,至今仍有不少人大呼,看不懂這個從鄉(xiāng)村魔幻現實主義里走出來的鄉(xiāng)村浮世繪互聯網產品。

但多年之后他們才發(fā)現,當初那個被他們選擇性忽略的產品,在面對內容強監(jiān)管及對手崛起的挑戰(zhàn)下,居然能在短短一年多時間里,韜光養(yǎng)晦并完成了它豹變的一面。自己也不得不選擇跟當年的偏見來和解。

從最初割裂的審美鴻溝異類,到被現今被主流接納的短視頻社區(qū),快手不僅靠高速的增長數據為自己正名,同時作為短視頻領域的一個特殊樣本,驅動著快手高速增長背后的機理及方法論,也已然成為外界研究短視頻行業(yè)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切口。

如何看待快手實現日活突破2億這個現象?快手又做對了什么?現在的快手,還是當初那個你認識的快手嗎?

一般而言,一個移動互聯網產品的機會=人口潛力×可用時間。用戶越多,使用時間越長,意味著這個產品所獲得的規(guī)模增長機會就越大。當用戶規(guī)模足夠大、可支配時間足夠長,企業(yè)就可以借此制造一個風口,讓豬飛上天。

而快手的成功崛起,正是踏準了下沉市場這一產業(yè)紅利:下沉市場用戶數量,以及比一線城市用戶更長的可支配觸網時間。

從2012年10月當時的1萬日活用戶,到2014年7月的百萬日活的順利破局,再到2015年1月的千萬日活,2017年12月的億級日活,快手幾乎都是以年為單位來實現其借助生態(tài)紅利的“tenbagger”增長,4年時間,實現了近20倍的增長。

直至18年12月,當快手宣布其日活攀升到1.6億后,本以為在高壓監(jiān)管以及抖音的強勢競爭下,快手很大可能會面臨著數據的增長瓶頸。卻沒曾想,短短半年間,快手又在其擅長的領域中,低調地再次斬獲了近五千萬的新增日活用戶量,達到了2億日活新臺階。

與后來居上的抖音相比,盡管快手前期發(fā)展緩慢,但后期卻呈現出一個突飛猛進的后發(fā)者趕超的勢頭,頗有些三年不鳴、一鳴驚人,三年不飛、一飛沖天的氣勢。

而之所以擁有如此迅猛的豹變增長,離不開快手一直以來所堅持的一個哲學論——普惠價值觀:鼓勵用戶分享自己真實生活,實行流量普惠原則。

深諳平衡理論的,原來不止是滅霸

一直以來,短視頻UGC平臺為了吸引流量,或者增加用戶粘性來與同行競爭,一般都會扶持一批頭部網紅,給予特殊的流量關照。但這一措施,對于整個平臺來說,究竟是好是壞呢?

抖音的成功,給了這個問題一個肯定的答案。明星大V的影響力、頭部網紅的號召力,讓抖音的算法及運營如魚得水。

加之,抖音對于平臺上的熱點內容,都會給予不設限的曝光度和流量支持,這種極力扶持頭部的做法,最終讓抖音一炮而紅。

反其道而行之的快手,則確立了完全不同的價值觀,來與抖音開展錯位的競爭。

快手在流量分配上,實行普惠政策,從而保證整個平臺上的數據守恒。流量的普惠,簡而言之即:將有限的流量分配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中。

這樣做的理由很簡單,就是為了縮小用戶之間流量的貧富差距,也為了確保平臺上內容生產者之間的流量均衡。

如果是一個坐擁百萬粉絲的大V,平臺給予他一千的流量,于他而言,不痛不癢。

如果是一個粉絲不過百的普通用戶,平臺分配給他兩百或是一百的流量,對于他來說,是一個很大的幫助。

事實上,快手實行普惠的不只是流量,還有自身平臺上內容的曝光度。

就像上文中提到的,抖音著重培養(yǎng)頭部力量,采用了「內容的曝光度隨熱度的增加而增加」的政策,并給予質量高的內容眾多特權——自動加權、不設上限。

快手在曝光度上,比抖音多了一個動作,但恰恰因為這個動作,成就了如今的快手。

在快手平臺上,優(yōu)質的作品平臺會給予它更高的曝光度,反之則不然。這是所有內容平臺中不斷上演的基本法則——優(yōu)勝劣汰。

當然,快手也為這些幸存下來的「優(yōu)勝者」準備了另一道關卡——擇新去舊。簡單點來說,當一個熱門視頻的熱度與時效性之間達到了一定的閾值之后,平臺會給予它一定的約束,換言之,就是減少它的曝光度。

這樣就會給更多的新作品讓出位置、空出流量,從而給新作品更多的機會,刺激內容生產者的創(chuàng)作欲望。

從快手對于自身平臺流量與熱度的分配,可以看出:快手并不是培養(yǎng)一個個中心點,而是以一個個社群的形式集體強化,最終向著中心化的方向發(fā)展。

對于它的這種運營模式,眾人議論紛紛:

有人說:它這是在浪費流量。

也有人說:這樣的運營模式,即使少了幾個頭部力量,也不會影響整個平臺的網絡結構。

總的來說:快手的網絡結構,發(fā)展慢,但是根基穩(wěn),這樣的企業(yè)很難被摧毀。

快手是一個普通人記錄和表達生活的普惠社區(qū),它呈現出的是一個去中心化的網絡趨勢。這一去中心化,也讓快手形成了一種反脆弱的網絡結構,使其在面對抖音的步步緊逼下,依舊能穩(wěn)健發(fā)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快手的這種網絡結構,除了成就了他穩(wěn)固的根基外,更為他構造了強大的人際社交關系網——「老鐵關系鏈」、「縣城朋友圈」。

眾所周知,快手中「同城」是一個與眾不同的欄目窗口。在「同城」中,你可以看到附近人的動態(tài),這給了所有人一個平等的入口,這也是快手給予普通內容生產者的一個流量福利。

有數據顯示,同樣的視頻,在快手上獲得的點贊、互動的數量,幾乎是抖音上的2.5倍左右。

很多人包括大多數的年輕人,都將「同城」當作是微信朋友圈在使用,他們在這里分享自己的所見所聞,這樣大大的增加了內容的創(chuàng)作量。

大量的內容生產者的不斷更新,為快手帶來了更多的內容消費者,內容消費者在快手的普惠社區(qū)文化的感染下,會逐漸轉變成為內容生產者,從而吸引更多新的內容消費者加入。終而復始,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huán)。

據統計,在2018年中,有1.9億的用戶在快手上發(fā)布過作品。據相關人士推測,快手看中的并不是單純的用戶數,而是內容創(chuàng)作者的用戶數。

由此看來,如今快手的日貨用戶數超2億,并非運氣使然。

快手直播變現的長征路

作為一個內容流量平臺,流量變現才是最終目的。

與抖音相比,快手用戶之間的關系度更強。在這樣穩(wěn)固的關系鏈下,快手的直播業(yè)務得到了極大的推動。與此同時,網紅帶貨早已成為了流量變現的重要途徑之一。

據相關人士透露:直播業(yè)務才是快手最掙錢的一個業(yè)務?!咐翔F關系鏈」+「縣城朋友圈」+「主播的影響力」,這些都讓快手成為了穿透下沉交易市場的小能手。

「直播數小時,帶貨過億」的事例,也早已不是神話了。去年,快手在直播上的全年收入大概在200億左右,與抖音廣告收入持平。這對于多年來深居下沉市場的快手而言,已是一個不小的數字,但是它做到了。

直播帶來了用戶粘性的提高,也拓展了短視頻變現的模式。依靠社區(qū)生態(tài)的內驅力,快手在重關系鏈、強用戶粘性的老鐵經濟催生下,快手電商也開始呈現出了它的雛形。

這不,前不久,快手與拼多多的商業(yè)聯姻,就已在業(yè)內轟動一時。

根據企鵝智庫和騰訊新聞發(fā)布的《拼多多用戶研究報告》中顯示,拼多多在2018年3月,與快手重合用戶數接近4000萬,占拼多多月活用戶總數的27.6%。

兩個深掘下沉市場多年的平臺,一個需要電商流量,一個需要流量變現,他們走到一起仿佛是一個必然的趨勢。

拼多多的CEO黃錚曾說過這樣的一段話:

我們面對的不是低端市場,是大眾市場。我們吸引的是并非中高端人群,而是追求高性價比的人群。拼多多并非與傳統公司一樣,面對著單一方向,拼多多更滿足于一個人的很多面。

簡單點來說,拼多多是一一個全方面發(fā)展的平臺,它擁有一二線城市需要的少數廉價日用品,例如:垃圾袋、抹布等;也滿足了下沉市場對于品牌商品廉價化的消費心理。

拼多多的視野很廣,它的目標并不僅僅是眼前這個如魚得水般的下沉市場,而是整個消費市場。

快手從涉足短視頻開始,一直都在鼓勵用戶分享自己真實生活。記錄自己、記錄生活,是快手貫徹始終的價值觀。

這樣的價值觀,也讓快手平臺上的內容,更貼近生活。

如果,你用過快手,就會發(fā)現:你可以在平臺商搜到每一個小縣城的名字,并且可以通過快手看到這個縣城的人文環(huán)境。在這里所展現出的是,這個縣城最真實的一面,也是中國大多數人群日常生活的真實寫照。

拼多多的廉價、品類、性價比,符合了小鎮(zhèn)農村人群的消費水平;快手的老鐵、樸實、接地氣形成了一個穩(wěn)固的社交關系網。兩者的道路幾乎相通,它們的結合,現在看來確實一個必然的結果。

就目前而言,快手的短視頻與直播,呈現出高頻帶低頻的業(yè)務閉環(huán)與普惠生態(tài),在「老鐵關系鏈」+「縣城朋友圈」所組成的關系網上,存在著更多的交易紅利等待著被挖掘。

當下沉市場的「有閑」+「有錢」也逐漸形成了一個消費升級的趨勢,游戲直播、廣告業(yè)務以及其他的數字媒體,都將成為快手另一個商機。

試想一下,快手引以為傲的眾多內容制作者,每一個視頻、直播的背后,都有可能誕生一個優(yōu)秀的變現端口,那么快手將是一個極其恐怖的存在。

當被其他平臺高門檻所擋在門外的用戶,最后都源源不斷地涌入了快手時,他們不僅能擁有被看到和自我表達的機會,而且快手在短視頻電商上的拓展,也為他們帶去了額外的變現可能性。最終,在利他行為的驅動下,快手上的優(yōu)質內容,便源源不斷地被產出,流量也為之源源不斷地流入。

兩億的日活量,是一個很優(yōu)異的答卷。據統計,全國日貨量過兩億的平臺:淘寶、支付寶、搜狗 、微信以及同為短視頻平臺的抖音。

快手的出色表現,除了證實了下沉市場是個優(yōu)渥的流量產地之外,還證明了它普惠政策是正確的。給予平臺上所有用戶相對公平的熱度,那么收獲的將不只是流量,還有流量背后的巨大變現。

快手的普惠政策不禁讓人想到了,一個關于國際象棋的故事:

第一天——第一格——一粒米(2 o)

第二天——第二格——兩粒米(2 1)

第三天——第三格——四粒米(2 2)……

當然了,商場之中,并不像冰冷的數據,它有著很多不定的因素。但是,就目前而言,快手下的這盤棋,當真是不容小覷。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9-06-04
2億日活的快手豹變
但多年之后他們才發(fā)現,當初那個被他們選擇性忽略的產品,在面對內容強監(jiān)管及對手崛起的挑戰(zhàn)下,居然能在短短一年多時間里,韜光養(yǎng)晦并完成了它豹變的一面。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