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評ofo從天堂到地獄:聰明人都想闖入的蠢業(yè)務

原標題:外媒評ofo從天堂到地獄:聰明人都想闖入的蠢業(yè)務

今天來聊聊ofo吧!無數(shù)人要求ofo退還預存款,公司創(chuàng)始人卻說正在考慮申請破產。

對于中國科技投資者來說ofo是一個警告。單車共享、駕乘共享、食品配送……投資者向這些行業(yè)投入巨資,但這些行業(yè)個個虧得沒完沒了。就在不久之前ofo還想征服海外,從阿里巴巴、滴滴出行手中融入巨資。

“聰明人都想闖入的愚蠢業(yè)務”

3Vbike也是一家自行車共享公司,已經破產,3Vbike創(chuàng)始人Wu Shenghua說:“現(xiàn)在看來,自行車共享似乎是一個很蠢的業(yè)務,不過所有聰明人都想闖進去?,F(xiàn)在看起來很荒謬?!?/p>

不要忘了,曾經ofo的估值達到20億美元,現(xiàn)在有1200萬ofo用戶等著退款。

摩拜前員工Maxwell Zhou說:“這是一個非常殘酷的行業(yè),所有利潤都被競爭吞噬了。這個業(yè)務有必要成為大企業(yè)的一部分。它和電子郵件有點相似。沒錯,行業(yè)對整個社會是有利的,但是沒有一個郵件提供商能夠設立進入門檻,人人都可以搞郵箱,最終結果就是沒有一個人能賺到錢?!?/p>

巔峰時期,ofo自行車進入20多個國家,包括法國、澳大利亞、美國。公司內部人士透露說,ofo擴張?zhí)炝?,結果碰到無數(shù)障礙,包括交通規(guī)則、蓄意破壞、成本攀升。

戴威承認ofo管理層存在問題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之前從事國際擴張業(yè)務的前ofo員工說:“回看過去,管理層的確存在問題,擴張速度太快了。”

現(xiàn)在ofo已經退出以色列、德國、美國等市場,被迫出售資產,有些自行車以不到2美元出售。

ofo曾經嘗試殺入日本市場,它想與軟銀合作。后來,ofo和滴滴出行談判收購事宜,未能達成一致,與軟銀的合作也就擱淺了,因為滴滴出行的支持者正是軟銀。

當自行車存放在倉庫時,費用會上升。一位高管說:“我們虧了很多錢,現(xiàn)在自行車還堆在倉庫里。”

ofo CEO戴威承認公司犯了一些錯。

幾天之前,戴威致信員工,說公司正努力解決現(xiàn)金短缺問題,部分是因為要退錢給用戶,還有就是公司要付錢給供應商。他說公司在“痛苦與絕望”中掙扎。

法院已經將戴威拉入信用黑名單,他不能住奢華酒店,不能坐頭等艙,孩子不能上很貴的學校。

共享單車“獨木難成林”必須結合大平臺

2015年ofo推出服務時,無樁自行車業(yè)務還是一項很不錯的服務,現(xiàn)在呢?形勢變了,分析師認為,ofo等企業(yè)應該與其它交通運輸平臺結合才有意義。

咨詢公司升隆汽車(Sino Auto)的創(chuàng)始人Tu Le認為,現(xiàn)在大家希望一個App就能提供各種服務,比如租用摩托車、自行車或者汽車,“甜蜜點”正在如此。

ofo的競爭對手已經擁抱新趨勢。

4月份,美團點評收購摩拜單車,哈羅單車(Hellobike)與螞蟻金服整合。

之前行業(yè)觀察者認為,滴滴出行將會收購ofo,但收購始終沒有到來。相反,滴滴出行卻收購另一家自行車分享公司Bluegogo(小藍單車)。

北京大學教授、PE投資人Jeffrey Towson說:“滴滴突然收購小藍單車,推出自己的自行車分享服務,這是一個危險信號。如同你的妻子告訴你,她和別人約會了?!?/p>

7月份,摩拜單車發(fā)消息說以后用戶不用存錢就能使用單車,哈羅單車也模仿摩拜,ofo受到嚴重打擊。

因為沒有實力雄厚的合作伙伴,ofo無法跟上競爭對手的步伐。投資者的興趣消退,公司現(xiàn)金告急,因為全球擴張成本極高,供應商也開始要求公司付款。

IDC分析師Xue Yu說,ofo在自行車維修方面面臨困難。客戶很難找到可用的自行車,于是轉投對手。Xue Yu說:“ofo現(xiàn)在陷入嚴重的消費者信用危機?!?/p>

破產邊緣的ofo想要找到買家不容易

ofo CEO戴威在員工信件中說考慮解散公司并申請破產,這樣就不必承受巨大壓力了。

2017年融資時,ofo的估值達到20億美元,曾幾何時,ofo在全球部署100多萬輛自行車,吸引2億用戶。

2014年ofo正式成立,從大學項目轉化而來,它得到強大財團的支持。今年3月ofo又融資8.66億美元,由阿里巴巴領投,不過當時公司估值多少并沒有披露。

年初曾有傳聞說,阿里巴巴旗下螞蟻金融、滴滴出行曾經向ofo提交聯(lián)合收購方案,滴滴也向ofo投了3.5億美元。對于這則消息,阿里巴巴新聞發(fā)言人回應說,從沒考慮收購ofo,支持ofo獨立運營。

對于ofo來說最好的結果就是找到買家,共享單車需求還是存在的,ofo應該不會直接死亡。

在中國,ofo因為退款陷入麻煩,甚至有用戶跑到ofo總部索要錢款。前往ofo Facebook主頁,你會發(fā)現(xiàn)已經有2個月沒有更新了,上面有新加坡用戶留下評論,說他們索要退款但公司沒有回應。

新加坡消費者協(xié)會說,在過去3個月里,至少已經收到3起ofo退款投訴。新加坡陸路交通管理局(Land Transport Authority)允許ofo部署25000輛自行車,后來政府機構將數(shù)字下調到10000輛。

今年10月LTA曾說,ofo在財務方面面臨困難。要部署10000輛自行車,光是牌照費用每年就要大約60萬美元。在新加坡,除了ofo還有5家公司獲得牌照,分別是Anywheel、GrabCycle、Qiqi Zhixiang和SG Bike。

年初摩拜賣身時,售價達到27億美元。不過ofo想賣身可能有些困難,因為它欠債太多,對于買家來說吸引力不夠大。對于潛在收購者來說,在掏錢收購之前必須問一個問題:如果收購,ofo能夠活得比其它對手更久嗎?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8-12-28
外媒評ofo從天堂到地獄:聰明人都想闖入的蠢業(yè)務
3Vbike也是一家自行車共享公司,已經破產,3Vbike創(chuàng)始人Wu Shenghua說:“現(xiàn)在看來,自行車共享似乎是一個很蠢的業(yè)務,不過所有聰明人都想闖進去。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