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此前與人工智能相關的噱頭性報道太多,我們當時看到這條新聞時的第一感受,更多的是質疑——
紅外測溫為疫情防控帶來的幫助有多大?這里提到AI技術又是哪一方面的AI技術?
素有“中國創(chuàng)新之都”之稱的深圳下發(fā)了“江湖召集令”,向深圳科技企業(yè)征集與“紅外測溫產品”有關的人工智能技術方案,欲提高以“大規(guī)模人群”為基礎的測溫精度。
記者了解到,深圳市歐法信科技有限公司作為本次征集方案的企業(yè)之一,研發(fā)出了熱成像測溫+AI的出入口管理產品,熱成像人臉識別門禁,該產品是熱成像與AI技術(這里僅指人臉識別技術)的結合,集人臉識別,考勤,門禁控制,異常體溫,數(shù)據實時上傳,報警等功能于一體,可迅速篩查高溫人群,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可以于各種出入口場景的出入管理和考勤管理。
在疫情還在蔓延的當下關頭,有必要給地鐵和高鐵站,學校,小區(qū),寫字樓,工地等出入場景安裝紅外測溫人臉識別門禁,幫助各地在接下來不得不面對的返鄉(xiāng)客流高峰和學校,小區(qū)等場景出入管理和考勤打卡的需求,以及面對未來任何時間點都可能掀起的疾控保衛(wèi)戰(zhàn)時,提供一些有備無患的建議。
事實上,紅外測溫人臉識別門禁的最重要兩點,在于紅外測溫與人臉識別這兩個字,也就是生產紅外測量儀器必然要使用的“紅外熱成像技術”和生產人臉識別產品的”人臉識別技術“。
先來說說紅外熱成像技術,要知道在大自然中,一切高于絕對零度(零下273攝氏度)的物體都會輻射出電磁波,也就是“熱紅外線”。
雖然人眼看不到,但幾乎所有生物體都會時時刻刻發(fā)射出這種紅外線。這個時候,我們如果用特制的紅外探測器,就能捕捉到這種電波,并轉化成人眼可見的紅外熱圖像。
很明顯,我們人體不同的部位都有不同的溫度。譬如在冬天,你的手腳可能相對會更冰涼一些,而頭部溫度也相對高于四肢與腰部。
因此,在紅外線的照射下,由于不同位置輻射的強度不一樣,人體各個部位的輪廓、人與人之間相同部位的溫度差異,也能清晰地呈現(xiàn)在畫面上。
與其他測溫方式相比,用熱紅外線進行測溫的好處就是“直觀”、“非接觸”以及“24小時不間斷工作”。
你可以通過一張畫面上呈現(xiàn)出的不同顏色,直接判斷究竟誰才是“發(fā)熱點”,還能計算出處于同一區(qū)域的兩個相同“發(fā)熱點”之間的溫差大概是多少。
以紅外測溫人臉識別門禁作參照——與市面上的“額溫槍”“耳溫槍”相比,熱成像測溫就像是“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然后你的體溫就被記錄下來了”,既不用機器接觸,也沒有人工干預。
換句話說,這種“非接觸式”檢測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接觸性傳染的概率,因此在醫(yī)療領域,特別是對疾病的分析診斷具有重要意義。
此外,由于“可見光”完全影響不了紅外線的發(fā)射,霧霾也不會對紅外波長產生影響,所以理論上,這類儀器既可以白天黑夜不停歇作業(yè),也可以較遠距離探測異常體溫。
也就是說,一套紅外測溫人臉識別門禁能夠在一定范圍內,迅速找到溫度異常人士,這也是國內很多大型機場與火車站在近年來陸續(xù)部署上相關的熱成像體溫檢測儀器的最主要原因。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