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國內運營商推出的通話資費產品均是按照分鐘計算,盡管后來業(yè)內人士在“按分計費”與“按秒計費”之間展開過激烈論辯,但是依舊無法改變“通話五秒鐘,收費一分鐘”的事實。不過,基礎運營商迫于輿論壓力曾將長途話費改為按照六秒鐘計算。盡管如此,多數消費者依舊不滿意當前運營商通話收費標準。
對此,國內第一批拿到移動通信轉售業(yè)務牌照的連連科技日前正式上線了“秒打卡”新產品。該產品以秒計費,打多少花多少,杜絕分鐘計費模式,取名更是直指“按秒計費”?!懊氪蚩ā钡纳暇€徹底告別了國內之前“按分計費”的歷史,開創(chuàng)了國內通信產品計費方式新時代。
之前,實際通話只有1秒也會被視為1分鐘收費,而通話1分1秒也會按照2分鐘計算。這種以分鐘計費的方式在用戶群中廣遭詬病,尤其是一些高頻短時通話的服務類行業(yè)使用者反應最為強烈。然而,據連連科技“贏+”大數據對2016年4月至6月連續(xù)3個月數據跟蹤顯示:在月通話頻率1000次以上的用戶群中有接近一半的通話時長不足20秒。
這意味著像快遞員、外賣員、專車司機和一些電話營銷等一類人群,一般通話時長都不足20秒,選擇“按秒計費”明顯比“按分計費”能夠節(jié)省更多成本。
其實,對于電信運營商而言,計費單位越小,精準度要求越高,通信設備和計費系統(tǒng)的處理能力必須呈幾何級增長,相關投資大幅提升。從這點而言,運營商并無太大動力。不過,站在消費者角度而言,計費單位越小、精度越高,對于其回報不僅僅局限于成本的減少,還在于其核算方式上的簡單透明。
據悉,連連科技“秒打卡”已上線多日,消費者可以通過贏+網上營業(yè)廳(www.win10030.com)、贏+微信公眾號(win10030)、贏+客服熱線(10030)咨詢購買。而在線下購買渠道上,連連科技已經牽手目前國內最為領先的線下渠道商匯杰公司,其渠道觸點已經超過8000家,為虛擬運營商累計發(fā)展了近500萬用戶,約占國內虛擬運營商發(fā)展總用戶數的六分之一。
- 萬通發(fā)展:終止收購索爾思光電60.16%股份
- 聯(lián)特科技預計2024年凈利潤同比增長220.96%—334.25%
- 有方科技預計2024年凈利潤同比增長365.41%
- 800G和400G高端光模塊銷售大增 中際旭創(chuàng)2024年凈利潤增長111.64%—166.85%
- 亞信安全:預計2024年實現扭虧為盈
- Arm發(fā)布芯粒系統(tǒng)架構首個公開規(guī)范,加速芯片技術演進
- 中國鐵塔擬新購一套應急無人直升機空中基站
- 427780臺 中國鐵塔啟動智能維護攝像機產品集中招標
- 規(guī)模267904臺 中國鐵塔啟動2025年自研邊緣網關合作伙伴招標
- 國家數據局聲明:未授權任何“數據要素×”相關有償活動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