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客網·極客觀察9月6日(文/水木)以蔚來、理想、小鵬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在過去幾年的排名座次上,始終表現了僅在三家之間進行“內部輪換”的特征,不少行業(yè)內分析人士也喜歡聚焦于三家之間較量,更習慣于將這三家車企稱為造車新勢力。但步入2021年,這一情況發(fā)生了微妙的變化,隨著一些后進者的入局,新能源造車行業(yè)的競爭壓力開始明顯增大,銷量排名也開始受到外部新勢力的挑戰(zhàn)。
蔚來、理想、小鵬作為新勢力造車代表,沿著政策趨勢的大背景,走得順風順水,當期同比銷量大多呈現倍速增長。
在剛剛結束的8月份,各家車企紛紛公布了自家銷量。
理想汽車8月銷售9433輛排名第一,延續(xù)了7月份的排名;小鵬汽車當月累計交付7214輛,排名第二;哪吒汽車銷售6613輛排名第三位,值得注意的是,哪吒進入前三,首次打破了蔚小理的排名布局。而蔚來汽車因5880的銷量,被擠出前三,屈居第四名。
2021年,蔚來、理想、小鵬三家車企中,理想、和蔚來被先后曝出多起負面事件,從而對其品牌形象造成了一定影響,導致事件當月銷量下滑。
其中理想汽車在5月份發(fā)布“加量不加價”的新款車型后,隨即引發(fā)部分老車主不滿,被質疑割韭菜。當月理想汽車銷量為4323輛,環(huán)比4月份月大幅下滑21.9%。
后來,又出現了“水銀門”事件,但這次的影響遠不及5月份的新老款車型爭議,并未影響隔月銷量,反升不降。在“水銀門”事件中,理想與車主先后多次發(fā)聲較量,但直到現在,仍未有明確證據支撐各自的說法,雙方的各執(zhí)一詞也讓這起事件最終成了“羅生門”。
但在8月份發(fā)生的蔚來車禍事件,顯然其影響程度要比理想嚴重的多,這一事件也最終促使行業(yè)在對待“自動駕駛”一詞的描述時更加嚴謹和規(guī)范。當然也已因此導致蔚來當月銷量大幅下滑。
今年7月份蔚來汽車銷量為7931輛,8月份僅為5880輛,環(huán)比下滑幅度達到26%。到目前為止,蔚來車禍事件還沒有最終的調查結果,可以說事件定性結果一天不出,對蔚來銷量的影響便很難消除。
反觀哪吒汽車,自360入股后,名聲大振,在雙方宣布合作后更是喊出了“為人民造車”的口號,其本質走的就是“普惠型”路線,價格足夠低!
在今年6月份發(fā)布的魔力版、魔女版、萌童版等車型,價格均不超過10萬元,再一次拉低了新能源智能汽車的入門門檻,以親民的價格博得不少消費這青睞,而8月份的銷量則是這一正確路線的佐證。
不過,這引起了造車新勢力的“不滿”。其中包括小鵬、威馬汽車等就先后發(fā)表過對10萬元以下新能源車的看法。
小鵬汽車CEO何小鵬此前表示,“15萬元是智能汽車的分水嶺,低于15萬元是不可能把智能做好的,企業(yè)想要做一款智能性很好的汽車且把價格控制在10萬,它可以做出來、賣出去,但在2025年以前做不到有利潤?!?/p>
威馬汽車沈暉則認為:“10萬以下只能叫電動汽車,不能叫智能電動汽車。智能技術在硬件上需要高可靠性的感知與執(zhí)行體系來支持,且“軟件+算力+數據處理”也需要高昂的研發(fā)成本才能保障運轉效果,加之目前電池價格仍難以快速下降,所以10萬元以下難以打造真正的智能電動汽車?!?/p>
在何小鵬與沈暉的理解來看,10萬元以下,是不可能覆蓋所謂智能汽車的各項軟硬件成本。
對于這些業(yè)內的說法,以軟件起家的360周鴻祎則表示,你做不出來,不代表別人做不出來!
其實,360入股哪吒汽車,算是首次把新能源車的價格打下來,其目的就是想通過低價切入,以期快速完成市場份額的重新分配。
誠如小鵬及威馬汽車的說法,10萬元以內的價格在3到5年做不出利潤,但是自家10萬元上的價格,到目前來看也同樣沒能做出利潤。
所以,現階段新能源汽車行業(yè)的重點不在利潤,而在于市場份額及品牌形象,中長期無利潤已經成為行業(yè)常態(tài),從長遠來看,電動智能汽車的價格一定是向著低價位方向運行,并且隨著小米等其他參與者的陸續(xù)“攪局”,這個低價格趨勢還會進一步明顯。
- GSMA報告:歐洲5G普及率落后,需加速監(jiān)管政策改革
- CES2025盤點:AI“吞噬”一切,中企無處不在
- 新聞摘要頻繁“翻車”,蘋果AI遠未成熟
- 谷歌組建新AI團隊開發(fā)“世界模型”:通往AGI的關鍵路徑
- 英偉達最親密的伙伴SuperMicro股價大跌,對AI產業(yè)影響幾何?
- 請回答MBBF 2024:關于移動AI時代的一切
- 高通ARM爭的是什么?定制設計威脅到ARM生命線
- 到底要不要分拆?英特爾和美國都陷入了掙扎
- 訊飛星火與華為數據存儲強強聯手,“以存強算”助力AI集群算力利用率飆升30%
- 原生鴻蒙發(fā)布:移動操作系統(tǒng)的一大步,中國科技自主創(chuàng)新的一大步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