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傳得沸沸揚揚的阿里巴巴二次赴港上市消息,終于有了新的進展。
根據騰訊新聞最新消息,阿里巴巴確定于下周開始在香港上市前的路演,正式邁出赴港“二次上市”的第一步。此前又有消息傳出,此次阿里IPO計劃募集資金100億至150億美元,相當于780億至1170億港元,中金及瑞信擔任上市保薦人。
單季度營收過千億、超4000億美金市值、國內最大互聯網電商巨頭、旗下一眾優(yōu)質公司……頂著無數光芒的阿里,最終選擇“回歸”港交所懷抱,其背后有何考量?這一巨頭的加盟能否為整個港股市場注入一針“強心劑”,重新煥發(fā)港股活力?我們不妨一一拆解分析。
阿里巴巴美股上市以來股價走勢圖,來源:富途牛牛
回港上市三大因素:融資、風險及市值
事實上,自從港交所開放“同股不同權”新規(guī)之后,諸如小米、美團等新經濟公司紛紛赴港上市。阿里作為目前中國市值最高的互聯網巨頭,其回港上市的一舉一動更加牽動著資本市場的神經。今年5月以來,市場上對阿里二度上市的解讀分析已不在少數,其中尤為令人關注的主要是其背后的動機及港股上市后對其未來、港股市場發(fā)展的影響。
總體來看,推動阿里選擇赴港上市主要有幾點因素:
一是多元化融資需求。回港上市能夠進一步完善阿里巴巴的融資渠道,目前阿里新零售、云計算、海外市場業(yè)務等都處于擴張階段,尤其是在今年上半年,阿里系投資上市公司速度明顯加快,對資金的需求也越來越大。二次上市有望為阿里巴巴帶來更加豐富的融資渠道,成為阿里全球資本市場擴張中的重要一步。
二是目前國際經濟形勢暫不明朗,回歸港股或許能有效分散系統性風險。
三是市值考慮。進軍港交所或許擁有進一步增發(fā)的可能,同時能夠實現全天候跨市場流通,提升股票整體流動性。
港股市場或將迎來新一波紅利
對近期相對低迷的港股市場而言,阿里巴巴的回歸無疑是一個重大利好。根據消息人士透露,阿里此次赴港計劃募資100至150億美元,盡管相對于其超4000億美元的市值也許微不足道,但對于全年IPO總額僅有365億美元(以2018年為例)的港交所而言,這一募資額無疑還是十分可觀,或將助力港交所繼續(xù)蟬聯“全球最大融資額市場”這一桂冠。
阿里的加盟還有望打破港交所對另一互聯網巨頭騰訊的高度依賴,港股市場將迎來“雙巨頭”互聯網科技時代。長期以來,騰訊不僅憑借其自身實力為港股市場帶來豐厚的回報,同時還拉動一系列中概股公司赴港上市,對于整個港股市場活躍度可謂貢獻不少。而隨著阿里正式踏入港交所,其超強的資金吸附能力也勢必為港股市場引來更多資金量,提升港股市場的整體流動性。
而最令人期待的,莫過于阿里赴港上市本身還會產生巨大的帶動效應——阿里赴港上市同時有望帶動大量新經濟公司或優(yōu)秀的頭部公司選擇港股上市。一系列阿里系成員或圍繞阿里系集中的消費業(yè)、零售業(yè)、金融業(yè)等新經濟公司都有可能追隨其步伐,從而形成阿里在港的二級市場生態(tài)圈。憑借強大的吸金及號召能力,阿里IPO項目將助力港股市場的吸引力再上一個臺階。
對于那些熱衷打新的投資者而言,此次阿里上市提供了一個分享港股市場紅利的絕佳機會。作為國內最大的互聯網電商巨頭,阿里當年在美股上市首日的收盤漲幅就高達38.07%,累計漲幅更是突破160%。參考美股上市首日的情況,此次港股IPO亦同樣為市場看好。
阿里巴巴各季度營收情況,來源:富途牛牛
今年11月,阿里巴巴發(fā)布三季度財報,三季度營收同比增40%至1190.17億元,凈利潤同比增40%至327.5億元,再度展現出強勁的的增長實力,更加釋放出打新利好。
再者,阿里旗下已經匯聚和孵化了一批優(yōu)質的上市企業(yè),投資阿里無異于投資一系列優(yōu)質公司,比如阿里健康、阿里影業(yè)、寶尊電商等等,擁有長期持有的價值。憑借出色的基本面及深厚的成長潛力,此次阿里IPO亦不失為一種良好的投資機會。
風險提示:上文所示之作者或者嘉賓的觀點,都有其特定立場,投資決策需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我們將竭力但卻不能保證以上內容之準確和可靠,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準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