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商業(yè)創(chuàng)新邁進了新的階段,在業(yè)務飛速發(fā)展的同時,風口大熱背后的認知沉淀與實踐積累也隨之而來。7月10日,36氪與《零售老板內參》聯(lián)合舉辦的2018商業(yè)新生態(tài)峰會在北京舉行。本屆峰會以“質”為主題,希望在時代浪潮下的新商業(yè)企業(yè)可以看清商業(yè)本質,并最終完成新商業(yè)的革新與升級。
TalkingData合伙人&高級副總裁 蔣奇
美國管理學家、統(tǒng)計學家愛德華·戴明曾說過“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須用數據說話”,互聯(lián)網時代在給人們帶來了各類便捷服務的同時,也使得大量的數據源源不斷地產生,那么如何分析、挖掘與計算這些大數據為企業(yè)賦能、助力城市發(fā)展?TalkingData合伙人&高級副總裁蔣奇在大會上發(fā)表了以“智慧城市和人本數據”為主題的演講,為大家介紹了TalkingData的數據探索之路。
一、數據能力提升的兩大要素
在談到數據的重生時,蔣奇認為,就如同武俠小說中主人公功力大增,靠的是大量功力傳入和武功秘籍這兩個基本要素一樣,數據的能力提升也需要幾個條件:首先要有更大量、更全面的數據。
截至2017年底,中國約有智能手機13億部、可穿戴設備4千萬臺、物聯(lián)網設備30億臺,整個數據量為350EB。到2019年中,人和物聯(lián)網設備的比例將會達到1:200。
當設備量級增長帶來了數據量級指數級增長后,就將進入下一階段——將實體物質化轉變?yōu)閿底痔摂M化。雖然大量數據是前提,但簡單的數據堆砌是無用的,仍需進行很多嘗試。
蔣奇表示,TalkingData從創(chuàng)業(yè)到現在,從專注互聯(lián)網行業(yè)到進入零售等垂直行業(yè),一直在幫助企業(yè)做運營和業(yè)務的虛擬化。例如TalkingData與騰訊云合作推出的數據智能應用——智選,將海量數據與機器學習有機整合,滿足零售業(yè)實體門店的智能選址、商圈經營等場景,并對周邊商圈的人群類型、消費能力進行詳細分析。
而做這些事情的目的是什么?商業(yè)的轉型升級,也必須構建在城市基礎之上,由對人群不斷深入的認知所驅動。面對城市中川流不息的人群,他們來自哪里、要做什么、又有怎樣的訴求?如果能夠通過高度真實的虛擬化場景來洞察整個城市、洞察城市人群,相信無論對城市治理還是商業(yè)經營,都會帶來顯著效果。
智選
二、通過大數據打造“智慧城市”
蔣奇表示,除金融、零售等行業(yè)之外,TalkingData也一直著眼于“智慧城市”的打造。通過大數據的手段對城市人群進行深度剖析,了解其需求與痛點,通過真實的、可透視的虛擬化場景,將城市展現在政府管理者或企業(yè)主面前,助力城市治理與企業(yè)經營。
因此,TalkingData不斷地探索數據在智慧城市中的應用。蔣奇通過一個案例,來解讀以人為本的數據,在人群洞察、構建智慧城市中的意義。
以往,對人群的分析和定義通常是基于非常單一的屬性,給人群打標簽是比較主流的模式。但中國經濟發(fā)展如此迅猛,每時每刻都在誕生新鮮事物,每個人的思想與觸媒習慣都在發(fā)生劇烈的變化。蔣奇認為,再用三年前的標簽策略去判斷人群屬性在當今是不可行的。
因此蔣奇認為,在洞察人群時,需要新的維度與思維。TalkingData在此方面做了創(chuàng)新嘗試,例如整合人群的線下位置分布、線上行為特征等多種數據,去重新定義在飛速變化的社會中的人群屬性,以對在城市生活的所有人群有一個清晰、準確的認知。
比如將喜好購物和美妝、經常去線下文藝演出場所觀看表演的人群等,定義為“比較文藝的買買買人群”;因共享經濟應運而生的代駕、司機等,具有很強的流動性以及一定的消費能力與就業(yè)能力,可以定義為“城市自由人”;還有偏好娛樂、網購,消費能力不是很強、但消費意愿極強的“新鮮人”人群等。
以這樣的視角來定義和描述人群此前從未有過,TalkingData目前專門建立了一個團隊在做此類研究。
TalkingData還打造了基于數據城市仿真的一套整體系統(tǒng)——“城市透鏡”,能夠多維度地洞察城市,對世界進行可視化呈現,最后把這些觀察和需求,與基于AI 的動態(tài)學習模型相結合,在虛擬世界和現實世界轉換中,增強對世界的感知和認知能力。
統(tǒng)計魔方
人口統(tǒng)計對城市治理有基礎性的指導意義。以往的人口統(tǒng)計中,只需要了解一個家庭的人數、性別、年齡;而現在,還需要了解家庭的收入結構、購物傾向、旅游傾向、對政府治理的建議等等,來輔助國家的經濟運行。
由于現今城市人口流動性很大,導致傳統(tǒng)的人口統(tǒng)計模式很難精準,影響政策、施政目標的落地,因此TalkingData也與國家統(tǒng)計局設立了聯(lián)合實驗室,結合移動大數據的,探索更為準確、動態(tài)、及時、多維度的全新人口統(tǒng)計方式。此外,基于在人口統(tǒng)計方面的經驗,TalkingData還專門推出了的移動大數據人口統(tǒng)計應用——“統(tǒng)計魔方”。
蔣奇認為,這些研究不能純粹以商業(yè)化為目的。而“開放”也是2018年TalkingData戰(zhàn)略布局的核心關鍵詞之一,TalkingData希望將這些前沿性研究的成果,以非功利的方式開放給所有的企業(yè)和政府機構,給未來提升政府治理、智慧城市和商業(yè)變革帶來助力。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