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老胡(公眾賬號:老胡說科技 或 laohushuokeji)
今天,女性垂直電商唯品會股價盤中一度沖破200美元大關,截至到今日凌晨收盤199.34美元,漲幅4.18%,其市值達到112.6億美元,超過國內互聯(lián)網公司奇虎360的111.1億美元。這意味著唯品會在中國互聯(lián)網江湖上的地位再上一級。
唯品會2012年3月上市,上市當天起市值最低達2.6億美元,和眼下的112.6億美元相比,算起來其成功增加了百億美元市值只用了2年多時間。
中國互聯(lián)網領域,從來沒有一家企業(yè)像唯品會這般充滿爭議。
一個僅靠網絡閃購(搶購)折扣品牌的電商何以支撐起近百億美金市值?唯品會的秘訣就是賺二三四線城市的女人的錢。為什么大家都搞不明白唯品會的神奇,因為你不懂中國女人的網購情懷的瘋狂。
一、用戶:唯品會的用戶群既追逐時尚又對價格敏感,貨品需要不斷變換滿足其口味。據了解,唯品會用戶主要來自南方的二三四線城市,重復購買率超過80%。按照百度指數(shù)數(shù)據顯示,唯品會用戶集中在廣東、江蘇、四川、浙江、福建一帶,用戶年齡為20-40歲的中高等收入女性,而且目前已經在向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蔓延。
在縣城地帶,消費者的心理還是追求名牌,專賣店就覺得是個大牌子。唯品會以物美價廉的印象迅速滿足了消費者內心的痛點。至于是否是過季的尾貨,是否代表最新潮流消費者并不在意?!爸灰约盒膬x,在周圍人群中穿著打扮夠時尚就可以了”。消費者關注商品是否所需,價格是否可接受,定時定量簡單而充分的商品選購、付款、收貨,直接叩開其心扉。
二、從電商從業(yè)角度濃縮一下,唯品會的發(fā)展秘訣:
1、依托中國服裝市場海量庫存。瞄準中高端時尚,品唯品會一方面引入較少量國際品牌,以低折扣吸引消費者,此部分不賺錢,但可以博取用戶信任,形成口碑傳播,聚攏人氣;另一方面,向吸引來的用戶推銷眾多低廉的國內品牌來斬獲利潤。
這些眾多低價格國內品牌雖然檔次不高,但都不是次品,尤其在經過唯品會數(shù)百個時尚買手們精挑細選,并經過精美包裝后,一次次限時限量的低價名牌搶購,吸引了大量消費者的關注。
2、搞定上游供貨商。唯品會洽談合作,拋出來三大理由,讓人無法不動心。其一,貨物吞吐能力強,快速大批量處理尾貨和過季貨品;其二,限時限量特賣,不會沖擊原來品牌商的線下價格體系;其三,賬期短,唯品會的賬期1個月,其他電商平均3個月。
3、在倉儲層面,唯品會快進快出,周轉速度超過當當京東。品牌供應商的產品入到哪個倉庫,唯品會就在哪個地區(qū)和城市上線這一產品,其余城市消費者看不到。此舉一來保證發(fā)貨速度,二來避免消費者搶到貨后供應商會不愿意發(fā)貨。
4、物流。唯品會的閃購模式,周期短,對物流要求較高。如果消費者在下一次搶購時,還沒有收到上一次搶到商品,自然大大沖擊購買熱情。對于物流,唯品會采取“干線運輸+落地配送“模式:從倉庫到各城市的干線運輸,唯品會自建+外包。城市間運輸,唯品會則投資當?shù)匾患覍嵙π酆窆?,實現(xiàn)城市鄉(xiāng)村無盲點快速覆蓋。
5、唯品會模式的門檻,自己和對手都難復制。
唯品會創(chuàng)始人沈亞,更加務實而低調,在傳統(tǒng)服裝貿易領域沉浸十多年,對選品和時尚把握十分到位,對整個服裝供應鏈能力的積累和掌控有著深入理解。
唯品會的用戶群既追逐時尚又對價格敏感,貨品需要不斷變換滿足其口味,當一個品牌引進時,要想清楚這個品牌賣到哪里。這需要在采購時慧眼識珠,從數(shù)以萬計樣式中找到在消費者中最流行的并且當季可賣光,而且在進貨時間、進貨量和存貨控制上都要達到極高的水準。
此外,唯品會對800人的時尚買手團隊進行嚴格培訓,以確保用最便宜的價格買到即將暢銷的產品,這需要時間積累,也讓對手短時間難以追趕。
而隨著唯品會掌控的獨家合作品牌(1300余家)和用戶增多,其對貨源話語權控制越強,馬太效應凸顯,賬期、供貨、買手、物流、營銷、運營管理,整個鏈條隨之進入良性循環(huán),行業(yè)壁壘隨之筑成。
-----------------------------------------------------------------------
本文作者系老胡,轉載請務必注明作者和自媒體(公號:老胡說科技 或者 laohushuokeji)??蓲呙枰韵露S碼關注,你的關注好分享是我最大的動力。
- 世間將再無松下電視:松下官宣解散家電子公司并徹底放棄電視機業(yè)務
- 雅迪集團與南都電源簽署協(xié)議:攜手共繪固態(tài)電池未來藍圖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xiàn)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lián)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