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國外的黑客團隊ImpactTeam又公開了國外婚外情網站AshleyMadison 20G的用戶信息數據。
黑客的白與灰
早在7月中旬的時候,就曝出了黑客攻擊了該網站,宣稱“替天行道”,并且給AshleyMadison下了通牒,要求其關閉站點,最晚不得超過本周二,如不限期關閉,將會把用戶信息公開出去。
顯然AshleyMadison并沒有按照要求執(zhí)行,而且還不斷的通過公關手段試圖說服用戶:網站被攻擊的消息是虛假的。但是攻擊小組ImpactTeam 也不是吃素的,所以本周二該組織發(fā)布了一個“時間到了”的聲明,然后向外界公開了該網站的9.7GB數據,包括用戶信息、注冊信息等網站內部數據;再加上今天公布的20GB用戶信息數據,已經有將近30GB的數據被公開了。
AshleyMadison不知還能否像之前一樣淡定的解釋“我們確定,我們從未儲存過用戶的信用卡信息”,此刻估計3750萬的“屌絲”用戶內心都是崩潰的。并且據說,該網站在6月份的時候還宣稱要進入中國市場,但是被中國大陸政府嚴厲禁止了,所以中國的“屌絲”還能在客廳里繼續(xù)回味優(yōu)衣庫試衣間殘余的狂歡,而不是去民政局辦理離婚手續(xù)。
“婚外情事件”已經不是黑客在互聯網上第一次“興風作浪”了,黑客一詞在最開始出現的時候,是褒義詞,意在贊揚高水平的電腦程序設計人員。但是在凱文·米特尼克這個世界上公認的“頭號電腦黑客”出現后,黑客一詞開始逐漸趨于貶義。而在羅伯特·莫里斯的蠕蟲病毒事件之后,黑客成為了網絡恐怖分子的代名詞,互聯網也被黑客從天堂打落到了地獄。
在中國最著名的病毒事件要數“熊貓燒香”了,事件的主角李俊也被判處4年有期徒刑,而他在出獄之后,也成為了網絡安全的守護者。在之后也有各式各樣的黑客逐漸白化:開發(fā)殺毒軟件,發(fā)現智能系統漏洞,比如之前的“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召回事件”、“海爾智能家居的漏洞事件”。這些黑客白帽們的存在或者處于灰色地帶利用網絡漏洞牟利,單純的破壞者已然很少見了。
今天北京798藝術區(qū),首屆HackPWN安全極客狂歡節(jié)開幕:在現場Samy Kamkar的演講中,他展示了如何使用低成本無線黑客設備“偷”汽車,而且在多個汽車品牌上成功;360Unicorn團隊負責人楊卿楊卿向參會人員展示了破解公交卡(市政一卡通)的全過程,破解后卡內余額有1000元,有效期2年。
而這些白帽們,通過黑客技術孜孜不倦的進行著“攻擊”互聯網的行動,著力于發(fā)現漏洞并加以改正,其所保護的正是普通互聯網用戶的利益,讓用戶的信息安全、財產安全甚至生命安全得以保證。但是仍然有許多黑帽、灰帽黑客進行著利益的謀取。
至此互聯網也從曾經病毒肆虐的地獄年代走了出來,進入這個黑白摻雜的互聯網灰色時代。
互聯網灰色時代
我國目前的互聯網環(huán)境可以說具有相對自由化,只要不是涉及嚴重的政治問題、社會謠言、和黃賭毒事件,不違背網絡法律法規(guī),基本上各種網站和軟件都可以通過互聯網平臺運轉;對于用戶的實名制問題,很多網站和軟件都很少有具體的要求;而且網絡警察,主要糾察的還是有關違反法律法規(guī)問題的網站和相應的言論,所以在互聯網平臺上,各種盜版網絡、利用網絡漏洞所開發(fā)的軟件層出不窮。
但是互聯網如今進入灰色時代的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用戶的灰色需求,與互聯網相關的產業(yè)絕大部分都是以用戶為生存基礎的。以翻墻軟件為例:因為國家對于訪問境外網站的限制,所以很多人想要查閱國外的有關新聞、學術論文、相關網站等都需要使用VPN代理技術,而網絡公司正是基于這一點,通過公司網絡程序員的技術操作,為網絡用戶提供代理技術,相應收取傭金。
還有前段時間曝出的滴滴打車司機利用刷單軟件進行刷單,月收入上萬元,但是一個刷單軟件在淘寶上卻只有9.9而已;雖然滴滴軟件設置了防刷單功能,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刷單軟件同樣設置的規(guī)避功能,能夠規(guī)避滴滴軟件的監(jiān)測,可以說是成本低、風險小、效益高。
在這個灰色的互聯網時代,用戶和黑客們都打著法律的擦邊球,在邊界上不斷游走:游戲中的作弊器、各類收費軟件的網絡注冊機還有微博刷粉、打車刷單、QQ刷鉆……一項又一項的灰色技術被用戶所青睞,被程序員發(fā)明改進,成為互聯網時代的灰點。
小結
雖然中國的屌絲無福消受AshleyMadison,也學不會高科技的偷車技術,做不成接地氣的“辦卡”業(yè)務;但是在這個互聯網被黑的大時代里,中國的“屌絲”們在享受著白帽們的技術保護的同時,也依靠著一系列的黑客技術,在互聯網時代里激情沖浪,成為數據層面的微博達人、網絡大V、QQ至尊用戶,成為互聯網灰色時代的擁躉者。
- 世間將再無松下電視:松下官宣解散家電子公司并徹底放棄電視機業(yè)務
- 雅迪集團與南都電源簽署協議:攜手共繪固態(tài)電池未來藍圖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引關注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