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玻璃后蓋憑借著高顏值成為國產智能手機的新寵。年輕一代群體的審美升級,使人們對手機硬件性能的關注不斷降低,轉而追求手機外觀的多樣化、個性化和定制化。在此背景下,基于炫光膜的3D玻璃表面裝飾技術應運而生,引發(fā)玻璃后蓋的顏值變革。前有小米MIX手機采用陶瓷外殼,手感觀感兼具后有;后有華為P20的極光漸變色,以及vivo的幻夜藍、魅影紫、幻影紅三款吸睛新配色。相比金屬材料,玻璃外殼更加美觀、信號強度好、兼容無線充電且持握感好。據中國產業(yè)信息網統(tǒng)計,后蓋玻璃設計方案在2020年有望實現50%的市場滲透率,后蓋玻璃市場規(guī)模有望達517億元。國產智能手機上游產業(yè)鏈和元器件供應商享受行業(yè)利好將從中獲益,其中消費電子防護玻璃供應商藍思科技(300433)一直飽受市場關注。
圖片來源:華為、OPPO、vivo官網
3D玻璃需求即將爆發(fā),藍思科技下半年訂單激增可期
隨著5G時代來臨和無線充電技術的普及,雙玻璃機身方案受到青睞。柔性OLED技術普及率逐漸提高,與之配套的3D蓋板玻璃也將迎來快速增長。2018年上半年在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下滑的背景下,藍思科技為華為、OPPO、vivo、小米等多款國產手機提供前后蓋雙面玻璃和3D玻璃,實現了較快的營收增長。對此,業(yè)內人士預估,在此帶動下,未來兩年行業(yè)需求有望維持17%左右的穩(wěn)定增長,給藍思科技帶來業(yè)績增長空間。
藍思科技出口依賴度降低,營業(yè)收入穩(wěn)步增長
據財富證券統(tǒng)計,藍思科技2011年實現國外營收58.89億元,占比97.67%,2017年國外營收190.73億元,營收占比下降至80.46%,公司出口依賴度降低。近年來,隨著國產品牌的不斷崛起,公司在維持海外客戶關系的同時,也在積極開發(fā)國內客戶,國內營收占比不斷提高。另外藍思科技經營情況向好,營收穩(wěn)步增長。從2011-2018年上半年數據看,公司營收整體保持向上趨勢,2018年上半年實現營業(yè)收入108.93億元,同比上漲25.78%;歸母凈利4.58億元,同比增長47.37%。此外,公司產銷率保持在100%左右,表明庫存量較少,產品周轉較快,現有產能利用率較高,這對更新換代較快的消費電子行業(yè)具有重要意義。
藍思科技新增產能不斷釋放,未來高速發(fā)展可期
據了解,藍思科技2015年非公開增發(fā)募投項目——藍寶石生產及智能終端應用項目、3D 曲面玻璃生產項目已逐漸投產。藍寶石玻璃項目已逐漸有產能開出,預計2018年將達到滿產。2018年上半年3D玻璃的產量已經超過去年全年,全年預計產量在6,000-7,000萬片左右。2017年可轉債項目建設產能預計于2019逐步釋放產能,為公司業(yè)績增長提供支撐。
藍思科技立足消費電子玻璃蓋板產業(yè),積極布局產業(yè)鏈上下游,公司先后布局藍寶石玻璃鏡片、精密陶瓷領域,同時與NISSHA(日本寫真)合作成立日寫藍思進軍觸控傳感器模組領域,入股豪恩聲學布局聲學領域。隨著下游手機客產能迅速集中,公司著力于為優(yōu)質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為下一輪高速增長奠定了基礎。對此,行業(yè)分析師表示,與同行業(yè)其他公司市值均值相比,藍思科技當前估值處于合理偏低位置,作為手機產業(yè)鏈的龍頭公司,未來兩年受益于手機玻璃需求的穩(wěn)定增長,業(yè)績增厚可期。
- 未來駕駛:2023年起,無智駕技術車輛將失去市場競爭力
- 360大佬周鴻祎送車活動掀起熱潮:首月送出20輛小鵬汽車,月底再送20輛!
- iPhone SE 4下周發(fā)布,周鴻祎直播送車遭遇尷尬,科技圈晚間速遞
- 臺積電豪賭新產能:砸巨資擴產背后,新廠計劃待確認揭秘
- 元宵送車直播尷尬:連撥兩次電話,大獎錯失良機?
- 中國汽車進口量連續(xù)四年下滑,2024年降幅達11.7%:市場拐點還是趨勢逆轉?
- 日產本田合并談判破裂:自尊心成絆腳石,車企競爭白熱化
- 寶馬研發(fā)主管:固態(tài)電池路漫漫,提升整車效率成新焦點
- 英特爾發(fā)布安全報告:AMD、英偉達固件漏洞數驚人,AMD竟是4.4倍差距,英偉達GPU安全問題激增80%引關注
- 馬斯克收購OpenAI引爭議:奧爾特曼質疑收購意圖或為拖延公司發(fā)展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