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想知道一家餐廳好不好吃,若是沒有熟人推薦,就只能自己親自去嘗一嘗。如今,打開美團在家也可查看餐廳的口味、環(huán)境以及服務品質評分,餐飲的數字化,一頭給消費者帶來更具確定性的消費體驗,一頭也讓餐廳觸達了更遠的客群。
貨架電商年代,想滿足一個半夜被蚊蟲叮咬、有蚊香需求的人,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自己下樓去附近便利店買,前提是便利店還沒打烊,第二種是網上下單但最快隔日送達。如今,追求時效的年輕人,打開外賣線上下單,自己無需出門,半小時騎手便從附近的便利店將蚊香送達。
由商品零售到服務零售,由次日達到即時零售,消費需求在不斷升級,平臺的供給也在由粗到細、由慢變快、由遠及近。從商業(yè)模式上看,用戶習慣的升級變遷,是本地生活服務領域價值凸顯和價值重構的根本因素。
而從市場行情上看,今年以來,消費復蘇是主旋律,餐飲、出游、住宿、文娛等消費需求強勁增長,作為本地生活賽道最重要的頭部玩家,美團在這波復蘇大潮中展現了業(yè)務承接力和經營穩(wěn)定性。
剛過去的Q2財季,美團亦交出了一份不錯的成績單。
01消費復蘇,核心本地商業(yè)穩(wěn)固上周四,美團發(fā)布Q2財季以及半年度財報。整體營收上,Q2營收679.65億元,同比上漲33.43%。整個上半年,美團營收達1265.82億元,較去年同期上漲30.22%。
美團的各項業(yè)務,均實現了穩(wěn)健的增長。具體來看,核心本地商業(yè)的營收,從去年Q2的367.79億元,增長39.21%達至512億元。新業(yè)務營收也從去年的141.59億元,微漲到今年的167.65億元。
某種程度上,以美團為代表的本地生活服務,其表現也是國內消費的晴雨表。尤其是“現金流業(yè)務”的核心本地商業(yè)分部,包含餐飲外賣、到店、酒旅、美團閃購以及民宿、交通票務等業(yè)務,幾乎涵蓋了所有線下接觸的消費類型。
圖:美團的增長與消費復蘇同步
去年,受疫情影響美團上半年經調整利潤為-15.28億元。今年,這一數據扭虧為盈達到了131.51億元。從單季來看,美團也連續(xù)兩度實現增長。去年Q4至今年Q2,美團經調整凈利分別為8.29億元、54.91億元以及76.6億元。從時間線上看,增長與因疫情結束帶來的消費復蘇同步。
除了經濟復蘇的影響,Q2也是傳統消費旺季。財報發(fā)布當日,美團CEO王興亦表示,公司各項業(yè)務能實現增長,也是得益于傳統消費旺季的到來。
直播也為美團帶來了增量。如今,美團到店與到家業(yè)務,都在嘗試“直播化”營銷工具。今年3月,美團開啟了以北京、深圳為試點外賣直播項目—“神搶手直播”。隨后的7月,美團APP正式上線了直播及短視頻入口。
在上周的財報電話會上,王興表示,參與直播等活動的商戶在交易量和新客戶數量方面均有顯著增長,對于這些商戶來說,直播賣爆品為商家?guī)淼氖找娌⒉皇且淮涡缘?,而是在活動結束后依然能幫助商家實現持續(xù)的復購。
02即時零售+服務零售,美團雙輪驅動格局已現線上下單,線下門店發(fā)貨,1小時內送達。作為以即時配送為基礎的高時效到家消費業(yè)態(tài),即時零售代表著消費模式進步的方向。招商證券預測,三年后該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1萬億,即時零售或將成為下一個重要的增長驅動力。
從最初的餐飲外賣,到買菜、生鮮食雜、日用百貨等,美團即時零售緊緊圍繞消費者日常所需。今年Q2,美團即時零售訂單數達到54億筆,同比增長31.64%。美團官網顯示,作為美團即時零售代表的項目—美團閃購,已覆蓋2800多個縣市區(qū)旗地域,即時零售已成為美團的增長引擎之一。
即時零售的商業(yè)模式呈現出“即時配送、即時需求、本地供給”三大特點。其中,即時配送所代表的履約能力是最直觀的特征。目前,業(yè)內在“1小時送達”的時效基礎上,更追求30分鐘送達。相比之下,傳統貨架式電商最快次日達的物流速度,配送門檻被拔高。
對配送時效的追求,某種程度上源自于用戶。招商證券數據顯示,即時零售最大用戶群體年齡在26~30歲,占比約28%,其次是年齡在31~35歲的人群,占比約27%。從消費特征看,他們是高線忙碌人群,這群人也更樂意為時間付費。
“即時需求”這一特點,相對于“計劃性需求”,往往呈現出臨時性和急迫性,也強化了對履約時效的要求。此前,美團閃購品牌營銷負責人歸結即時零售的消費特點為,用戶的“閃爍性、臨時起意的需求”。一個經典的例子是蚊香,很顯然一個深夜買蚊香的用戶,是不希望深夜與蚊子搏斗,次日送達的蚊香顯然滿足不了需求。
另一方面,臨時性需求也會因季節(jié)、特殊場景,促成固定品類的爆發(fā)。億邦動力獲悉,今年8月美團閃購就針對“七夕節(jié)”、“開學季”,對部分品類發(fā)起促銷補貼。比如在七夕節(jié),補貼品類包括酒水、休食糖巧;隨著開學季臨近,補貼品類變成了辦公用品以及數碼家電。
即時零售已逐漸成為美團滿足用戶高頻剛需消費需求的獨特優(yōu)勢。
另一方面,服務零售正在起勢。
一個信號是,8月中旬,服務零售數據首度被國家統計局納入經濟運行統計數據。
在統計覆蓋范圍上,服務零售包括了交通、住宿、餐飲、教育、衛(wèi)生、體育、娛樂等領域。由于涉及行業(yè)種類多、輻射帶動效應大,服務零售也被視為未來中國經濟新引擎。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1至 7月份,服務零售額增速明顯快于商品零售額
以本地生活服務為構成主題的服務零售,正呈現一個巨大的市場。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7月份,服務零售消費已占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40%。艾瑞咨詢數據顯示,兩年后本地生活服務市場規(guī)模增長到35.3萬億元。
與服務零售密切相關的企業(yè),無疑將成為這輪中國消費結構升級、消費形態(tài)轉變的受益者。
美團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美團以“吃”為業(yè)務基石,逐步擴散到“住、行、游、購、娛”等本地生活的方方面面,搭建起了一個服務零售生態(tài)圈。
多年深耕筑造的行業(yè)壁壘,讓美團得以在消費旺季到來之際,抓住市場機遇贏得回報。Q2財報顯示,美團到店酒旅業(yè)務交易額同比增長120%。
至此,經過長期的投入和緩慢的積累,以到家業(yè)務為主的即時零售穩(wěn)步增長,以到店業(yè)務為主的服務零售正在起勢,共同穩(wěn)固美團的業(yè)務護城河。
03服務零售的核心壁壘:本地商戶在電商行業(yè),通過串聯全國的快遞網絡,商戶供給可以分散于全國各地,因此,供給池子巨大。但本地生活服務領域,其強烈的“本地性”和“線下性”,使得供給的范圍也局限在本地。
商戶供給的本地性,使得每一個本地商家都具有不可替代性。全國性網絡情況下,平臺失去一個商家的損失幾乎為零。但在服務半徑僅為3~5公里的本地生活領域,相同品類的供給方有限。有觀點認為,在本地網絡,失去一個商家可能意味著3%~5%的供給缺失。
同時,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供給呈現顯著的長尾性,行業(yè)集中度普遍較低,以連鎖中式餐飲為例,數據顯示門店數少于100家的中小商家,占比超過50%。呷哺呷哺、真功夫等頭部連鎖餐飲,占比不超過10%。市場越下沉,本地中小商家占比越大。
因此,作為平臺方,要整合串聯大量分散的中小商戶,并向用戶端呈現出標準化的穩(wěn)定性供給,并非易事。尤其還要綜合考慮不同地區(qū)的區(qū)域差異。
對美團而言,本地中小商家始終是核心供給。兩年前的外賣產業(yè)大會上,美團就曾透露中小外賣商家占比超八成。
以美團近期新嘗試的直播為例,美團的直播也呈現出“本地直播”特性,商戶、消費者、商品以及核銷都限定在本地,而“本地性”也確保了美團提供的商品和服務具備穩(wěn)定性保障。
線上推出團購爆款產品引流,是到店商家常用的經營手段。近兩年其他本地生活平臺上,雖然GMV破億的單場直播并不在少數,但核銷率往往極低。比如某平臺,酒旅業(yè)務的核銷率最低只有5%~6%。
招商證券研報曾指出,到店業(yè)務的核心是“店”而非“券”。因此團購券不能只看搶購數量,拉新以及核銷率,才是檢驗團購券效果的唯二指標。
不妨先看一組數據。三方數據顯示,美團本地商家直播訂單平均轉換率達到30%~40%。這些訂單最終的門店核銷率則超過了90%。比如今年7月在美團開播的連鎖商超重百超市,日銷售額超過了2000萬元,訂單核銷率超過90%。美發(fā)品牌潘多拉,在一場美團直播中成交1000多單,其中三分之一來自新客。
圖:美團直播的獨特優(yōu)勢,所見即所得,半小時送達
影響核銷率的因素有很多,決策周期、客單等。但提升交易穩(wěn)定性最有效的方式,是商戶、消費者、核銷履約都在本地,其中本地商家參與直播是核心。
直播核銷率是一個放大的窗口,事實上,無論是到店餐飲、酒店旅游,或是到綜文娛,涉及人們“吃、住、行、游、購、娛”方方面面的服務零售需求,都以本地商戶為核心供給。
長期以來,美團緩慢地在線下建立起串聯本地商戶并幫助其數字化的能力,再轉化為標準化、穩(wěn)定的供給,提供給消費者。美團在服務零售領域搭建了一座橋,連通供需兩端,并大幅提升了供需兩端的匹配效率。
將成千上萬的中小門店串聯起來,接上統一的數字服務系統,無疑是件復雜且困難的工作,業(yè)內常常將其形容為“彎腰撿鋼镚”,這也是其他互聯網企業(yè)起初不屑于涉足的苦生意。但生意雖苦,卻在長期具備確定且穩(wěn)定的高頻剛需價值,深耕十余年后,美團也逐漸看到賽道帶來的穩(wěn)定增長回報。
本地商戶構成了美團在本地生活服務領域的核心基本盤,其本身,也成為了美團最穩(wěn)固的護城河。
- QuestMobile報告:小鎮(zhèn)中青年線上月活規(guī)模達3.07億,72%傾向高頻品牌消費
- 鐘睒睒連發(fā)3條朋友圈炮轟電商平臺:經濟的“絞肉機”,中小經營戶的“周扒皮”
- 中國社科大報告:拼多多系統性激發(fā)電商就業(yè)生態(tài)二次繁榮,帶動逾5500萬人就業(yè)
- 拼多多引領電商西進:帝王蟹進村,非遺剪紙出山
- 拼多多高質量發(fā)展戰(zhàn)略再升級:成立“商家權益保護委員會”,深化新質供給
- Salesforce報告:2024年假日購物季AI驅動的線上零售額高達2290億美元
- 美國零售聯合會:2024年假日季消費增長2.5%-3.5%
- 人民日報“晚安短信計劃”關注電商西進:拼多多新農人傳遞溫暖
- 專家展望2025年電商西進:期待更多的“拼多多們”,建議更完善的政策配套
- 獨家丨B站12月UP主帶貨榜出爐!誰在B站賺到錢了?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