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華為與OV決戰(zhàn)海外市場

2016年即將結束,國內的智能手機市場格局基本定局,華為、OPPO、vivo、小米已成為國產新四大手機品牌,這四家手機企業(yè)站國內智能手機市場份額超過五成,它們在全球市場份額的變化主要將是由它們在海外市場決定。

國內市場基本定局

前中國四大中華酷聯(lián)在小米以互聯(lián)網營銷秋風掃落葉的沖擊下而逐漸衰落,并幫助小米在2014年達到頂峰,更一度奪得國產第一和全球第三的位置。不過在小米處于巔峰的時候,互聯(lián)網營銷之王黎萬強退隱,小米就此開啟衰落之路,并延續(xù)至今。

在小米處于巔峰的2014年,OPPO和vivo深耕線下市場,特別是專注于三四線甚至鄉(xiāng)鎮(zhèn)市場,逐漸建立強大的渠道,而OPPO更投入部分資金研發(fā)自己的技術開發(fā)出低壓快充技術。當時部分企業(yè)研發(fā)高壓快充技術,不過隨著這種技術的危險性凸顯到如今低壓快充的安全性被各方認可,說明了OPPO的先見之明。

在技術研發(fā)和渠道占有優(yōu)勢的情況下,去年至今OPPO和vivo迅速崛起,到今年一季度這兩家品牌的市場份額超過小米位列國產前三將小米擠出,國產第一大品牌華為也開始認識到OPPO和vivo占有的優(yōu)勢迅速推出千縣計劃迎接這兩家品牌的挑戰(zhàn),至今覆蓋了超過300個縣。小米也希望建設強大的線下渠道,但是估計到今年底也不過是建設60家直營店--小米之家,遠遠無法跟上OPPO、vivo和華為的渠道建設速度。

在這樣的情況下,小米的出貨量出現下滑,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據IDC的數據其國內市場出貨量都只有大約1000萬。二季度小米更是同比大跌近四成只有1050萬,而華為、OPPO、vivo的出貨量達到1910萬、1800萬、1410萬,同比增速分別達到15.2%、124.1%、74.7%。

海外市場表現

在國內市場OPPO和vivo出貨量迅速增長,華為市場份額第一位置穩(wěn)固的情況下,它們開始將目光方向海外市場。不過由于專利的影響,OPPO和vivo主要是專注于新興市場,而華為則是在歐洲這樣的發(fā)達市場占據優(yōu)勢。

OPPO、vivo主要是東南亞和印度市場表現異常優(yōu)秀。OPPO已位居東南亞市場份額第二,僅次于全球第一大品牌三星;vivo、OPPO在印度市場則位居國產品牌增速之首,當然印度市場也不得不說另一個國產品牌金立,這三個品牌在印度市場的份額呈現節(jié)節(jié)上升的勢頭,似乎有取代目前在印度市場表現最優(yōu)秀的中國手機品牌聯(lián)想和小米的勢頭。

華為憑借多年來積累的專利優(yōu)勢,努力進攻歐美這兩大海外最具價值的市場,目前主要是在歐洲市場攻城伐地,在歐洲部分國家市場份額甚至已位居第二位,不過它在美國市場卻稍受挫折。目前在美國市場表現較好的是聯(lián)想、TCL和中興,華為不如這幾個品牌。

東南亞和印度市場的前景其實比歐美市場更大。東南亞的人口達到11億,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近3000萬;印度市場的人口和智能手機出貨量與東南亞相當,因此如果國產手機品牌在這兩大市場獲得優(yōu)勢更有機會快速提升在全球市場份額,因此OPPO的優(yōu)勢似乎更大。

華為也認識到了印度市場和東南亞市場的重要性,正在加大進攻的力度,計劃在印度市場建立自己的制造廠,跟進其他國產品牌在這兩大市場的進攻力度。

柏銘科技 baiming00789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6-10-18
2017年華為與OV決戰(zhàn)海外市場
2017年華為與OV決戰(zhàn)海外市場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