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雞肋做成美餐:華為奪得全球電信設備王者的秘密

大家都知道,如今美國政府想方設法打壓華為,主要原因不是因為華為智能手機的銷量超過了蘋果,而是因為華為在全球5G設備領域居于領先地位,而美國在該領域卻沒有一家拿得出手的公司。

那么,華為是什么時候坐上電信設備世界第一寶座的?老冀查了一下華為和友商們的年報,發(fā)現華為2013年的營收大約為395億美元,超過了原來的老大愛立信(2013年營收約為353億美元),凈利潤更是愛立信的將近兩倍,正式稱王。

不過,在老冀看來,華為之所以后來居上,其實是與一次全球性的經濟危機密切相關的。2008年8月,美國房貸兩大巨頭房利美和房地美股價暴跌并被接管;9月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保護,第三大投行美林被美國銀行收購,AIG被美國政府接管……金融危機迅速蔓延到全球。即使是中國也沒能獨善其身,當時中國政府迅速啟動了高達4萬億的投資計劃進行對沖。

當時,全球所有的電信運營商都在縮減投資。受此影響,幾乎所有的電信設備商也在減少研發(fā)、縮減成本以求過冬自保。

除了華為。華為選擇了反其道而行之,開始了激烈的擴張之路。到了2009年8月,在任正非的主持下,華為經營管理團隊(EMT)召開了一次意義重大的會議。經過激烈討論之后,EMT做出了重大決策:在全球市場繼續(xù)擴張。

華為EMT認為:“每次經濟危機都會產生一家偉大的公司,希望這一次華為能抓住機會。”華為EMT決定:“華為在通信領域不做資本性的交易,將長期保留通信網絡的開發(fā)、銷售和服務的體系。這個體系將來受社會進步、技術進步的影響,產品會變得越來越不值錢,像雞肋一樣。許多公司會選擇逐步放棄,而人們還是需要這些東西的,我司將堅持不動搖地持續(xù)開發(fā)和維護這些雞肋產品,把雞肋做成美餐?!?/p>

在華為內部,這次會議達成的共識被稱為“830決議”;華為的這種戰(zhàn)略,在業(yè)界也被稱為“反周期投資”模式。此后,華為兵分三路,同時在中國、北歐、美國三大市場全面出擊,以極具競爭力的產品和解決方案,與友商展開了多場設備搬遷大戰(zhàn)。

先說北歐市場。2009年11月,華為成功殺入諾基亞西門子的芬蘭“老巢”,與北歐運營商Telia Sonera簽署芬蘭北部地區(qū)3G部署協(xié)議,成功地搬遷了諾西在芬蘭北部的設備。一個月之后,華為再次殺入北歐腹地,宣布為北歐電信運營商Tele2 AB和Telenor ASA組建的合資公司部署4G/LTE網絡。此外,華為還在愛立信的大本營瑞典取得突破,為瑞典運營商Net4mobility部署4G/ LTE網絡。

再說中國市場。2009年也是中國3G元年,無論是中國移動、中國聯通還是中國電信的3G網絡設備招標,華為均名列三甲。當年,華為在國內的合同銷售額歷史性突破了100億美元大關。

最后說一下美國市場。由于當時美國政府就已經對華為有了很強的戒心,除了與Cox、Clearwire這些中小型運營商達成合作之外,華為在美國市場收獲不大。

2009年,華為在研發(fā)上繼續(xù)飽和投入,全年研發(fā)費用高達133.4億元,同比增長了27.4%。高于當年銷售收入增長率(19%)。當年,華為的研發(fā)費用率為8.9%,同比上升了0.5個百分點。2010年,華為的研發(fā)費用率仍然保持在8.9%的高水平上。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大爆發(fā)之后,華為繼續(xù)擴充員工。老冀根據華為年報統(tǒng)計,2008年底華為員工數量為87502,2009年底增長到95000人,凈增了8.6%;2010年底華為員工繼續(xù)增長到111900人左右,暴漲了17.8%。

此時的友商在干什么?縮減產品線、減少研發(fā)開支、裁員……2009年諾西和阿朗一蹶不振被華為超越;2010年經濟形勢好轉,愛立信想要發(fā)力的時候卻發(fā)現已經力不從心,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華為絕塵而去。

在華為內部,任正非經常用一個餐飲業(yè)的例子來說明華為的商業(yè)模式。如果把企業(yè)的經營比作王小二賣豆腐的話,跨國公司過去的商業(yè)模式就是王小二先開一家豆腐店,賣兩塊錢一斤;別人看到有利可圖也開豆腐店了,王小二開始降價到一塊五;這個時候賣豆腐仍然有高額的利潤,于是豆腐店越開越多,價格降到8毛,王小二的豆腐店開始虧損,只好倒閉了事。而華為的策略就是第一家豆腐店剛開張,王小二直接將價格定到8毛,這樣由于成本的壓力別人不再敢進入市場,而王小二仍然能夠依靠大批量降低成本而獲利。

實際上,不僅僅只有華為采用這種“反周期投資”模式。老冀發(fā)現,在顯示器件行業(yè),韓國廠商也是這么干的。以目前最主流的TFT—LCD(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為例,這項技術最早是美國RCA和西屋電氣公司發(fā)明的,但是卻被日本公司做了起來,并在1990年代近乎壟斷了這個市場。

然后韓國人來了,他們采用了“反周期投資”模式。在1995-1996年TFT—LCD產業(yè)的衰退期,剛剛進入的韓國企業(yè)卻連續(xù)投資建設新的生產線:1996年10月三星建成了3代線;LG則于1997年11月建成了3.5代線;現代集團也于1997年第四季度建成3代線。

從開始量產到盈利,韓國企業(yè)經歷了很長的時間。其中,三星的TFT—LCD業(yè)務從1990-1997年連續(xù)虧損了7年,在1991-1994年期間平均每年虧損1億美元;LG的業(yè)務從1987年到1994年平均每年有5300萬美元的虧損,持續(xù)了8年直到1999年,三星和LG的市場份額終于超過原來的龍頭老大日本夏普。

而2001年,由于產能過剩,TFT—LCD行業(yè)又出現了全行業(yè)虧損。此時的LG卻咬牙投了全球第一條5代線;三星在當年年底更是一口氣連建3條5代線?,F代集團受財務危機的拖累無力再跟,后來只能將5代線出售給中國的京東方,這才有了中國TFT-LCD產業(yè)的大發(fā)展。

韓國企業(yè)這么持續(xù)的“反周期投資”,終于將日本企業(yè)徹底打垮,曾經的老大夏普已經成了中國臺灣代工巨頭富士康的下屬企業(yè),剩下幾家抱團取暖組建的JDI(日本顯示器公司)仍然持續(xù)虧損,連自保都很難。

老冀發(fā)現,中國的京東方也領悟了“反周期投資”的真諦,從消化吸收韓國現代集團的第一條第5代線開始,京東方頂著持續(xù)虧損的巨大壓力持續(xù)投資5代、6代、7代、8代、10代線,最終在TFT—LCD領域擊敗了韓國巨頭,成為全球老大。

當然,老冀認為“反周期投資”并不是萬能的,必須在主流技術進入成熟期、而且沒有顛覆性技術出現的情況下才有效,不然投了也是白投。例如,2003年TCL集團曾經耗費巨資收購了法國湯姆遜的彩電業(yè)務并成為CRT彩電的全球老二,這次投資卻因為CRT被TFT—LCD顛覆而打了水漂。2009年的華為之所以“反周期投資”成功,也是因為當時全球3G已經發(fā)展多年、而4G還沒有成熟,給了華為一個很好的機會。

不過,在行業(yè)大形勢不好的情況下,企業(yè)領導人也很難確定“反周期投資”的機會就是機會。當你把那么多的資金和資源扔進去,卻不知道行業(yè)何時才能有轉機的情況下,再有定力的企業(yè)家都會躊躇再三。這個時候,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狠下心來真敢投的,才是真正優(yōu)秀的企業(yè)家。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極客網企業(yè)會員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9-05-29
把雞肋做成美餐:華為奪得全球電信設備王者的秘密
縮減產品線、減少研發(fā)開支、裁員……2009年諾西和阿朗一蹶不振被華為超越;2010年經濟形勢好轉,愛立信想要發(fā)力的時候卻發(fā)現已經力不從心,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華為絕塵而去。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