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電商標準去評判不是電商的飛凡無異于裝睡耍無賴

“你永遠也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就像你永遠也感動不了一個不愛你的人。”

在情人節(jié)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提起上述這句話,可能會有些不合時宜。但當筆者被一篇篇“萬達電商第三任CEO離職 XXXXXX”(XXXXXX部分為五花八門的原因解讀)的拙劣文章刷屏時,就忍不住聯想到所謂的“萬達電商”的遭遇——它永遠叫不醒一群裝睡的人,更別提感動那些不愛它的人了。

人紅是非多,因背靠“一門兩‘網紅’”的萬達集團,飛凡每逢有人事變動——特別是C Level的高管變動——都會被當做電商公司(萬達電商)拉出來輪一遍。每當此時,什么“水土不服”、“體制僵化”、“思維守舊”、“發(fā)展受阻”等等高大上的詞匯,都會被一股腦兒加諸飛凡身上??蓡栴}在于:飛凡早就不是一家電商公司,甚至它從來都不是一家傳統(tǒng)意義上的電商公司?。?/p>

拿電商公司的生存法則和發(fā)展套路去評判一家不是電商的公司,那不是裝睡就是耍無賴!

拆解飛凡業(yè)務:是網絡科技企業(yè)而非電商公司

翻看資料不難發(fā)現,飛凡品牌正式的推出時間是2015年7月31日。從那時起,飛凡就定位于一家“實體+互聯網”開放大平臺,面向實體購物中心,運用互聯網思維、互聯網技術及資源,為合作伙伴量身定制“互聯網+”解決方案。從萬達及飛凡官方的各種介紹中,飛凡都沒有和電商扯上關系。從實際業(yè)務上看,它更多的是一家信息科技公司,通過賦能B端商場及商家,讓它們具備“互聯網+”的能力,同時為C端消費者提升線下消費場景體驗。

當然無風不起浪,事出必有因,飛凡為什么總是會被稱作飛凡電商,或者說干脆被稱為萬達電商呢?因為在2014年的8月29日,“騰百萬”(騰訊、百度、萬達)搞了個大新聞,宣布共同出資50億元成立萬達電商。盡管在2016年7月底三家被發(fā)現已悄然分手(后來的披露顯示實際分手時間最早要追溯到飛凡品牌正式推出之日),合資的萬達電商從來就沒有成行,但因為那一次的新聞著實太大了,以至于“慕騰訊和百度之名”而關注萬達互聯網戰(zhàn)略的人,還是習慣于稱飛凡為飛凡電商或萬達電商。時至今日,當飛凡在“實體+互聯網”的道路上結出累累碩果,并悄然完成數次內核升級之后,裝睡的人還在錯位地用電商去描繪它。

今天,在萬達集團的整個版圖中,飛凡隸屬于“年輕”的網絡科技集團(以下簡稱“網絡集團”)。網絡集團是萬達集團于2014年開啟的第四次轉型(從以房地產為主的企業(yè)轉向服務業(yè)為主的企業(yè))后定調的四大支柱產業(yè)(商業(yè)、文化、網絡、金融)之一,飛凡在其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是承載網絡科技產品的設計、研發(fā)和運營。現如今,飛凡更多以“飛凡開放平臺”之名被廣大實體合作伙伴所知,一直踐行以“實體商業(yè)+互聯網”作為核心競爭優(yōu)勢,通過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助力實現實體化商業(yè)轉型,同時為消費者提供全生態(tài)鏈的智慧生活場景和開放平臺。

具體拆解來看,飛凡的核心業(yè)務包括幾大塊。首先是線下“智慧場景”,即通過一系列的智能硬件和軟件,以及智慧場景,將智能產品線上線下連接打通。其次是“飛凡通”,它集支付、出行、城市服務、便民生活等多項功能于一體,幫助實體構建全方位的生活空間生態(tài)圈,來連接線上線下的生活場景,串聯所有用戶的消費行為,為用戶提供安全、快捷的智慧生活體驗。再次是網絡金融,它依托飛凡開放平臺的大數據,為B端和C端用戶提供一系列基于應用場景的互聯網金融服務,包括信貸、理財和投資業(yè)務等。簡言之,飛凡就是面向實體商業(yè)升級轉型的全流程提供軟硬件基礎設施、“互聯網+”工具以及金融服務,其初衷和愿景就是全方位賦能實體商家和線下消費者,升級并繁榮實體商業(yè)生態(tài)。

從中清晰可見,飛凡與傳統(tǒng)意義上“把東西搬到網上去賣”的電商真的八竿子打不著,不能因為它在籌備階段曾經用過電商的名號,以及在實際賦能過程中為商家和用戶提供一系列網絡化、智慧化的帶有很強互聯網屬性的東西,就張冠李戴生拉活扯稱它是電商。

飛凡沒干出成績?不妨走進大型商業(yè)中心看看

既然飛凡并非電商,那么用電商的那一套標準去評判它,就注定會誤入歧途、貽笑大方。當然,不是電商也有不是電商的評判標準, GMV、SKU、快遞速度等電商維度的詞匯描繪不了飛凡,但自有能夠展示飛凡成績的數字。既然飛凡的定位是賦能B、C兩端并智慧地連接他們,那么不妨分別考察之。

首先看B端,數據顯示,飛凡2016年新簽合作大型商業(yè)中心為1799家,中小商家10萬家,除此之外還有3600家影城,410家大型醫(yī)院,2200家高端酒店。加上2015年飛凡成立后的半年時間里的成績,飛凡已超額完成王健林定下的“2016年要覆蓋全國三分之一購物中心”的小目標,成為當之無愧的“實體+互聯網”開放大聯盟。其次看C端,2016年飛凡用戶實現了爆發(fā)式增長,活躍用戶達到1.5億,其中飛凡通會員達到8284萬。這樣的數據,即便和成熟已久的大型電商平臺相比,也能排進前幾位!再次看連接的成效,2016年,飛凡聯合不斷壯大的實體商家開展了多次大型聯動營銷活動,從情人節(jié)到從618,從雙11到“雙旦”(圣誕、元旦),聲勢一次比一次大,戰(zhàn)果一次比一次亮眼。做個對比:飛凡在2015年“雙旦”第一次發(fā)起大規(guī)模聯動營銷時,聯合的商家是200家,總銷售額是12億元;而2016年,這兩個數字變成了7000家和542億元,增長速度可謂相當驚人!

數字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數字背后反映出來的玄機。在筆者看來,在“電商當道,實體遭殃”的當前環(huán)境下,飛凡通過全面賦能和聯動營銷,已經幫助實體從電商那里奪回了不少“錢場”和“人場”;特別是后者,很好地證明了在消費升級大趨勢的牽引下,智慧升級后的線下實體魅力仍在,能夠收獲消費者歡心。

當然,裝睡的人可能永遠看不到這些數字及其背后的趨勢和意義,他們只會拿發(fā)展多年、已臻化境的阿里和京東等電商平臺來要求不滿兩歲的飛凡,他們也會選擇性忽視電商大有所成之前也經歷了漫長的培育期的歷史事實。對于這些人,筆者建議最好下床去走走,就近選擇一家購物廣場,都會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機會看到飛凡的身影。

高層變動為哪般?萬達網絡的大布局得仔細看

說完事再說人,飛凡第三任CEO離職,到底該如何解讀?“水土不服”、“體制僵化”、“思維守舊”、“發(fā)展受阻”、“壓力太大”等等詞匯真的可以信手拈來嗎?筆者對此存疑,并認為這要從萬達網絡的大戰(zhàn)略及飛凡本身地位的細微變化去剖析。

如上所說,萬達在2014年就提出四大支柱產業(yè)構想,網絡將與商業(yè)、文化、金融同列。但直到2016年10月,萬達才兌現結構調整,正式成立由萬達集團老臣、重臣之一曲德君任總裁的萬達網絡科技集團,旗下包括飛凡、快錢、網絡信貸、征信、海鼎、邁外迪、ETCP 七大核心板塊,其宗旨是打造全球唯一的 “實體+互聯網”全生態(tài)智慧開放平臺,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整合零售餐飲、影視娛樂、酒店旅游、醫(yī)療健康、文化教育、公共服務以及網絡金融服務等資源,為實體產業(yè)實現數字化升級,為消費者提供全生態(tài)智慧生活體驗。從中可見,萬達網絡大大擴展了原來飛凡的“職能范圍”,從更全、更高的視角去推動“實體+互聯網”智慧轉型。

萬達網絡科技集團業(yè)務架構圖.jpg這其中,不只是飛凡,萬達網絡的其它板塊——包括B端支付領先品牌快錢、零售ERP廠商海鼎、WiFi網絡運營商邁外迪、智慧停車平臺ETCP等——都是萬達進行“實體+互聯網”布局的重要版圖,快速做大做強的意圖溢于言表。同時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業(yè)務模塊,都可以為飛凡服務,而且其中的絕大部分,已經與飛凡深度耦合,一起提供服務,譬如網絡支付、免費WiFi、智慧停車等。因此可以這么說,萬達為飛凡配備了一大票提供支撐的基礎設施企業(yè),以便它能夠更強大地提供更全面的服務;但與此同時,這些支撐企業(yè)的業(yè)務能力又是開放的,可以不局限于飛凡,而是在萬達網絡的大旗下,為線下零售之外的大得多的行業(yè)提供服務。

如此,從架構層級來看,飛凡只是萬達網絡科技集團模塊中的一部分。但是,從實際業(yè)務耦合度來看,飛凡則是萬達網絡的核心部分,萬達網絡圍繞它配備了多種武器,武裝它去開疆擴土、深度耕耘。這樣一來,在變化時刻,高層人員根據自身判斷力、能力及利益等因素做出職場選擇,其實是再正常不過了。筆者在萬達官網發(fā)現,萬達網絡在去年年底招攬了幾位極具分量的高手,包括網絡集團副總裁兼首席運營官(COO)劉允,曾任谷歌全球副總裁;集團副總裁兼首席技術官(CTO)楊曉松,曾任微軟互聯網工程院副院長;集團副總裁徐輝,曾任微軟大中華區(qū)副總裁,分管集團商業(yè)拓展事業(yè)群等,為即將肩挑大任的網絡集團準備了“大牛”??梢哉f,飛凡已經不可同日而語,而是進行了整體升級,在萬達網絡科技集團的高度下,把“實體+互聯網”的戰(zhàn)略定位夯實的發(fā)展下去。

總之,將飛凡與電商劃等號,是一個由來已久并仍在繼續(xù)的錯位。身處互聯網科技變革時代的你我他,如果還在用一成不變的眼光去看待一家持續(xù)變革的企業(yè),那真是應了筆者開篇引述的那句話,只能是固步自封,徒增笑爾!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7-02-14
拿電商標準去評判不是電商的飛凡無異于裝睡耍無賴
“你永遠也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就像你永遠也感動不了一個不愛你的人。”拿電商公司的生存法則和發(fā)展套路去評判一家不是電商的公司,那不是裝睡就是耍無賴!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