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3萬元誠意金抵扣10萬元購房款”、“先交5萬元總房價打95折”……在琳瑯滿目的房產電商網站上,常常能看到這些誘人的宣傳語。
然而,這樣的“震撼特惠”究竟能給購房者帶來多大的實惠?
近日,記者了解到,杭州趙小姐就曾遭遇找開發(fā)商退買房款,卻被電商拖延退款的事。
對房產電商平臺的看法,業(yè)內專業(yè)家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房產電商的高度競爭,確實起到了讓信息更透明的效果,但羊毛出在羊身上,手握定價權的開發(fā)商早在沒有電商的時代已經玩慣了 “價格游戲”,如今房產電商的出現只是讓“價格游戲”多了一種玩法而已。對于購房者來說,一些無關痛癢的讓利并不足以影響購房決策。
退款遭遇電商拖延
杭州的趙小姐近期通過某電商平臺繳納了3萬元誠意金,打算購入杭州錢江新城附近的一套新房。在交易過程中,她發(fā)現合約存在問題,與開發(fā)商協(xié)商之后,雙方同意解約。
然而,開發(fā)商雖然承認合約存在瑕疵,同意全額退還首付款,通過電商平臺收走的3萬元卻有了爭議。趙小姐多方奔走,甚至采取法律手段,這家有名的電商卻一直拖到一個半月之后才最終退款。
趙小姐表示,她在繳納誠意金的時候,將電商和開發(fā)商視為一體,沒想到出了問題,與電商之間還起了爭議。
“很多生意都是走在規(guī)則前面的。”世邦魏理仕環(huán)球研究部資深董事謝晨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房地產行業(yè),長期以來存在信息不對稱的問題。賣房者利用購房者的信息不對稱,玩弄各種“貓膩”,如今隨著電商平臺爆發(fā)式增長,再加上社交平臺的興起,信息逐漸透明化,購房者“霧里看花”的情況逐漸得到改變。
謝晨認為,電商并不是一種新的生意模式,無非是更多的客戶,更多的供應商,成交金額更大而已。房地產電商與其他產品電商的不同在于,產品總價非常高,不可能出現大幅折扣。因而,房地產電商不會帶來新增的需求,僅是一個推廣、營銷的平臺。
不適合銷售高端樓盤
今年下半年,萬科在蘇州的一個樓盤展開了 “眾籌買房”活動,拿出一套房源,以眾籌的方式拍賣,只要繳納最低1000元就可以參加活動。如果競拍不成功,可以拿回本金和較高的利率回報。
業(yè)內對此分析稱,這一活動只涉及一套住房,對銷售意義不大,但“眾籌買房”、“高年化收益率”等關鍵詞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營銷之意明顯。
在開發(fā)商眼里,房產電商更多的是一種營銷工具,幫助樓盤擴大影響力。因而開發(fā)商最希望的是電商平臺多做活動,鬧出更大的動靜,而不是給購房者讓利。
實際上,許多購房者發(fā)現,從電商平臺拿到的折扣,在售樓處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爭取到,有時甚至比電商的價格更優(yōu)惠。
此外,電商涉及房源以剛需盤為主,高端樓盤對電商仍持觀望態(tài)度。
一家港資房企的銷售經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他們開發(fā)的產品定位在中高端收入群體,他們與電商平臺有過一些接觸,但最終認為并不適合與電商開展銷售合作。“我們面對的高端客群都是有房子的人,他們很多都有不止一次的購房經歷,也就不會僅僅因為電商平臺的優(yōu)惠就決定買房。另外,我們的目標客戶對想買的房子研究得很細,而電商平臺提供的信息過于簡單,滿足不了其對房屋信息的需求。”該銷售經理說,對于找上門來尋求合作的電商平臺,他們也不會拒絕,仍將其視為一種媒體渠道,也會將樓盤信息、廣告在平臺上發(fā)布。
- AI犯罪抬頭,韓國投資巨額研發(fā)新系統(tǒng)應對深度偽造威脅
- 微信員工揭秘:微信視頻通話并非人人效果不同,卻有輕度美顏,真實不虛
- DeepSeek沖擊波:英偉達市值一周縮水5520億美元,科技巨頭面臨市場變革?
- 美國華盛頓特區(qū)撞機事故調查揭新篇章:數據揭示真相
- 騰訊云NodeJS SDK打包體積過大引發(fā)熱議,官方致歉并承諾后續(xù)優(yōu)化
- 2025春節(jié)檔大戰(zhàn):票房破60億,電影市場再創(chuàng)輝煌
- 揭秘周鴻祎:DeepSeek 如何打破開源壁壘,引領真正的Open AI革命?
- Anthropic引領Claude AI新紀元:雙向語音模式開啟,對話更人性化
- Meta首席科學家楊立昆揭露硅谷病態(tài)優(yōu)越感:別讓自以為是阻礙進步
- 小米SU7交付破萬創(chuàng)新紀錄,連續(xù)四個月銷量飆升,實力引領市場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