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行更新的一天

文|吳俊宇

實在是沒有備稿了,于是今天強行推送一篇——只怪我臨行前的拖延癥發(fā)作,導致一個B站的稿子沒寫。

這篇文章純屬意識流,邏輯就不要在意了。

連軸轉三個月之后,明天即將開始一段港臺之旅。

為了這次出行,我備上了兩本書。一本是《游蕩者的權力》,另一本是《在經(jīng)驗與超驗之間》。

憑借著日常簡單翻閱和一些語句的咂摸,我都能預期這兩本書可能會給旅程帶來很多不一樣的啟發(fā)。

“游蕩者”這詞來源于本雅明。

在很多文章中,本雅明借助了"游蕩者"這一經(jīng)典的人物形象,利用游蕩者在城市的經(jīng)歷來表征歷史、介入現(xiàn)實。

上官燕在《理解本雅明》形容巴黎時有段話很美:

這是波德萊爾筆下的巴黎,也是愛倫·坡、雨果、巴爾扎克、恩格斯筆下的巴黎。第二帝國的巴黎,人群、櫥窗、賭場,一切在跳動而混亂的煤氣燈下,被繪出點彩派般光怪陸離的平面效果;錯綜的身份和標簽,不同文本間的相互交錯和撞擊,拼貼出一個立體的、超現(xiàn)實主義的、奇特而又矛盾的巴黎。

這段話是我今年4月一天吃火鍋等人時看到的,當時在昏黃火鍋店燈光下,這段話我都忍不住讀了出來,因為前面“這是波德萊爾筆下的巴黎,也是愛倫·坡、雨果、巴爾扎克、恩格斯筆下的巴黎”似乎很有韻律感。

我甚至都覺得,哪天我在寫北京的時候,可以套用成“這是老舍筆下的北京,這是姜文筆下的北京,這是許知遠筆下的北京……”

雖然這三個名字放在一起真的違和感太強。

說回巴黎,在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腦海中總會浮想起一個畫面——本雅明在巴黎街頭無所事事地飄著,注視著一切,以一個超然的旁觀者角色看著城市里發(fā)生的那些故事。

這段話美到我覺得它能套用在任何諸如北京、香港等任何一個大城市身上。

然而北京這種工作生活的深度參與讓人疏離開來,有游蕩的感受,或許香港可以。

都市中的“游蕩者”一定是個足夠美的角色,因為不需要任何參與,你可以以相對游離的身份去審視各式各樣的人群。

然而,在臺北可能很難成為這樣的游蕩者,畢竟我對于臺灣的熟悉感,要遠高于香港。甚至類似大巨蛋、國父紀念館這些地方,我可能會成為參與者。

從去年年底開始,就在不斷觀看臺灣藍綠吵架節(jié)目。兩個陣營的撕裂和爭執(zhí)一開始看起來很有意思,最后卻發(fā)現(xiàn)令人作嘔。

這種作嘔并非說到底有多不道德,而是整日嘰嘰喳喳的爭吵幾乎毫無意義。毫無信息量的信息在每天洗澡時塞進大腦,正如洗澡水順著耳朵給堵了腦子。

看著臺灣這些節(jié)目,我深刻認同一個觀點:

人們的思想中經(jīng)常同時存在著思想、愿望、評判、期望和目的之間的相互矛盾,但他們卻對自己身上的這種不一致性毫無察覺。

或者說,他們知道自己身上的不一致性,卻假裝不知道。

藍綠的爭吵,其實就是這種邏輯。這種假裝充斥在各個地方,甚至是我們每個人所在的企業(yè)以及社會。

我一直都深刻認同《金與鐵》里那段話:

我們無法靠真正的清點證明,某個時代現(xiàn)實生活中的惡人比另一個時代更多。但我們可以說,在某個時代,不懷好意的的偽裝的確更有理由和實用價值……一個自以為是的的虛偽個體行為變得如此司空見慣……以至于暗示這些行為模式已經(jīng)上升為支配體系……虛偽變成自欺……在共同努力和相互關系中對世界產(chǎn)生可怕的影響……

現(xiàn)在回頭看,我一直覺得當下藍營熱門政客韓國瑜身上藏著大量不懷好意的的偽裝、司空見慣虛偽。

去年所謂“不攻擊”,不過是因為自己身上軟肋太多,只能用這種看似無招勝有招的策略去展開選戰(zhàn)。

然而今年年初我并沒有想清楚這個問題,我一度是有些著迷韓國瑜的。

這個光頭說話很有趣,很扁平,“貨出的去、人進的來,發(fā)大財”這樣的政治口號式話術一度對我影響很大。

以至于我今年標題文風大改,決定采用扁平化的論述手法。也不斷和朋友安利,“扁平化的論述”才是最直接的論述——所以我很著迷王慧文那個產(chǎn)業(yè)互聯(lián)網(wǎng)和消費互聯(lián)網(wǎng)是“坦克撞火車”。

但在4月的一天,每天看著韓國瑜的新聞,突然產(chǎn)生厭倦感。雖然一開始也期望出現(xiàn)最理想的那個畫面,后來越來越覺得短時間內(nèi)捧得越高往往容易摔的越慘。

那種狂熱的氣氛甚至讓人不得不心生警惕。

我當時說,猴子的屁股紅不是爬桿子到高處才有的,只不過是在高處更容易被人看到而已。韓的屁股大概率也是紅的。

的確如此,現(xiàn)在看來,韓尚未爬到高點,紅屁股已經(jīng)露了出來。

韓國瑜現(xiàn)象讓人最感慨的是,沖上頂峰容易,持盈保泰太難。增長拋物線的前半段往往是最誘人的,后半段卻讓人不忍卒讀。往往登頂就意味著接下來要面臨滑坡。

朋友介紹說九份是個非常值得去的地方。查閱之后,我發(fā)現(xiàn)這是在新北市的一個小城,我在百度圖庫里找到圖片,瞬間想起了《塞爾達傳說》里的小鎮(zhèn)。

據(jù)說這是《千與千尋》的取景處——看完圖片后,我直接有了取消墾丁行程的沖動——之前有個朋友說墾丁是文藝女青年的必去之處,作為一個對文藝女青年有偏見的人,我自然一開始就對這個景點好感不多。

另一個因素在于,像我這種死宅,是絕對不愿意6月的盛夏騎著小摩托在野外飛奔的,在咖啡廳里聽歌、看海、看書才符合我的個性。

最后,希望10天的行程可以把2本書看完,更能帶來10天真正意義的放松。

--------------------------------------------

作者 | 吳俊宇 公眾號 | 深幾度

作者系獨立撰稿人,微信號852405518

關注科技公司、互聯(lián)網(wǎng)現(xiàn)象的解讀

曾獲鈦媒體2015、2016、2018年度作者

新浪創(chuàng)事記2018年度十大作者

品途網(wǎng)2016年度十大作者

騰訊科技2015年度最具影響力自媒體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內(nèi)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wǎng)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wǎng)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站中的網(wǎng)頁或鏈接內(nèi)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chǎn)權或存在不實內(nèi)容時,應及時向本網(wǎng)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nèi)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9-06-18
強行更新的一天
文|吳俊宇實在是沒有備稿了,于是今天強行推送一篇——只怪我臨行前的拖延癥發(fā)作,導致一個B站的稿子沒寫。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