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百度如流新版發(fā)布,“流式辦公”跳出在線辦公模式“圍城”
文|陳選濱
來源|智能相對論(aixdlun)
當前,辦公模式正在面臨著重構。
正如BondCapital合伙人MaryMeeker所總結的,“實際上,這開啟了一場大規(guī)模的試驗,可能會改變員工在辦公室進行工作的方式?!比欢?,在另一方面,她也不免謹慎的說道,“但我們對這種變化的理解才剛剛開始。”
隨著新冠疫情的影響,在線辦公市場呈現(xiàn)出井噴式的爆發(fā),封閉的居家模式令用戶需求劇增,越來越多的企業(yè)開始投入其中。百度、阿里、騰訊、華為等品牌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日前,百度旗下的新一代人工智能辦公平臺如流就迎來品牌升級后新版本發(fā)布,帶來多項新功能,更加令市場看到百度吹號進軍的決心和在線辦公領域激烈的競爭態(tài)勢。
但是,快增長、熱需求的另一方面往往也需要冷靜思考。在線辦公市場在疫情刺激之下的加速爆發(fā),也暴露了行業(yè)發(fā)展的關鍵痛點。
一、在線辦公,“圍城”一個接著一個
從市場上早期的在線辦公應用來看,它們大多被定位為職場社交工具或企業(yè)內部的交流應用。交流,是在線辦公的一個顯著特征。
打破企業(yè)內部之間、企業(yè)與企業(yè)之間的“圍墻花園”,在線辦公興起的出發(fā)點并不難理解。但是,隨著行業(yè)進入加速發(fā)展階段,一側圍墻的推倒,另一側的圍城也在壘起,在線辦公在市場競爭、平臺功能、應用體驗方面似乎一直待在“圍城”之內。
1. 一個企業(yè)一個平臺,各自為營的“圍城”崛起于市場競爭
在線辦公的大趨勢,刺激了更多的平臺型企業(yè)加入在線辦公行業(yè)的角逐,或加大對在線辦公的推廣和運營。但是,以平臺來承載,也注定了每個企業(yè)都會存在自家的流量閉環(huán)和生態(tài)特征。
實際上,為了市場競爭,商業(yè)化的平臺必然存在一定的產品壁壘。也就是說,在在線辦公領域,平臺與平臺之間的壁壘是暫時不可消融的。本意推倒“圍城”的在線辦公,在市場的競爭導向下,也是一座座新“圍城”的建立。
2. 一個需求一個應用,往員工設備里塞App幾時可休
在線辦公的初衷在于推倒溝通的“圍城”,其關鍵就在于鏈接。事實上,企業(yè)活動的開展,也就是在鏈接的基礎上解決客戶的需求。
但是,面對需求不同,往往在線辦公就需要N個不同的應用,比如視頻會議、文件處理、財務ERP等等。同時,面對不同的客戶,也需要下載不同的應用來完成對接。
所以,如何解決客戶需求之間的鏈接痛點是一個關鍵方向。比如,百度如流的新版升級便針對Wed端的互通體驗做了優(yōu)化。Wed端所有參會人員的視頻畫面都可以準確同步呈現(xiàn),盡可能減少用戶另外下載App的重復工作。
但是,不管如何,當前困于平臺功能的不完整,用戶往往需要下載多個APP來應對不同的在線辦公需求,是既定的事實,“圍城”起于此處。
3. 一個員工一個窗口,只作聊天的在線辦公平臺缺乏協(xié)同
早期的釘釘想要發(fā)力的便是職場社交領域,在線辦公平臺往往也更多被認為是社交工具,而不是辦公產品。所以,從社交側重到工作側重需要一個長期的迭代過程。
但是,有一點是值得關注的,在如今在線辦公日趨成熟的階段,在線辦公平臺的定位早已發(fā)生根本性的變化。企業(yè)使用某款在線辦公軟件,絕不在于它聊天體驗好,而是如何帶動員工的協(xié)同工作進程。
也就是說,如果只是簡單地為企業(yè)和員工提供一個聊天窗口,那么終是要被淘汰的。在線辦公平臺若是沒有幫助員工對自己的工作內容、項目進度等模塊做好規(guī)劃管理,等同于員工在“坐井觀天”。在線辦公下,員工也只是一座個體“圍城”罷了。
二、跳出“圍城”,新版百度如流開創(chuàng)“流式辦公”
“圍城”是存在的。
對于現(xiàn)在市場的互聯(lián)網企業(yè)而言,當他們跑入在線辦公的賽道時也清晰地看到這一點。如何跳出短期常態(tài)存在的“圍城”是現(xiàn)在各家平臺進行版本更新的目標之一。
新版百度如流繼續(xù)強化提及的“流式辦公”正是致力于此,將協(xié)同、通訊中各類需求整合起來,在AI能力的加持下,高效迅捷的完成目標,讓企業(yè)辦公如行云流水一般順暢。而從百度如流的新版功能來切入,也是可以看到,在跳出“圍城”的行動上,在線辦公平臺離不開三個方向的發(fā)力。
其一,平臺的承載力很重要,打通“服務鏈”進入全鏈路服務是跳出“圍城”的必然一步。
如果說市場競爭之下的平臺壁壘暫時無法打破,那么對于各大在線辦公平臺而言,提高平臺的承載力,把辦公服務的范圍擴寬是一個顯著的方向。
新版百度如流所提倡的“流式辦公”始終貫穿企業(yè)發(fā)展的全生命周期,覆蓋企業(yè)各個工作模塊。那么,產品升級的邏輯就不難理解,只要用戶的必要需求能在百度如流上實現(xiàn),其他生態(tài)所建立的“圍城”對用戶來說,就沒有任何討論的必要性。
因此,依托“AI中臺”和“知識中臺”, 新一代人工智能辦公平臺如流主打企業(yè)內部的通訊流、工作流和知識流,滿足企業(yè)智能辦公的各項需求。本次新版中,如流重點在“工作流”和“通訊流”兩大基礎能力上進行了更新和優(yōu)化。在工作流上,覆蓋”項目管理“、“會議管理”、“日程”和”應用“四大核心板塊,只要員工當天有會議與工作的需求,基本都會有相應的模塊進行協(xié)助。
不難理解,只要百度如流將平臺面向在線辦公領域的服務鏈打通,平臺所承載的用戶需求也會越來越豐富。那么對于用戶而言,平臺一站式的服務在解決不同需求的同時,也很好的避免困于市場競爭所帶來的反復橫跳。
其二,借力新技術打磨平臺的產品功能,“流式辦公”更是AI辦公。
事實上,用戶在各家辦公平臺之間的反復橫跳,一方面是源于市場競爭的結果,另一方面也是應用功能無法達到用戶的需求,從而讓用戶不得不進行多平臺的選擇和停留。
那么,對于辦公平臺而言,不斷打磨自家的產品功能,保障用戶流暢的辦公需求,恰是未來發(fā)展的關鍵。
比如百度作為AI行業(yè)的領跑者,如流所倡導的“流式辦公”實際上也是AI辦公的呈現(xiàn)。
得益于百度雄厚的AI技術積累,目前百度如流已經實現(xiàn)了智能降噪、中英文混合語音輸入、近三十種語言翻譯、智能推薦會議等功能。
這種建立在AI技術上的在線辦公體驗在很好的保持用戶工作流暢度的同時,也正在以技術的手段來幫助辦公行業(yè)跳出“圍城”之困。那么,未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潛力被不斷挖掘,百度如流所展示的功能也將越來越強大,而對于用戶而言,全新的AI辦公模式能否讓企業(yè)內部的信息、知識高效流動起來,值得期待。
其三,圍繞員工體驗的增長飛輪正在加速轉動。
在線辦公往往會陷入一個誤區(qū),這只是一個To B的企業(yè)服務平臺。但是,實際上,在線辦公平臺在服務企業(yè)的同時,更是在服務員工個人。某種程度來說,服務后者遠比前者更重要,因為只有員工做好本職工作,企業(yè)的發(fā)展才能起來,主次的邏輯思維不難理解。
百度如流倡導的“流式辦公”,想要的便是促成企業(yè)流程的流暢運轉,若要達成這一目標的關鍵就在于企業(yè)內部“齒輪”即員工的工作不卡殼,有全局觀的進行工作。
所以,在此次百度如流的升級上,對員工的聚焦是一個明顯信號。比如,在新增“文檔”入口上,員工在項目、會議、消息中產生的各類文件將在此處對應顯示,方便員工資料的分類及管理,從而保障員工個人工作進程的流暢度。
此外,在線文檔功能支持文檔、表格、幻燈片的在線預覽與多人同步編輯,徹底解決了工作資料反復上傳、下載的尷尬,保持團隊信息零時差。這在方便員工個人的工作流程上,也將很好的降低企業(yè)的運營管理成本。
那么,有了這樣的流程管理,對于員工而言,也就避免了在線辦公平臺只是“聊天窗口”的尷尬狀態(tài)。目前,百度如流對員工個人角度的聚焦依舊敏銳,項目進程、任務明細、文檔資料等等都有明確的功能對應。
至此,員工個人與企業(yè)團隊的聯(lián)系得到加強,通過流式辦公的推動,員工“圍城式”的單打獨斗或“摸魚式”的工作狀態(tài)也將被拋棄,進而實現(xiàn)真正意義的協(xié)同辦公。
結語
如今,辦公模式面臨著重構。在這個重構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因為市場競爭或平臺功能產生各式各樣的問題。問題的背后所反饋的其實也是目前企業(yè)辦公的痛點,如何通過在線辦公來解決是一個需要對癥下藥的過程。
經過工業(yè)化多年的發(fā)展,流水線式的生產多次被證實為高效的保障。百度如流倡導的“流式辦公”就在于打通企業(yè)流水線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以人工智能技術賦能辦公平臺,可謂企業(yè)降本增效的一劑良藥。
此內容為【智能相對論】原創(chuàng),
僅代表個人觀點,未經授權,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包括轉載、摘編、復制或建立鏡像。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且未核實版權歸屬,不作為商業(yè)用途,如有侵犯,請作者與我們聯(lián)系。
- 世間將再無松下電視:松下官宣解散家電子公司并徹底放棄電視機業(yè)務
- 雅迪集團與南都電源簽署協(xié)議:攜手共繪固態(tài)電池未來藍圖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xiàn)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lián)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