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iPhone 14最新細節(jié)流出:蘋果又是吃螃蟹的第一人!
文|明美無限
據此前多方爆料,蘋果今年有望在 9 月 12 日(北京時間 9 月 13 日凌晨)舉行秋季新品發(fā)布會,屆時全新的 iPhone 14系列將正式與大家見面,將包括 iPhone 14、iPhone 14 Max、iPhone 14 Pro、iPhone 14 Pro Max 四款機型。作為全球最受矚目的移動設備,該機早早便受到了外界的廣泛關注。而現在有最新消息,近日有外媒進一步帶來了該機的更多細節(jié)。
首先,據供應鏈最新消息稱,蘋果將在下月開始量產iPhone 14系列,不過他們目前陷入了困難,因為部分物料的供應短缺。
目前讓蘋果最頭疼的可能是內存,因為三星在相關配件上量產出現了問題,導致供貨難。
在這之前,郭明錤給出的消息也顯示,近期部分iPhone 14面板和內存供應商出現了供應問題,但對即將量產的iPhone 14影響有限,因為其他供應商可以填補供應缺口。
其還透露,在經濟衰退期間看到蘋果招聘和支出放緩并不感到驚訝,但最新調查顯示,目前蘋果2023年的硬件開發(fā)計劃還沒有發(fā)生重大變化,設備訂單的預見性保持不變(最多18-24個月)。
關于LPDDR5,三星幾乎是今年三季度的唯一供應商,并可以滿足iPhone 14 Pro的增產需求。美光和SK海力士最早可能在四季度出貨,前者的認證時間開始較晚,而后者則是遇到了質量問題。
關于面板,三星和京東方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填補LG Display面板外觀問題造成的初期供應缺口。LG應該很快會解決問題。
供應鏈消息人士還重申,之前傳出的iPhone 14首批訂單被砍的傳聞,完全就是謠言,非但沒有砍,蘋果還在加單iPhone 13系列,真的是產銷兩旺的局面。
值得一提的是,iPhone 14 Max是今年的最新機型,有標準款的配置、Pro Max的屏幕尺寸,現在許多經銷商、黃牛、業(yè)內人士都表示很看好這款屏幕不小、定位不高的新iPhone,預計需求量會很大。明美無限認為,有了去年iPhone 13 Pro的經驗,蘋果應該會將備貨重點放在iPhone 14 Pro上,Max就算有零部件供應短缺的情況,但也不一定會優(yōu)先解決。
在明美無限看來,蘋果為了沖備貨量,首批新iPhone或多或少都會出現一些品控問題,比如攝像頭鏡片內有灰塵、綠屏等,大家搶購新機相當于在“抽獎”,買到質量正常的iPhone已經算是“運氣爆棚”。
再說了,iPhone 14全系列都要漲價,希望蘋果能夠在保質保量的前提下提產,大家花七八千“抽獎”,總不是什么好事。
另外,再過兩個月,蘋果的iPhone 14系列就要發(fā)布了,這一代最引人矚目的升級當屬鏡頭,萬年不變的1200萬像素主攝要升級4800萬像素了,不過這也導致高端的iPhone 14 Pro Max厚度增加,鏡頭激凸嚴重。
此前有網友曝光了iPhone 14 Pro Max的尺寸信息,iPhone 14 Pro Max將搭載6.7英寸屏幕,三圍尺寸160.71×78.58×7.85mm,對比iPhone 13 Pro Max短了0.09mm,寬了0.48mm,厚了0.2mm。
在鏡頭模組部分,整體厚度來到12.02mm,扣掉機身的7.85mm,光鏡頭厚度就有4.17mm,比iPhone 13 Pro Max的3.65mm多出不少,幾乎是iPhone 12 Pro Max的1.7mm的2倍多。
由于鏡頭激凸嚴重,這就導致了iPhone 14 Pro Max的一個尷尬,平放在桌面上會直接形成一個斜角,無法放平,而且不夠穩(wěn)定,可能會產生晃動。
總之,在升級4800萬像素傳感器之后,iPhone 14 Pro Max的鏡頭模組顯然會遭遇厚度增加的代價,不過拍照及視頻畫質顯然也會大幅提升,除了拍照的分辨率、清晰度、細節(jié)更強之外,還將支持8K視頻錄制,這對于視頻工作者來說簡直是“神級”設備。
此外呢,今天明美無限還要順便一提的是,近期權威人士透露稱,iPhone 14系列部分型號將取消實體SIM卡槽,完全改用eSIM虛擬手機卡,蘋果手機徹底放棄實體SIM卡只是時間問題。這對于很多傳統(tǒng)的企業(yè)來說都是一個重磅消息,尤其是國內的廠商,因為現在的三大運營商的很大一部分指出都是從SIM卡這一方面獲取了,如果iPhone 14 真的要全面取消放棄SIM卡的話,那么三大運營商從iPhone 14 上將獲取不到實體卡的收入,這對傳統(tǒng)的SIM卡行業(yè)來說無疑是一個重磅消息。
而且眾所周知,iPhone 手機向來都是手機領域的風向標,只要iPhone做出一些大動作之后,很的廠商也會跟著iPhone 手機的步伐,后續(xù)也會更新相對于的功能或者設備,由此不難看出以后的實體SIM卡會面臨比較艱難的現象。
對于手機行業(yè)而言,這是個爆炸性的消息,eSIM早已成熟,蘋果手機也從iPhone XR、iPhone XS開始支持eSIM,iPhone 13系列正式支持雙卡eSIM,但徹底取消實體SIM卡,之前沒有任何一家手機廠商敢這么做。
還有,iPhone與SIM似乎一直八字不合,曾多次出現與SIM卡有關的問題,比如說手機經常沒有信號,甚至因SIM卡相關BUG,出現過系統(tǒng)卡死。以明美無限兩年iPhone使用經歷來說,iPhone 13系列仍未解決突然無信號的問題,經常需要開關一次飛行模式,才能恢復上網。
難道說,蘋果要快刀斬亂麻,直接取消SIM卡槽,永遠解決與SIM卡相關的系統(tǒng)問題嗎?
之所以現在iPhone選擇直接取消SIM卡槽,主要的原因就是現在手機的內部已經到了寸土寸金的地步,SIM卡槽又十分占據空間,而eSIM也已經非常的成熟,所以現在iPhone才會選擇去掉SIM卡槽。
但是后續(xù)iPhone公司會不會為了一些地區(qū)的銷售份額,做出調整這就不得而知了。
這樣用戶在拿到手機后將掃碼進行eSIM的激活,而后續(xù)換號也非常的麻煩,蘋果此舉除了封閉了卡槽,今后的iPhone包裝盒中也不會出現捅針。
蘋果等待時機成熟就會推出僅支持eSIM的手機,iPhone 14此舉也是目前行業(yè)中的首個,蘋果在早在2011年就申請了eSIM的相關專利,eSIM的好處就是可以節(jié)省更多的手機空間,可以塞下更大的電池或其他零部件。
而每個包裝盒內的取卡針也不再供應,蘋果也會省下不少錢。
除此之外呢,對于網友來說,eSIM的好處是可以節(jié)省更多的內部空間,而壞處就是用戶換手機號會很麻煩。目前,具有物理和 eSIM 的雙 SIM 卡版本仍將是主流選擇。
而且這個方案在國內來說也很難行的通,因為國外一張卡可以自由切換運營商,但是國內的運營商切換門檻太高,如果沒有卡槽,那么用戶更換手機號是個難題。
當然了,雖然iPhone 14系列部分機型取消SIM卡槽,但對國內用戶并無影響,而且在短期內手機eSIM卡并不會在國內全面普及。一方面是由于運營商并不想推廣eSIM卡,因為這會讓運營商陷入低利潤競爭的狀態(tài),就像市面上的互聯網套餐一樣,所以即便是國外的運營商,對于eSIM卡也是比較抵制的;另一方面是由于國內支持雙卡的手機非常普及,消費者想換eSIM卡的欲望并不強烈。
這讓明美無限不得不想起此前被砍掉的3.5mm有線耳機孔功能。現在很多都取消了3.5mm耳機孔,而這個確實也是蘋果最先實施。蘋果在2016年9月發(fā)布的iPhone7中取消了手機原有的3.5mm耳機有線插孔,轉而采用了Lightning接口,讓該接口兼做充電接口。蘋果官方稱,取消3.5mm有線耳機孔是為了讓手機更輕更薄。而在宣布iPhone7取消3.5mm有線耳機孔后,AirPods真無線藍牙耳機隨后登場。
最后,iPhone?14系列在芯片搭載策略上可能也會有所轉變。iPhone?14與iPhone?14?Max將繼續(xù)搭載原先的A15仿生芯片,只有iPhone?14?Pro系列才會升級至A16仿生芯片。同時,不少爆料信息顯示,iPhone?14系列將會面臨漲價,這對于消費者來說又是一種不小的考驗。如果對于芯片、影像的需求沒那么大,那么明美無限還是建議購買iPhone?13系列,綜合第三方電商平臺優(yōu)惠,其價格還是比較適合大部分用戶的。
綜合現有信息,蘋果對于旗下的產品有著自己的升級思路。但按照慣例來看,在新機正式到來前,蘋果不會對新設計進行回應,也不會透露新機方案。
因此,相應的爆料經常與最終的實際效果呈現有著差距。實際情況如何還有待后續(xù)確認。
對此,如果你們對于蘋果公司的iPhone 14最新曝光還有什么想要說的,不妨在評論區(qū)留言給明美無限參與一起討論吧!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 賽力斯發(fā)布聲明:未與任何伙伴聯合開展人形機器人合作
- 賽力斯觸及漲停,汽車整車股盤初強勢拉升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