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一代鞋王為何走向遲暮?

原標題: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一代鞋王為何走向遲暮?

“牌子,班尼路!”在2006年喜劇電影《瘋狂的石頭》里,黃渤這句經典臺詞,時至今日依然流行。而且這句臺詞,還總是喚醒著一代人對那些過往潮流牌子的記憶。

班尼路、真維斯、森馬、美特斯·邦威、以純、達芙妮……這些品牌乘著時代東風,對當時的服裝市場帶來降維打擊,成為中堅力量。當年能穿著這些品牌的衣服、鞋子出街,絕對是真正的潮人、讓人羨慕的對象。

而這些品牌服裝的共同選擇,就是在國內瘋狂開店——以規(guī)模制勝。比如真維斯在巔峰時間,有超過2000家門店。班尼路在2012年的全國門店數量,則達到驚人的4404家。森馬的門店數量,甚至在巔峰時超過8000家!至于達芙妮在2012年的鼎盛時期,門店數量也有6881家。

似乎對這些品牌服裝來說,門店數量越多,就越等于自身實力的強大。為此,他們將門店擴張當成了自身發(fā)展的重中之重。

一個有趣的現象是,這些品牌服裝的巔峰時期,大多集中在2012年。在2012年后,他們集體迎來“至暗時刻”,呈現斷崖式下滑。誰也沒料到,巨變來得是如此之快。

巨變的開始,是國際快時尚品牌大舉進入中國市場。同時,中國本土市場也涌現大批時尚品牌。更讓那些老品牌無奈的是,網購還在侵蝕中低端服飾。由此,消費者在被迅速分化。

普通中產喜愛平價基礎款的優(yōu)衣庫、快時尚的H&M和Zara,或是GAP及輕奢的Tommy Hilfiger。年輕人,則追逐更能彰顯個性化的潮牌。在下沉市場中,網購帶來眾多便宜優(yōu)質的品牌,籠絡不少消費者。

在這樣的大環(huán)境下,以達芙妮為代表的老品牌自然處境堪憂。在以前信息閉塞的年代,老品牌還給人高端大氣上檔次之感。但隨著其他品牌異軍突起,老品牌反而被打上老套、土氣的標簽,失去消費者的青睞。

而且在老品牌的內部,亦沒有什么大動作。沉迷于門店擴張帶來的虛假繁榮,讓老品牌迷失。無論是渠道拓展、品牌推廣等,都落后于其他新晉品牌。就像達芙妮,在產品設計、貨品款式、營銷推廣等方面多年來都沒有什么大變化,自然自會被市場逐漸淘汰。

其實包括達芙妮在內的品牌,真沒有做錯什么。他們只是面對日新月異的環(huán)境,選擇了什么都不做。但在新時代下,什么都不做就等于完全做錯。只要一步錯,就可能步步錯,進而釀成無可挽回的“悲慘”結局。恰恰,那些老品牌就深陷泥潭無法自拔。

在花樣百出的新消費主義下,達芙妮等老品牌成為被遺忘的存在。英雄總有遲暮時,一代“鞋王”也迎來了自己的落魄日。現在只希望的是,達芙妮在卸下實體店的包袱后,能跟上時代在電商領域煥發(fā)第二春。雖然這很難,但達芙妮如果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須要敢于迎接更大的挑戰(zhàn)。(科技新發(fā)現 康斯坦丁/文)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20-08-26
達芙妮宣布徹底退出實體零售,一代鞋王為何走向遲暮?
班尼路、真維斯、森馬、美特斯·邦威、以純、達芙妮……這些品牌乘著時代東風,對當時的服裝市場帶來降維打擊,成為中堅力量。至于達芙妮在2012年的鼎盛時期,門店數量也有6881家。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