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元氣森林無糖人設崩塌,低糖代糖會不會更長胖?
元氣森林的道歉上了熱搜,一時間全網都是口誅筆伐,筆者認為一點都不值得同情,騙人這個事情很多時候可以原諒,但騙人長胖這個事情,真的不能原諒。因為被騙了錢可以再賺,被騙長了肉,可能更多錢都不會讓你瘦下來,這根本不是錢的事情。
關于糖分的恐懼實際上是近幾年才被炒熱的,因為在過去的幾十年里,無良的碳酸飲料廠家一直在用投資來影響相關的研究結果,筆者不確定地記得早在70年代這項工作就開始了。這也造就了美式的運動大潮,廠商們不斷地傳遞,胖是因為缺乏運動導致的信息給外界,從而讓自己的高糖產品可以大行其道。
而糖分對于肥胖的決定性影響實則是最近五到十年內才形成共識的,電影《王牌特工:黃金圈》里,大反派說了這么一句話,“糖的成癮性是可卡因的八倍,致死的可能性也有五倍之多,但糖是合法的。”從2018年4月6日開始,為解決普遍的肥胖問題,英國甚至開始向國民征收糖稅。
那么有了高糖恐懼自然就有了低糖市場,無糖飲料就是這個時候開始興盛起來的,但是因為口感問題,一直沒有火起來,畢竟,無糖飲料還是并不好喝,而在這個階段,果汁飲料開始火爆,被認為是健康飲品,甚至不少人健身后的標準動作就是來一杯果汁。
但這可以說是另一個騙局的開始,后來人們發(fā)現(xiàn)果汁里面的果糖其實和直接放蔗糖幾乎沒有什么區(qū)別。而元氣森林添加的結晶果糖正是濃縮的果糖,好喝嗎?這么多糖好喝就對了!
值得一提的還有另一種健康飲品牛奶,其中也是包含糖分也就是乳糖的。所以不含糖的奶茶只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忘了放奶。
但我對元氣森林的不齒主要還是源于它冒充日本品牌,是的就是那個要把核廢水投放到大海的日本。而這種對日本的模仿或者說是冒充,感覺這次無糖事件的文化根源也就找到了,如果說這是個日本品牌那就完全合理了,然后高管再鞠躬道歉就更有那個味了。
除了文字本身的日系之外,奶茶的包裝一直被詬病抄襲日本的品牌不二家,而旗下的另一個茶品牌也被爆和日本某品牌高度相似。
甚至創(chuàng)始人唐彬森都是當年山寨《開心農場》成名,最后因為真《開心農場》沒落,山寨的《開心農民》改名成為《開心農場》,創(chuàng)始人還被譽為開心農場創(chuàng)辦人。就是不知道這種山寨基因會不會對元氣森林未來的正規(guī)化運營帶來知識產權的相關風險。
不過,目前看是不會的,因為他們旗下酸奶品牌“北海牧場”,還用醒目字體標注了“北海道”“日本廣島大學植物乳酸菌研究所特許專利”等字樣,看來是要把這條路走到黑了。
雖然說了這么多,但筆者并不想探討關于元氣森林這次風波,只是給大家交代一個背景資料。筆者真正想要探討的則是關于這些0糖和低糖產品,是不是真的對我們的減肥事業(yè)有幫助?畢竟作為一個超重人士,在這方面有著豐富的被坑經驗,曾經也認為無糖產品可能會是真正的解決方案,但最終的結果卻是,變得更胖了。
事實上,無論是高糖領域還是無糖領域可口可樂們其實走得很遠了,大量的無糖產品,各種各樣的代糖采用,已經實質上進行了一個大規(guī)模的實驗。不管是阿斯巴甜還是甜菊糖,我們有理由相信,可口可樂在這方面的添加研究上是走在更前面的。
但在關于代糖引發(fā)的后果和影響方面,目前事實上還沒有達成共識。能夠確定的只有代糖和糖相比,熱量更低也不會引發(fā)血糖的上升,從直接影響上是比糖更健康的。
但更讓人擔憂的研究則是,有些研究認為這些代糖可能會引發(fā)身體菌群紊亂,尤其是傳遞了甜味信號卻沒有真正的糖分攝入,會引發(fā)身體的劇烈反彈,長此以往可能會出現(xiàn)胰島素敏感性下降以及糖代謝紊亂的問題,這樣會讓人更加嗜糖,引導人們通過其他方面的攝入來彌補這份“糖饑餓”,那么間接的危害可能更大于去喝一瓶正經的可樂。
畢竟后者的影響是可以計算和控制的,前者的影響卻并沒有辦法準確判斷后果。所以筆者想問問長期喝無糖飲料的朋友,你到底是瘦了還是胖了?
但是有一點是可以確認的,那就是依靠代糖來解決問題的思路并不可行,它的存在更應該像是戒煙糖那種癮性上來后的解壓,而不是真的去替代糖類在生活中擔任主力甜味劑。而且代糖的潛在風險還是需要長期關注的,因為這個可能會是一個更大的雷。
這有點讓筆者想起了之前大家都覺得植物油比動物油更健康,后來又發(fā)現(xiàn)植物奶油的反式脂肪酸又是健康的大殺手,又覺得動物奶油更健康。一會植物,一會動物,很讓人頭痛。
不過從數(shù)據(jù)上看,正常糖分的產品還是主流,代糖產品還是非主流,即便是元氣森林崛起得非常迅猛,但是整體在飲料市場的份額還比較小,只不過市場預期比較大,覺得代表了健康飲料的未來,而現(xiàn)在引發(fā)這么大的反彈,正是因為發(fā)現(xiàn),這個健康飲料也是演出來的,是不是真健康,誰也不知道,是不是真含糖都是瞎標的。
這次事件相信會給元氣森林未來的發(fā)展蒙上嚴重的陰影,假如0糖的謊言被戳破了,那么假日貨的戳破還遠嗎?最后如果大家發(fā)現(xiàn)這個品牌是模仿日本品牌,還模仿沒有糖分,最終還會有當初的網紅好印象嗎?按照這個套路衍生的產品還會有更多消費者或者資本買單嗎?
筆者覺得這個問題可能是非常嚴重的問題,畢竟從產品本身來說,如果拋開無糖這個屬性,產品的口感并不出眾,價格也并不便宜。這種人設的崩塌,才是這次元氣森林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這恐怕不是補貼20塊錢能夠挽回的損失。
從筆者個人的建議來說,控糖比代糖還是更靠譜一些,而且喝之后的后果也更清晰一些,所以還是推薦,可口可樂們的迷你罐,解個饞就完了。當然如果你因為喝無糖代糖飲料變得更胖了,一定要記得告訴筆者。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xiàn)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lián)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 賽力斯發(fā)布聲明:未與任何伙伴聯(lián)合開展人形機器人合作
- 賽力斯觸及漲停,汽車整車股盤初強勢拉升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