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WiFi的市場爭奪已經經歷了數年,如今其覆蓋規(guī)模在燒錢的方式下不斷擴大,或許運營商覺得公交WiFi的時代已經到來。
11月15日廣州9324輛公交車正式開通免費WiFi,覆蓋全市公交車近七成。據其運營商16WiFi的公開資料顯示,公交WiFi能保證50人同時在線,下載速度最高為400k/s。10月25日,16WiFi宣布北京市五環(huán)內95%的公交車已經開通免費WiFi。用戶需要下載“16WiFi”APP注冊并登陸,然后可以免費使用網絡。在杭州、上海、南京、昆明等大城市,公交WiFi也早已有市場布局。
據電信運營商的工作人員對界面新聞介紹,公交WiFi的運營模式是由公交WiFi運營商從電信運營商購買移動流量,用WiFi終端將3G/4G信號轉換稱WiFi信號,分享給乘客,然后通過廣告推送等方式實現盈利。
公交WiFi被認為是極具潛力的線下移動流量入口。據2015年交通部統(tǒng)計公報顯示,全國公交車日均運送乘客人次2.2億,是地鐵、鐵路、民航的好幾倍?!癢iFi應用被認為是下一個億萬級市場的動力源(12.390,-0.18,-1.43%)、海量用戶的新入口。相對固定的線路和人群、有規(guī)律高頻次的出行行為、封閉場景內大量無聊的時間、免費的WiFi網絡,使其用戶需求更剛性、使用頻次更高、黏性更強。”長江商學院副院長、戰(zhàn)略學教授滕斌圣曾對媒體表示。
目前的行業(yè)前兩位的公交WiFi運營商分別是七彩集團旗下的16WiFi,和華視互聯的VIFI,二者都在擴張占據全國市場的份額。去年的數據顯示,北京2.4萬輛公交車,由16WiFi獨家運營;上海1.7萬輛,大部分由16WiFi和上海文聰占據;廣州主要由16WiFi占據;深圳主要是華視的VIFI和16WiFi;去年底3000臺華視VIFI被裝上杭州的公交車。
但目前布局公交WiFi消耗巨大。據之前的媒體報道,在車上安裝硬件的成本(包括車載路由器和人工成本)每輛車大概4000元,還有日常維護和向電信運營商購買流量的成本。據《法治周末》報道,目前在全國布局約6萬個熱點的16WiFi今年全年的流量補貼市場價格超過100億元。
處于燒錢階段的公交WiFi多次獲得資本支持。去年6月華視傳媒和16WiFi接連獲得了百度投資,其中華視旗下前海移動互聯獲得1150萬美元融資,16WiFi獲得百度領頭的上億元A輪融資。2016年6月,16WiFi宣布獲得3億元B輪融資。
雖然投入巨大,各個城市的公交WiFi使用體驗并不完美。公交WiFi投入使用后,各地都有關于公交WiFi故障的報道?!笆褂媒缑娌皇呛苡押?。以及公交在運動中的沿途信號覆蓋和基站切換帶來的網速不穩(wěn)定,可能是關系到用戶體驗的因素?!鄙鲜鲭娦艠I(yè)內人士告訴界面新聞。而且如果一個城市中的不同公交線路使用的是不同運營方提供的WiFi服務,用戶乘坐不同公交線路需要切換登錄工具,也會給用戶使用帶來不便。還有用戶因為“麻煩”或者擔心信息安全而棄用。
高成本投入已經淘汰了一些奮戰(zhàn)公交WiFi領域的企業(yè)。據此前媒體報道,去年4月東莞公交WiFi運營商上下傳媒燒掉300萬元后因為仍沒有合適的盈利模式而“被迫暫停服務”。宣稱要投入10億元的巴士在線對外說法變成“大規(guī)模推動公交WiFi其實是個偽命題”。
不過業(yè)內認為在4G網絡飛速發(fā)展,已經盈利模式多樣化的情況下,公交WiFi仍是個有前景的大市場。中國WiFi產業(yè)聯盟副秘書長、猛科技創(chuàng)始人雄歌曾在采訪中建議,運營商不僅可以在乘客身上變現,還可以通過與其他廠商形成產業(yè)鏈,或者做大數據。長江商學院副院長滕斌圣則對媒體表示,只有在全國市場形成規(guī)?;\營,并擁有海量用戶后,公交WiFi才能變現并實現盈利。
- 萬通發(fā)展:終止收購索爾思光電60.16%股份
- 聯特科技預計2024年凈利潤同比增長220.96%—334.25%
- 有方科技預計2024年凈利潤同比增長365.41%
- 800G和400G高端光模塊銷售大增 中際旭創(chuàng)2024年凈利潤增長111.64%—166.85%
- 亞信安全:預計2024年實現扭虧為盈
- Arm發(fā)布芯粒系統(tǒng)架構首個公開規(guī)范,加速芯片技術演進
- 中國鐵塔擬新購一套應急無人直升機空中基站
- 427780臺 中國鐵塔啟動智能維護攝像機產品集中招標
- 規(guī)模267904臺 中國鐵塔啟動2025年自研邊緣網關合作伙伴招標
- 國家數據局聲明:未授權任何“數據要素×”相關有償活動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