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本地存儲設備,云存儲到底強在哪?

大數據

作者:張棟

這幾天一連串的新聞看得人不忍卒視。

網友的討伐、媒體的跟進,一波又一波的發(fā)酵,最后竟將“本地存儲設備”推至風口浪尖。

問題來了,強制斷電真的可能會導致本地存儲設備損壞、視頻丟失嗎?

導致本地存儲設備無法讀取數據的原因眾多:例如設備質量不合格,導致無法承擔24×7的工作強度而損壞;遭遇震動或者撞擊,導致運行中的設備損壞;雷擊、干擾導致設備損壞;頻繁的斷電、且時間恰好可能會導致磁盤磁頭在寫完數據后回擺時,不能正常歸位,多次發(fā)生會導致磁頭異常,導致設備無法正常讀寫。

基于此,業(yè)內人士曾提出多種解決方式,比如多種存儲設備共同工作,或者是減少內容以減輕存儲端壓力。但是從根源上來看,這些方法治標不治本。那么,從純技術角度出發(fā),是否有一種更為安全、高效的方式能夠替換原有的存儲方式?

“云存儲”目前在業(yè)內被公認為是企業(yè)的最佳選擇。

1

這幾年,隨著”智慧幼教”、“城市大腦”、“明廚亮灶”等項目不斷落地,圍繞攝像頭展開的是一塊整整6000億元的大蛋糕。

面對這些“天網”攝像頭帶來的海量數據,相關部門希望存儲數據相互之間進行聯動、共享。例如在追蹤犯罪分子時,公安、交通、民用行業(yè)等多范圍的存儲數據能夠共享。

很顯然,傳統存儲方式并不能從容應對。

云存儲能夠對海量數據進行深入分析、有效處理、快速分享,并且提供同城熱備和異地災備方案,使海量監(jiān)控視頻永久存儲,隨時可得,是安防行業(yè)應用的必然選擇。”阿里云多媒體業(yè)務總經理劉強向雷鋒說道。

相比于傳統存儲方式,云存儲的確優(yōu)勢明顯。后者提高了存儲效率,通過分布式技術解決了存儲空間的浪費,可以自動重新分配數據;提高了存儲空間的利用率,同時具備負載均衡、故障冗余功能;最重要的是其能夠實現規(guī)模效應和彈性擴展,降低運營成本,避免資源浪費。

以上種種利好也吸引著眾多安防企業(yè)落地應用之。據了解,如今包括海康螢石、大華樂橙、聯想看家寶等世界級安防監(jiān)控、消費電子企業(yè)都已經選擇將PB級云視頻監(jiān)控數據存放在阿里云上。

“目前國內絕大部分安防廠商都在用我們的云服務,”劉強補充道,“不僅是云存儲,阿里集團在“城市大腦”、手機淘寶的拍立淘、集團安全的實人認證等機器視覺領域的技術儲備,更能夠幫助阿里云的安防行業(yè)客戶由設備銷售企業(yè)轉型成為大數據企業(yè)?!?/p>

2

與此同時,他還坦承,之前在與甲方客戶溝通時,發(fā)現云存儲技術在安防領域應用還存在一些阻礙。最大的阻礙來自于攝像頭公網帶寬成本過高。

針對此,劉強向透露,相比其他云服務提供商,阿里云在原先基礎上做了進一步更新與升級,如今阿里云存儲方案的優(yōu)秀基因可以總結為四點:

高性價比。通過采用低成本、低配置云服務器來保證業(yè)務持續(xù)性,搭配使用彈性伸縮服務在業(yè)務高峰期自動增加云服務器數量來保正業(yè)務的正常運轉。這種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計算成本,使得整體成本結構更加合理;另外劉強表示,不論流量多少,上傳流量全部免費,非常適合海量上傳、少量下載的視頻監(jiān)控場景,最大限度降低視頻監(jiān)控帶寬成本。高可靠性。阿里云對象存儲具有極低的寫入失敗率,能夠有效避免因視頻文件切片寫入失敗導致視頻觀看出現卡頓等不流暢現象;阿里云的對象存儲服務OSS能夠提供海量的文件存儲服務,并且能夠近乎無限擴展能力,不用擔心存儲會成為業(yè)務增長的瓶頸。海量視頻文件存儲能力。阿里云的對象存儲(OSS)能夠提供海量的文件存儲,同時具有11個9的數據可靠性,并提供同城熱備和異地災備方案,使海量監(jiān)控視頻永久存儲,隨時可得;高安全性。一般說來,數據安全防護主要從四方面進行,數據泄漏保護、數據權限保護、數據管理、數據加密。數據泄漏保護,顧名思義就是防止數據泄漏。比如阿里云推出云盾WAF,就是為了防止黑客入侵獲取業(yè)務數據。

另值一提的是,視頻監(jiān)控數據上云后,還可以與阿里云AI無縫打通:實時視頻分析;當視頻文件上傳到云端后,大量的視頻文件占了大量的存儲空間,由于成本和其他因數的考慮,一般視頻數據存儲一定期限后就定期刪除。

劉強坦言,通過云存儲,安防將會變得不同。未來,越來越多的行業(yè)在安防視頻監(jiān)控體系部署中,都會引入“云”的理念與技術。

3

如果云存儲的規(guī)模性應用是安防存儲市場的一次革新,打破了傳統存儲僅僅停留在硬件設備簡單疊加應用,那么眾多服務商中,用戶應該如何挑選?

劉強認為,首先,從投入成本來看,云存儲背后需有一套完整的基礎設施作為支撐,海量的數據存儲、運算和日常運維工作也非輕易能夠駕馭;

其次,云存儲服務的商業(yè)模式,重點不在“存儲”,而在“服務”。被存儲在云端的信息本身是靜態(tài)的字節(jié),不具有任何價值,只有通過某種服務某種語境被人為地賦予意義后,才能顯現出其價值。

從這兩點來看,大公司顯然在資源、經驗、技術上有著先天優(yōu)勢。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7-12-01
相比本地存儲設備,云存儲到底強在哪?
作者:張棟 這幾天一連串的新聞看得人不忍卒視。 網友的討伐、媒體的跟進,一波又一波的發(fā)酵,最后竟將“本地存儲設備”推至風口浪尖。 問題來了,強制斷電真的可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