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消費迷霧與怪圈:漫游費成歷史 流量為何還有差?

流量消費的迷霧與怪圈

有關通信行業(yè)專家表示,過去兩三年以來的數據顯示,消費者每MB流量的平均費用每年下降幅度大約都在30%左右,與此同時,消費者對流量的使用保持了翻倍的高速增長。而最終消費者的體驗更多取決于兩項因素疊加的效果,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對于流量消費的關注熱點不斷,一方面運營商表示資費價格已在不斷下降,另一方面消費者仍吐槽流量花費不見減少。

無限流量真無限嗎?運營商推出無限流量套餐,為什么卻引來用戶吐槽,認為所謂無限套餐有盛名難副之嫌,套路多?手機漫游費已經成為歷史,為什么套餐里的流量仍有著本地和全國的差異?伴隨著智能手機大面積普及、移動互聯網的飛速發(fā)展,運營商與消費者之間可謂“爭議”不斷。近日,關于流量的話題再次成為關注熱點,北京青年報記者就此進行調查。

現象

“無限流量”套餐并不“無限”

套餐流量“不限量”、全國流量“隨意用”、“任性用”……近期以來,中國移動推出“任我用”、中國電信推出天翼不限量套餐,以及此前中國聯通推出的“冰激凌”,國內三大運營商相繼推出“不限流量”套餐。這些套餐的流量真的沒有限制嗎?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中國移動5月推出的“任我用”188元套餐的資費說明指出,“客戶全月國內流量達到12GB后網速將降至不高于1Mbps,當月全部流量使用達到50GB后,停止上網功能,次月自動恢復。”另外一檔288元套餐則規(guī)定,“客戶全月國內流量達到20GB后網速將降至不高于1Mbps,當月全部流量使用達到50GB后,停止上網功能,次月自動恢復。”

中國聯通的198元“冰激凌套餐”說明中顯示,用戶當月全部國內數據總流量達15GB后,上網速率將降至最高3Mbps,次月恢復;當月累計使用100GB后將關閉數據上網功能,次月自動恢復,經用戶主動申請后,可于當月打開數據網絡。“冰激凌套餐”398元檔也有類似規(guī)定,用戶當月全部國內數據總流量達40GB后,上網速率將降至3GB網絡速度(最高7.2Mbps),次月恢復。

中國電信推出的199元天翼不限量套餐顯示,當月國內手機流量達到40GB后,上網速率將降至3GB網絡速度,當月累計流量使用達到100GB后,上網速率降至128Kbps,次月恢復。

針對上述套餐,北青報記者調查顯示,質疑者吐槽者居多。多位消費者表示,所謂的“不限流量”套餐,其實附加了很多使用條件,用戶當月流量使用達到某一個數值后就會限制其網速,部分套餐還會限制單月流量使用上限,可謂是“限量又限速”。“如果達到幾十G之后會停網,那你就說限定幾十G的流量,怎么能說‘不限流量’呢?”還有網友質疑,“限制流量速度和限制流量額度不都是限制?”一些所謂“無限”的描述噱頭是否涉嫌虛假宣傳,“工商部門應該給個說法”。

追訪

“不限流量”套餐受益人群占比很小

針對消費者的多方質疑,有運營商相關負責人表示,網絡容量是有限的,在滿足用戶正常流量需求的前提下,對超大流量用戶采取限速,既是國際慣例,也是對用戶公平使用網絡的一種保護。對此,業(yè)內的看法并不如此。

對于類似的套餐產品,通信業(yè)獨立分析師付亮指出,雖然一些產品被簡稱、通稱為“無限量”/“不限流量”套餐,但運營商從未承諾無條件不限量。“第一,運營商在條款中已明確說明了限量限速的觸發(fā)條件。第二,限量限速的最低觸發(fā)條件遠超普通用戶的正常使用。”

付亮分析認為,中國移動的限速觸發(fā)最低是12GB,限量觸發(fā)是50GB;中國聯通的限速觸發(fā)最低是15GB,限量觸發(fā)是100GB;中國電信的限速觸發(fā)是40GB,限量觸發(fā)是100GB。相比之下,2017年4月,我國手機用戶的平均使用流量是1.3GB,“中國移動的最低限速觸發(fā)流量接近平均流量的10倍,而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的觸發(fā)流量相當于平均流量的30倍,可以說,觸發(fā)條件遠超過普通用戶的正常使用,也就是說,用戶正常使用時,都不會觸發(fā)限速限量。”因此,質疑“不限流量”套餐限速限量道理并不充分。

但他同時指出,“不限流量”套餐對現在月資費超過150元的用戶來說確實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這部分在運營商中占多大比例?估計不會超過10%,且其中有不少用戶由于種種原因,并未選擇或不希望選擇“不限流量”套餐,因此,實際受益人群占比很小。

“更應該關注的是30元以下套餐(甚至10元以下套餐)那部分用戶,例如,有的用戶稱,采用運營商提供的取消長途費漫游費的新套餐,最少需要多花一倍的費用。”付亮認為。

與此同時,有業(yè)內人士指出,“不限流量”套餐有很多附加使用條件,不單單是國內運營商,國外運營商亦是如此。據悉,在美國四大運營商中,T-Mobile和Sprint都推出過類似的不限量套餐,這些套餐也有限速、禁止使用無線熱點、達到一定流量關閉數據功能等限制。

聚焦

流量“漫游費”何時能取消?

上月初,市民吳先生收到了移動的提示短信,告知他得到了贈送的數據流量包,可他怎么也高興不起來:“買的流量是全國通用的,現在贈的卻是北京本地的,在外地出差需要上網的時候根本指望不上。”原來,由于工作關系,吳先生經常要在全國各大城市間奔波。到了月底,經常是全國流量早用光了,運營商贈送的本地流量卻剩了許多,而這些本地流量往往月末清零,過期作廢。吳先生很納悶:“同樣都是用4G上網,流量怎么還要限制使用地區(qū)呢?”

不久前,中國新聞網微博發(fā)起關于“手機流量竟還分本地流量和全國通用,你咋看?”的小調查。調查中,多位網友提到“本地流量用不完,全國流量不夠用”、“河北的號碼,人在河南,每月套餐里的流量有2GB,河北省內流量不能用,每月還得充話費”。

手機漫游費都取消了,流量為什么還會分本地流量和全國通用?對此,有運營商解釋,集團推出的是全國流量通用套餐,地方公司會根據地方特點推出一些本地流量套餐,主要針對不經常出差的人群。

通信行業(yè)專家、中關村信息消費聯盟理事長項立剛接受媒體采訪時則指出,其實本地流量是一種優(yōu)惠流量,價格相對全國流量要便宜一些,但現在用戶的想法是:用全國通用的流量,而付出本地流量的價格。“目前來看,這基本是不可能實現的,不過未來的趨勢是流量價格會不斷下調,但這需要時間。”項立剛說。

“不是便宜一些,是差距太大了。全國流量30元500M,一些地方的本省流量1元500M甚至800M,差距還能更大嗎?”通信業(yè)獨立分析師付亮指出。

運營商為什么會大力推廣本地本省流量套餐?付亮認為可以歸納幾點理由,首先是集團公司統一的全國資費,相比之下仍高于一些地方市場的消費承受預期。其次,各地激烈競爭迫使運營商推出低資費的本地套餐。

基于上述判斷,付亮提議,“不要反對低資費的本地流量套餐,要求這種套餐改為全國流量,而是要求運營商降低全國流量套餐。”消費者層面他建議,不僅要更換自己的套餐以降低自己實際支付的資費水平,“還要要求運營商向老用戶開放那些只針對新入網用戶的優(yōu)惠套餐,要求運營商降低過時的老套餐資費”。

付亮同時表示,套餐外資費也應逐步下調。此外,如果流量超出套餐了,用戶應可以方便地選擇疊加包,以大幅降低套餐外資費。“如果做到這幾條,用戶關于本地流量和全國流量的爭論,自然也就降低了。”

分析

流量套餐未來一定是資費走低、容量擴大

近期發(fā)布的官方統計顯示,2017年4月我國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達到1377M,比去年同期增長116.8%。1至4月累計流量達53.7億G,同比增長128.5%。其中,通過手機上網的流量達到49.7億G,保持翻倍增長態(tài)勢。

有關通信行業(yè)專家告訴北青報記者,過去兩三年以來的數據顯示,消費者每MB流量的平均費用每年下降幅度大約都在30%左右,與此同時,消費者對流量的使用保持了翻倍的高速增長。而最終消費者的體驗更多取決于兩項因素疊加的效果,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對于流量消費的關注熱點不斷,一方面運營商表示資費價格已在不斷下降,另一方面消費者仍有吐槽流量花費不見減少。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通信行業(yè)競爭能力與戰(zhàn)略研究專家曾劍秋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在他看來,長遠來看,流量套餐一定會朝著不限流量的方向去發(fā)展,5G與4G相比,帶寬與速度增長了10倍以上,與3G相比增長了百倍以上,隨著技術發(fā)展與網絡建設,整體的流量趨勢一定是資費不斷走低以及套餐容量的不斷擴大。

“手機漫游費的取消也經歷了一個過程。”曾劍秋表示,運營商的一些業(yè)務按省核算,涉及地方省市之間結算體系與結算價格等問題,流量的計費相比語音而言更加復雜,對于消費者而言也要給予運營商一定的耐心,理性看待。

展望

5G能否實現完全不限流量仍有待觀察

實際上,所謂“不限流量”套餐或許應稱為“超大流量”套餐更為準確。“國內運營商十幾年前曾推出不限制流量GPRS套餐,推出后很快就被取消。”有業(yè)內人士指出,真正的不限流量套餐在業(yè)內被視為“奢侈品”,根本原因在于無線頻率帶寬資源有限。對運營商各家而言都是極為珍貴的,加上運營商用戶規(guī)模龐大,不具約束以致少量用戶長期占用頻率資源并不現實。

相關專家認為,種種技術條件上的限制,注定了不限流量套餐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會是一項奢侈品。就現有的技術水平來說,完全不限流量的上網目前來看或許仍是夢想。未來5G或許有條件逐步解決這一困擾多年的難題,但也仍有待觀察。

極客網企業(yè)會員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7-06-19
流量消費迷霧與怪圈:漫游費成歷史 流量為何還有差?
流量消費迷霧與怪圈:漫游費成歷史 流量為何還有差?,流量消費的迷霧與怪圈有關通信行業(yè)專家表示,過去兩三年以來的數據顯示,消費者每MB流量的平均費用每年下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