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環(huán)科技CEO孫元浩:數據云融合是必然趨勢 以開放心態(tài)應對全球化技術對流

TechWeb 行者崟濤

作為國際上第一家完成TPC-DS測試的大數據公司,星環(huán)科技在第三屆前沿科技論壇上發(fā)布了Transwarp Data Cloud 2.0數據云、全鏈路AI平臺Sophon等產品,公司CEO孫元浩接受了TechWeb等媒體采訪,針對星環(huán)科技在大數據領域技術路線以及未來發(fā)展方向進行了討論。

星環(huán)科技CEO孫元浩:數據云融合是必然趨勢 以開放心態(tài)應對全球化技術對流

關于「云、大數據、人工智能」的融合趨勢

孫元浩:人工智能是什么呢?我認為是一種能夠在數據中發(fā)現價值的算法匯總。

在2006年之前人工智能還沒有得到應用,因為計算能力不夠。到2009年以后通過GPU分布式的計算框架開始讓它的算法變快、計算效率提升,于是應用場景慢慢往下延伸。星環(huán)的云框架不僅處理結構化問題,還可以處理非結構化問題。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兩大技術正在融合。從技術角度來講,未來的方向是:計算框架收縮,未來可能會只剩下兩三種;大數據開始與深度學習融合。

然而這些框架如何與“云”結合呢?早些時候,人們希望大數據技術能夠像云一樣提供彈性服務,云的核心本質叫彈性計算,就是把整個計算資源管理好,需要什么資源就分配給你什么資源。大數據有這個特點,計算需求多的時候彈性擴張,能從一個節(jié)點擴張到一千個節(jié)點。

以前虛擬化技術做不到“彈性”,因為它太笨重,所以大數據生態(tài)部署從來不用虛擬化的,而且還非常不穩(wěn)定。到了2013年,容器化技術開始成熟,可以用來彈性計算,而且效率非常高。星環(huán)是國際上第一個用“容器”來改造大數據技術的。先是“大數據”和“容器化”結合起來、然后是2017年“容器化”與“人工智能”結合。所以大家說云計算是人工智能最好的計算環(huán)境。

星環(huán)是較早將三者融合在一起的,底下有容器化的計算環(huán)境,上面是大數據的存儲層和計算引擎層,再上面是算法層。這條技術路線我們是領先的,今天來看,友商也在往這個方向轉。

從商業(yè)角度來看,融合是必然趨勢。我們在商業(yè)上面,我們的定位把它定位在是云、大數據、AI的融合體。但這個云不是說的傳統(tǒng)的虛擬化的云,而是容器化的云。這是一條新技術路線。星環(huán)將把它做成新的產品品類,我們今年重點發(fā)布了Transwarp Data Cloud(簡稱TDC)。我們今年TDC2.0版本發(fā)布時,我們就對“數據云”做了一個比較準確的定義:以數據為中心來驅動業(yè)務、數據分析、智能運營的云平臺。

它是以數據為驅動的,與云計算是不同的。核心在于:以數據為核心、以數據驅動業(yè)務。數據到哪里,業(yè)務就到哪里。星環(huán)希望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產品品類,這個產品的技術路線有四個特點是顯著區(qū)別于以往的技術,所以這是我們的商業(yè)策略,這也是一個技術的自然結果。

關于星環(huán)2019年、2020年的技術路線

孫元浩:未來我們將覆蓋大數據產品線,重點圍繞兩個,一個是AI的產品線,一個是云的產品線。云產品線不僅是開發(fā)數據,而是開發(fā)一個應用平臺、應用的管理平臺、應用的治理平臺,這個模式現在也是被認為的主流方向。星環(huán)TDC平臺的理念是:數據為主,應用為數據服務。

越來越多的客戶會以數據驅動其業(yè)務創(chuàng)新,與此同時好多業(yè)務產品都是依靠對數據服務產生的。以數據服務為中心,在這上面能夠快速開發(fā)出來應用,并且完成應用。

同時,我們也將全鏈路AI也融合進這個云平臺上。數據最終落地于挖掘價值。從整個鏈路上面需要一系列工具的,包括模型訓練、特色工程、模型發(fā)布、模型更新。

所以,在AI這條路線上,星環(huán)推出了Sophon系列PaaS產品。除了數據鏈價值以外,這里面有多種手段,有用數據計算的、有用圖分析的、有用智能語音處理的等等。

大數據這條線,我們還在持續(xù)優(yōu)化,逐漸統(tǒng)一,最后會做到一個平臺、一個引擎把數據所有的問題都解決掉。

關于全球化發(fā)展優(yōu)勢

孫元浩:我們是目前是唯一一家能夠把三者融合在一起的大數據公司。盡管友商也在說要將這三者融合,但他們的融合不屬于創(chuàng)新,依然是虛擬化云,AI也是獨立的,所以并不是技術融合。

美國很多廠商在做融合,例如谷歌號稱要在明年初實現,大方向確定了,只不過他們還需要些時間。而我們的產品去年就發(fā)布了,當然我們在市場上也磨煉了一年半時間。每個產品發(fā)布以后還需磨煉,距離成熟的標準還要花時間,所以保守來講我們是領先他們兩年的。

關于今年與Intel的合作

孫元浩:星環(huán)的觀點是:保持開放,促進國際技術交流。只有這樣的話,我們的技術才能進步,要看到別人在做,我們不希望成搞一個封閉的市場,多一些玩家才有競爭的活力。

我相信不管是中美兩國關系怎么樣,技術上還是需要加強交流的。

這是一個“對流”,以前我們是封閉的,所以造成技術的巨大差異,一旦打開這個閘門以后,大家一塊相互融合,很快就追平了。

這是我們和Intel成立聯(lián)合實驗室的一個主要原因。因為Intel不僅是在硬件上進行創(chuàng)新的,我們希望能夠發(fā)揮硬件最大的效能,也能夠創(chuàng)造新的應用場景。

國際化方面,大數據以及AI技術是全球通用的。所以我們覺得產品的形態(tài)只有是“通用型”的,未來才能在世界范圍保持生命力。例如人臉識別,不需要因為人種或者基因的變化而需要重新開發(fā)。我們的技術是領先于美國廠商的,我們希望借助Intel的力量把星環(huán)的產品帶到全球。目前我們在東南亞和北美有試點項目。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9-05-28
星環(huán)科技CEO孫元浩:數據云融合是必然趨勢 以開放心態(tài)應對全球化技術對流
TechWeb 行者崟濤作為國際上第一家完成TPC-DS測試的大數據公司,星環(huán)科技在第三屆前沿科技論壇上發(fā)布了Transwarp Data Cloud 2.0數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