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提供商有贊微商城日前宣布的收費舉措,在微電商界引起了不小的轟動。按理說微電商的開展形式應該是多元化的,一個服務收費了最多不用就好,選擇其他服務提供商即可。但由于目前的微電商主要在微信上開展,而有贊微商城是目前少數幾個能夠對接微信平臺的服務,因此這一措施還是會影響很多商家。
有贊的收費策略是從5月15日開始,新店鋪自動獲得7天免費試用之后,必須支付年費4800元方可繼續(xù)使用,也可按半年支付。新政實施之后的效果如何目前還沒有評估,用戶增長速度受到影響是肯定的,與其積累大量閑置店鋪和無效店鋪,不如通過收費政策將店鋪質量提上去,倒也是個辦法。
收費對于增加企業(yè)收入是有好處的,可以讓有贊在財務上更健康。當然意義更大的是成本的削減,免費模式下大量資源被浪費了,通過收費政策來制止浪費,對于企業(yè)財務狀況更是有很大好處,對于培養(yǎng)商戶付費習慣也是件好事。。至于收費之后會否產生一些負面作用,肯定會有的,只要利大于弊,這件事就完全可以去做。
伴隨著有贊收費政策的全面實施,是點點客于5月20日推出的點點客小店。這款產品在功能上與有贊相差無幾,也是可以運行在微信上的,商家上貨、賣貨、支付、退貨、服務等一系列流程均可實現。不過這款產品并不收費,而且點點客承諾會永久免費。從這一個免費一個收費上面,就可以看出兩者對未來看法上的不同,也能洞察到兩者的實際情況不同。
有贊或許認為微電商的發(fā)展已經進入一個新階段,用戶群體、營商勢力和產業(yè)生態(tài)都已經接近成熟了,下一步要做的是過濾低質量商戶,同時企業(yè)也該獲得相應的收割成果。而點點客則可能認為市場潛力還沒有完全發(fā)揮出來,還有大量的新用戶和新商戶未被挖掘,市場還遠沒有到能夠收割的程度,因此點點客要借機加大投入力度。這里面隱含著路線之爭,但也很難說誰對誰錯,總體來說微電商的發(fā)展?jié)摿€是有的,或許在營商環(huán)境得到根本改變之后,后面還有更大的發(fā)展浪潮。
而有贊與點點客這兩個企業(yè)的實際情況也有所不同,也導致了兩邊各自秉持了截然相反的發(fā)展邏輯。有贊的產品線就只有微商城,并不解決微電商的其他問題,如流量、營銷、推廣等,他們只是專注于在商城服務方面進行深耕,期望用產品的進化來提升用戶使用體驗,其他方面需要商戶自己去想辦法。點點客則不一樣,他們的主業(yè)鏈條更長,涵蓋O2O、移動電商、移動廣告、移動金融等領域,點點客小店只是其業(yè)務鏈條中的一環(huán),因此不收費也是有道理的,因為點點客根本不用從店鋪這一環(huán)獲取收益。
對于微電商來說,除了店鋪、支付等功能外,面臨的更大問題是將店鋪推廣出去并獲得訂單,而這一需求里面存在著極大的市場空間。淘寶在過去也面臨這樣的問題,運營到一定程度后,到底是對店鋪收費還是繼續(xù)免費坐等之后的服務環(huán)節(jié)收費,是重要的方向選擇。最終淘寶選擇了后者,獲得了成功,但當前的微電商還能否重演淘寶當年那一幕,很值得懷疑,因此就出現了在路線上的不同選擇。
點點客的布局當然也是很不錯的,營銷原本就是這家公司的主業(yè),還擅長基于微信實施二次開發(fā),幫助微電商運營者做好廣告營銷工作。他們完全可以全力去營造一個服務生態(tài),把產業(yè)鏈條做長,產業(yè)做大之后再通過服務方式獲取收益,目前看他們還做得不錯。
點點客前期推出的人人店,是一款與點點客小店截然不同的產品,這款產品容納了三級分銷體系,通過社交的裂變,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千傳萬地推動商戶流量發(fā)展,為微電商運營者解決了流量導入問題。此外分銷用戶可以通過app查看所有分銷的店鋪,查看傭金和分銷團隊,方便商戶管理店鋪。目前在微信上有很多做分銷和代理的商家,人人店的推出為他們提供了相當好的工具與渠道,解決了現實問題。
人人店與剛發(fā)布的點點客小店對接,就能構成一個微電商的完整鏈條,從三級分銷到獨家微店,起到相互帶動,相互補足作用,部分解決了微電商的流量和營銷推廣的問題。事實證明,電商鏈條的完善,對于流量注入和用戶聚集是有非常大作用的,配合商家自身物流體系和供應鏈管理的完善,再輔之以適當的營銷和推廣運營,電商生態(tài)就能發(fā)揮出更大效率了。
根據有贊和點點客各自的實際情況和發(fā)展邏輯,只能說兩者實施截然相反的政策,并不存在哪方對哪方錯,從他們各自的立場上來說都是對的。微電商目前也并沒有處在起步階段,但也并不是發(fā)展到了多么成熟的地步,對這個市場的解讀可以是百花齊放的。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