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體公眾號:laohushuokeji或老胡說科技)
傳統(tǒng)的吃、穿、住、用、行可謂影響著人們生活的點點滴滴,但它們正逐一被互聯(lián)網風暴所改變。
比如,天貓、唯品會、蘑菇街改變了人們穿的方式;大眾點評、餓了么刷新了你我吃的習慣;滴滴、Uber打破了大家的出行方式。而近期,輪到住的領域,這一最難觸及的問題會被誰用互聯(lián)網的方式解決呢?
答案或許就是鏈家,這個出身于傳統(tǒng)房產中介,卻脫胎于互聯(lián)網、O2O領域的房產玩家。為什么如此斷言?下面就來說道說道。
1、O2O整體布局才能發(fā)威
就在上周,掌上鏈家APP獲得了雷鋒網年度APP榜單中“最佳生活服務”大獎。無獨有偶,在剛剛結束的“易觀之星TOPAPP”評選活動當中,掌上鏈家APP也是房地產行業(yè)的唯一當選者。與此同時,最近掌上APP還橫掃各大APP榜單,足以證明其真正實力。筆者在和一些買房用戶攀談中,得知鏈家掌上APP的使用口碑確實不錯,可以說得獎是實至名歸。
實際上,這些殊榮并非掌上鏈家APP一個人的功勞,而是鏈家對鏈家網、掌上鏈家APP和線下門店等整體對接的O2O合力使然。
眼下,房產中介運營模式有以中原地產為代表的傳統(tǒng)模式重點發(fā)展線下門店,還有以搜房為代表的純線上平臺,不設線下門店,這兩種模式效率不高,一種房源有限,一種難以培養(yǎng)信任度。而鏈家的O2O模式正好掌握了兩者的平衡,故而最有改變傳統(tǒng)住的力量。
首先,借助移動端定位和隨時打開的便捷性,掌上鏈家APP為用戶提供海量信息,包括房屋戶型、價格、周圍配套設施乃至小區(qū)房價走勢、已售出房源等信息。其中,即時通訊功能為用戶和經紀人搭建了一個直接交流的平臺,節(jié)省了看房的時間成本。此外,掌上鏈家APP還提供可購房知識、房貸稅費計算貼心功能。正是這些細節(jié),贏得了用戶的芳心。
其次,七年前,鏈家就成立了鏈家網的前身“鏈家在線”,開拓互聯(lián)網業(yè)務。如果人們有更充足的時間,想看得更加詳實,鏈家網則承載著PC端在線找房這一功能。針對傳統(tǒng)中介機構的真假房源難辨和服務良莠不齊的問題,鏈家網通過互聯(lián)網大數據的方式來逐一化解,并將門店全部直營,規(guī)范經紀人的操作,最終改變了房產經紀行業(yè)。
最后,鏈家還有自如客、丁丁等一系列舉措,和單純的線上房產平臺如58同城等,鏈家有線下店的對接,其在線下覆蓋24個城市、擁有6000家門店,10萬個經紀人,這會讓用戶打消顧慮,畢竟有能找到的線下店,讓用戶感覺更有著落。而且,賣房、買房是大事,需要長時間的決策,這時候線下店的作用就凸顯出來。
值得一提的是,未來,80后、90后將會成為買房置業(yè)的主體,這些年輕人對O2O的方式認可度更高,也樂于嘗試新事物。這也對鏈家的未來形成利好。
2、革命尚未完全成功,但前方很可期
在筆者看來,正是由于鏈家轉型的快而準、狠,才成就其能改變住這一行為的基礎。
正如蘇寧的一位高管所言:未來商業(yè)仍是線下店的天下,不過不是今天的線下,是需要新的O2O模式中的線下。未來線下店不要跟互聯(lián)網對著干,而是要相互融合配合?;ヂ?lián)網做好的東西線下店融合配合,互聯(lián)網做不好的東西線下店要拼命做好。鏈家主動擁抱變化,對線下店進行了互聯(lián)網式的改造,對接,最終脫胎換骨,在房產市場的話語權越來越大,相反,如我愛我家等終究停留在原來的溫柔鄉(xiāng)中,在互聯(lián)網新勢力的攻打下,日漸消退。
總之,房產O2O的江湖依舊波詭云譎。目前,鏈家在互聯(lián)網轉型的路上已經取得了初步成效,掌上鏈家APP注冊用戶數近千萬,鏈家網的風頭超過搜房。其歷時4年、耗資4億打造的涵蓋30個城市、總計6000萬套房源的數據庫,成為其核心的支撐,雖然看不見,但確是自身業(yè)務的護城河,最起碼已經重塑傳統(tǒng)住這一行業(yè)的傳統(tǒng)玩法。
在過去的2015年,鏈家大舉擴張,在成都、上海、深圳、北京、廣州等各大城市頻頻收購。自此,其坐鎮(zhèn)一線、放眼全國的格局形成。如今,在二手房、新房買賣領域站穩(wěn)腳跟后,鏈家網又開始向“互聯(lián)網+房地產“的場景化的互聯(lián)網金融擴展。未來,鏈家會聚焦在二手房經紀業(yè)務、一手房、金融、資產管理四大業(yè)務板塊??梢哉f,鏈家已經是一個買房置業(yè)時各種相關的場景服務的綜合入口,價值更大,前景可期。
數據會說話,2015年全年,鏈家理財投資金額超過了138億,何其的生猛。在我看來,二手房和一手房的住的新玩法只是入口,金融才是鏈家的核心贏利點。
最后,我想說,地產行業(yè)正在加速洗牌,不改變就是等死。對于正在加速對于行業(yè)內玩家來說,鏈家也樹立了一個傳統(tǒng)勢力轉型的一個新樣本,值得借鑒?;ヂ?lián)網的觸角延伸越來越廣,對于那些不敢觸網,不知如何觸網的傳統(tǒng)企業(yè)也能從鏈家轉型的案例中獲得一點勇氣和啟示。
--------------------------------------------
本文作者系老胡,轉載請務必注明作者和自媒體(自媒體公眾號:laohushuokeji或老胡說科技)你的關注和分享是我最大的動力。
- 世間將再無松下電視:松下官宣解散家電子公司并徹底放棄電視機業(yè)務
- 雅迪集團與南都電源簽署協(xié)議:攜手共繪固態(tài)電池未來藍圖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lián)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