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成為全球最大并購國證明中國實力的提升

據數據公司Dealogic指今年前九個月,中國企業(yè)進行的境外并購交易總額首次超過美國,總價值達到1739億美元,成為了全球最大的國外資產收購國,這是繼2010年中國的制造業(yè)產值超過美國后的又一項代表中國實力的重要指標。

改革開放接近40年了,在1990年以前中國是一個貿易逆差的國家,自那之后中國開始成為貿易順差國(除了1993年是逆差外),1998年曾達到貿易順差的第一個頂峰,之后緩慢下滑,到了2005年開始再次出現快速增長,到2007年中國的貿易順差達到2618億美元。

不過中國直到2007年勞動密集型產品占中國的出口都在50%以上,受益于中國提出的中國創(chuàng)造戰(zhàn)略,中國的高端制造業(yè)開始逐漸獲得發(fā)展,從那時起勞動密集產品占出口的比例開始下降,2015年勞動密集型產品占總出口額的比重降低到20.8%,可見中國在向高端制造爬升是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的。

如今中國開始推出“中國制造2025”戰(zhàn)略,希望進一步提升中國制造業(yè)的技術水平,包括前年成立的集成電路產業(yè)基金,扶持中國的高端制造業(yè)的發(fā)展,向高新科技發(fā)起沖刺。

中國制造業(yè)的產值在2010年超過了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制造國,美國獲得全球最大制造國的地位是在1895年延續(xù)至2010年保持了115年,這對于中國來說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中國雖然在制造業(yè)產值上超過了美國,但是在制造技術水平方面與歐美的差距還是相當明顯的,在這種情況下對外并購顯然是一個正確的選擇。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中國對美國展開的并購遇到了一定的困難,而在歐洲則相對順利。

2008年金融危機,導致全球經濟受到嚴重打擊,中國和美國均采取了經濟刺激政策,經濟迅速恢復增長,而歐洲采取了緊縮政策導致至今深陷經濟困境之中,有意思的是如今歐洲也調整了政策采取了刺激經濟的措施。

在歐洲深陷經濟困境的時候,其資產被大幅低估,而中國由于經濟升級需要歐洲的技術,因此中國對歐洲的并購資金開始不斷上升,到2012年達到頂峰并保持至今。

如今中國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并購國,意味著中國在全球影響力正獲得進一步的提升,這也將有助于提升中國制造業(yè)的技術水平。例如中國的半導體制造企業(yè)中芯國際就正和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在研發(fā)先進的半導體制造工藝,隨著這些并購的進行,中國的將可以在更短的時間內縮短與歐美的技術差距。

當然中國在展開海外并購的時候,也需要慎防重蹈日本的覆轍,即是過于看重收購歐美的房地產資產而忽略對高新技術的收購,當年日本大舉收購美國的房地產曾一度被指要收購美國,但最終這被證明是一種錯誤的并購,也是導致日本敗落的一個原因之一。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6-10-06
中國成為全球最大并購國證明中國實力的提升
中國成為全球最大并購國證明中國實力的提升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