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食品問題頻發(fā),舌尖上安全還需從生產源頭下手

原標題:超市食品問題頻發(fā),舌尖上安全還需從生產源頭下手

隨著人們收入水平及消費能力的提升,生鮮市場存在著很大的發(fā)展空間。但頻頻發(fā)生的食品安全問題,卻給蒙上了一層陰影。

近日,深圳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寶安監(jiān)管局在抽檢中發(fā)現,深圳盒馬一款鯽魚被不合格。這意味著,盒馬這個有強力背書的商超品牌也未能幸免,陷入了生鮮農產品行業(yè)的困境:無論你如何審核供應商,如何增加自我抽檢,不合格的陰影如影隨形。

食品安全是商超零售行業(yè)的老問題了。據《南方都市報》報道,2019年上半年國家市場監(jiān)管總局和各省級市場監(jiān)管局公布的食品不合格情況通報,發(fā)現共有30家百強超市便利店企業(yè)被點名,涉及266批次不合格食品。

名單中,不乏永輝、華潤萬家、沃爾瑪等全國性的大型連鎖超市,其中以供應鏈著稱的永輝超市,半年內共有72批次食品被通報不合格,位居第一。

在所有問題中,農獸藥殘留和重金屬超標最為突出的問題,上述30個百強超市便利店品牌旗下門店銷售的食品中,多批次食品被檢出氯霉素、孔雀石綠、地西泮等禁用物質。

咨詢相關專家后,筆者發(fā)現,農獸藥殘留和重金屬超標,大多數是外部環(huán)境和動物飼料因素導致。在養(yǎng)殖、種植環(huán)節(jié),國內粗放式的農業(yè)生產機制,根本達不到相關要求,導致超標的農產品通過采購進入終端。

以水產為例,該品類是農獸藥殘留和重金屬超標問題的重災區(qū)。據統(tǒng)計,2019年上半年,百強超市便利店品牌共有48批次不合格食品為水產類,魚類占比最大,鯽魚以12批次不合格數量最多,主要原因為恩諾沙星超標。

雖然國家明令禁止恩諾沙星用作獸藥,但是在養(yǎng)殖端,為了增加魚類的存活率,一些農戶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導致問題查而不止。目前國內超市以抽查方式檢測食品安全為主,無法做到100%。除了拒收并銷毀超標產品外,也沒有更好的辦法。

筆者認為,生鮮消費升級,不止是要吃得好,最主要的是吃得安全。而對于食品安全的監(jiān)管,除了商超終端把好關,相關部門還需走向源頭,從生產、包裝、運輸各個環(huán)節(jié)介入,才能讓整個行業(yè)走向良性循環(huán)。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9-12-19
超市食品問題頻發(fā),舌尖上安全還需從生產源頭下手
近日,深圳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寶安監(jiān)管局在抽檢中發(fā)現,深圳盒馬一款鯽魚被不合格。 咨詢相關專家后,筆者發(fā)現,農獸藥殘留和重金屬超標,大多數是外部環(huán)境和動物飼料因素導致。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