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程收購藝龍之后,反壟斷問題浮出水面成為熱議焦點。在線酒店預定方面,攜程市場份額第一達46.2%,藝龍市場份額第三達13.5%,兩者相加已達到月60%的地步,壟斷特征明顯。本次交易價值4億美元,按照雙方的市值來看,已達到商務部法規(guī)中要求的經營者集中申報條件,相信這筆交易案已進行了申報,最終需要由商務部反壟斷局做出決定。
我國在反壟斷方面,有一個相對寬松的政策環(huán)境,監(jiān)管方較少因壟斷存在而否定交易。之前有360起訴騰訊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最終分別在廣東省高院和最高法敗訴,廣東省高院認為騰訊公司和騰訊計算機公司既不具有控制商品價格、數量或其他交易條件的能力,又不具備阻礙、影響其他經營者進入相關市場的能力,在該相關市場不具有支配地位。這等于是在否定騰訊涉嫌壟斷的同時,放寬了有關壟斷的定義,而最高法支持了這一判決。
在當前的現實環(huán)境下,此次攜程和藝龍的反壟斷問題,似乎也同樣可以樂觀。互聯(lián)網產業(yè)已是國家優(yōu)先重點發(fā)展的行業(yè),政策上的寬松可以理解。不過有一些問題仍需要注意,攜程的反壟斷問題與騰訊的是否具有壟斷支配地位問題,并不可簡單類比。兩者相同之處是監(jiān)管方需要判定其是否具備市場壟斷地位,不同之處在于兩者發(fā)生壟斷后所產生的后果,在性質上有天壤之別。
騰訊的商業(yè)模式是免費+增值,免費服務即便出現壟斷,對消費者而言,傷害程度并沒有那么容易被感知。攜程商業(yè)模式的本質仍是經紀業(yè)務,他們業(yè)務模塊中有一塊是直接向消費者出售酒店房間,與此同時從酒店那里獲得傭金。恰好本次被收購的藝龍,全部的業(yè)務都植根于此。這種業(yè)務模式形成壟斷后,出現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局面,對消費者和商家的傷害是巨大的,這可以直接影響到用戶體驗,并對整個酒店業(yè)的健康運行產生負面作用。
在高端酒店預定方面,兩家公司合并之后,從商戶端來說議價能力逐漸喪失,為了獲取線上用戶只能接受兩個一致行動人開出的條件。從用戶端來說,收窄了用戶在服務上的選擇余地,運營者缺乏改善和提升服務的動力,大量服務質量和定價問題,還有消費者糾紛將會密集出現,這會給在線酒店預定行業(yè)的未來發(fā)展蒙上陰影。
倒退回三四年前,攜程擁有這個市場過半份額以及70%的利潤,樹立起很高的競爭壁壘。在藝龍和去哪兒紛紛進軍酒店預訂業(yè)務之后,競爭程度加劇導致了價格的下滑,服務質量的提升,整個產業(yè)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局面,開始了大發(fā)展的一段黃金時期。攜程市場份額下降原本是競爭的結果,但這一平衡局面在被資本運作打破之后,市場很可能會倒回到過去一家獨大的局面。
在線旅游市場過去幾年發(fā)展飛快,未來10年也會是絕佳的發(fā)展良機,在酒店預訂方面,大量的到店預訂和電話預定都會逐步轉移到線上,最終在這個領域徹底消除傳統(tǒng)方式的酒店預訂,也是有可能的。這個業(yè)務的重要程度,在于是同消費者體驗息息相關,消費者需要拿出真金白銀來對服務進行購買,出現一家獨大的壟斷局面,無疑會對消費者的權益構成嚴峻挑戰(zhàn)。
把攜程和藝龍的反壟斷案稱之為第一案并不為過,因為此前無論是58同城收購趕集,還是優(yōu)酷收購土豆,或者阿里收購高德和微博,對消費者產生的影響都是間接的,唯獨在線酒店預定這個有很大傳統(tǒng)產業(yè)成分的業(yè)務,直接關系到消費者的錢包和消費體驗,在反壟斷問題上不能與其他案例進行簡單類比,應該更加慎重地加以對待。
在互聯(lián)網發(fā)展20年的歷史上,攜程和藝龍的反壟斷案從性質上來說,是前無先例的。在國家提出互聯(lián)網+行動計劃之后,類似的合并案將會大量出現,深刻影響到整個產業(yè)的發(fā)展和用戶體驗的提升,在這個問題上監(jiān)管方需要拿出足夠的智慧,對未來有可能出現的問題作出周密的提前預判,防止因不當裁定而導致不良后果出現。
這幾天,在網上進行的多個網絡調查中,大部分網民都用投票表達了對攜程與藝龍涉嫌反壟斷問題的擔憂,關注熱度超前。從根本上看,這畢竟不是打打游戲,看看新聞,而是直接切入到人們的出行生活和消費活動,用戶有理由對此表達高度關注。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