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與科技,殊途必同歸

文/孟永輝

科技與金融的分野,正在成為一種現實。無論是對于科技來講,還是對于金融而言,這都是一種好現象。因為簡單粗暴地混淆科技與金融,非但無法促進金融的良好進化,甚至還有可能將科技變成一種徹頭徹尾的噱頭和概念。或許,科技之于金融最好的意義就在于它為金融提供“基礎設施”,但卻無法替代金融,成為主導。

無論是業(yè)已過去的互聯網金融時代,還是行將過去的金融科技時代,已經非常明確地為我們展示了這一切。一味地夸大科技的功能和作用,甚至將科技看成是金融的全部,最終只會讓金融失去自我,從而淪為科技的附庸。當這一現象發(fā)生,所謂的金融其實早已不再是金融本身,而是變成了科技的一種。一旦這種現象出現,金融便不再是支撐實體經濟的工具,而是變成了與實體經濟搶奪資源的存在。

在平臺經濟式微,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科技與金融分野,并且重塑兩者之間的關系,業(yè)已成為行業(yè)發(fā)展的大趨勢。透過螞蟻金服、京東科技等互聯網玩家的轉型以及傳統(tǒng)金融機構的科技化嘗試,我們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盡管現在正在發(fā)生的這樣一場新變革并不及互聯網金融那樣轟轟烈烈,但是,它所帶來的影響和變革卻絲毫都不比以往少。認識到正在發(fā)生的這樣一場深刻變革,并且尋找到其中的規(guī)律和機遇,才能為金融與科技的未來進化找到注腳。

新周期里,科技與金融開始再定位

當數字經濟風潮漸起,經濟的發(fā)展進入到新周期業(yè)已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在這個大背景下,行業(yè)的發(fā)展業(yè)已從過往線上和線下競爭的二元形式,轉變成為線上和線下融合的一元形式。以互聯網玩家為代表的科技行業(yè)不再是虛擬經濟的代表,而是開始成為基礎設施,并且與實體經濟更加深度地聯系在一起。

金融行業(yè),未能幸免。一場以科技和金融的再定位為主導的全新發(fā)展,正在悄無聲息地進行著。同互聯網金融時代,僅僅只是搭建平臺做撮合和中介,提升金融上下游的對接效率以及僅僅只是將金融行業(yè)看成是改造和賦能對象,提升金融行業(yè)的運行效率不同,現在正在發(fā)生的這場新變革,更像是一個重塑價值與意義的過程。

對于科技來講,它的最大的價值和意義就在于為金融的進化提供解決方案;對于金融來講,它的最大的價值和意義就在于為科技的應用提供土壤。如果模糊了它們的價值與意義,讓科技去做金融應該做的,抑或是讓金融去做科技應該做的,那么,在新周期里,我們必然會遭遇類似互聯網金融與金融科技同樣的困境與難題。

于是,我們看到了越來越多的玩家開始厘清金融與科技之間的界限,讓金融的歸金融,科技的歸科技。這種厘清有助于讓現在的發(fā)展再度踏入到互聯網金融和金融科技的河流里,從而找到一種更加貼合當下大背景的發(fā)展模式。

從表面上來看,這種發(fā)展模式并不及以往那樣快速。但是,等到人們將科技與金融之間的關系厘清,并且真正找到了金融與科技結合的正確方式和方法,可以預見的是,由此所引發(fā)的發(fā)展和進化要比互聯網金融時代和金融科技時代大得多。如果要為現在的狀態(tài)尋找一個注腳的話,現在更像是一個探索期。

按照現在的邏輯,科技更像是一個工具和手段,而不是一個主體。與此同時,金融更像是一個主體和行業(yè),它才是根本所在。雖然科技的形式有很多,改造的方式有很多,但是,無論如何,科技對于金融進行改造的最后依然還是要回歸到金融本身。換句話說,當這個階段完成之后,科技依然是科技,金融依然是金融,而不再是以往那樣科技與金融混亂不清的狀態(tài)。

當這個階段完成,我們將不再出現類似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這樣模糊不清的概念,而是形成了以金融為核心的概念。這才是金融與科技之間的正確關系,這才是金融行業(yè)進化的正確之道。于是,在新周期,我們找到了金融與科技的新角色和新定位。

在這個階段,金融是主體,科技是附屬。金融是內在,科技是外在。對于每一個玩家來講,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要尋找到金融與科技結合的最佳方式和方法,找到真正符合金融進化的正確方向。只有這樣,金融行業(yè)的發(fā)展才能跳出互聯網金融與金融科技的怪圈,真正進入到一個全新的時代。

分野僅是開始,金融與科技的終局是融合

對于經歷了模糊不清的彎路之后,金融與科技的分野成為一種必然。但是,如果你以為科技與金融的分野將會是終局的話,未免有些太過簡單和武斷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科技與金融的分野同樣僅僅只是在新周期必然會出現的狀態(tài)。等到科技與金融的分野實現,并且真正找到了發(fā)展的新方式時,金融與科技走向融合將會是一種必然和終局。

具體原因如下:

首先,當下的科技與金融都不是終極狀態(tài)。同互聯網時代,我們滿眼都是互聯網技術不同,現在的狀態(tài)下,我們所看到的是一個以大數據、云計算、區(qū)塊鏈和人工智能為代表的各種各樣的新技術不斷涌現的發(fā)展階段。也就是說,現在的新技術是多種多樣的,它們沒有找到一個共同的注腳。

當新技術是多種多樣的,并且無法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概念,它的發(fā)展始終都是“散打”的狀態(tài),無法形成一種統(tǒng)一的經濟現象。在這個時候,我們僅僅只能把它稱之為一個新技術不斷出現的時代,這個階段,新技術的發(fā)展是不成熟的。所以,以大數據、云計算、區(qū)塊鏈和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技術,依然還會面臨一場全新的改變。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這些新技術的終極狀態(tài)呢?筆者認為,這些新技術的終極狀態(tài)就是它們都可以接受,并且都能夠被表達的狀態(tài)。這就牽涉到一個大數據、云計算、區(qū)塊鏈和人工智能的底層究竟是什么的問題?那么,這些新技術究竟是什么呢?它們的共性究竟在哪呢?筆者認為,這些新技術的共同特征就是數字和數據。

我們看到,無論是大數據也好,云計算也好,區(qū)塊鏈也好,人工智能也罷。它們的底層邏輯,其實都是數字和數據。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那么多的新技術,都不是終極狀態(tài),只有數字和數據,才是它們的終極狀態(tài)。

除了科技之外,金融同樣不是終極狀態(tài)。我們現在所看到的金融更多的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金融。無論是從金融的功能和屬性也好,抑或是金融的表現形式也罷,金融行業(yè)都還是傳統(tǒng)的樣子。因此,金融依然還是要進化的。

那么,何為金融進化的終極狀態(tài)呢?筆者認為,金融行業(yè)進化的終極狀態(tài)必然是它的內在構成元素業(yè)已發(fā)生了深度改變的狀態(tài)。那么,金融的內在元素又將如何改變呢?在數字經濟風靡的時候,我們越來越多地開始意識到,金融進化的終極狀態(tài)依然是數字化的狀態(tài)和數字化的狀態(tài)。從這個邏輯來看,金融行業(yè)進化的終局依然在于數字和數據上。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無論是金融也好,科技也罷,它們都可以在數字和數據上找到一個契合點。從科技與金融的進化方向上,我們可以看出,金融與科技的分野僅僅只是暫時的,等到它們在數字的角度找到契合點,融合將會成為一種必然。

其次,行業(yè)的數字化路徑正在越來越清晰。如果我們將上一個時代的發(fā)展看出是行業(yè)的互聯網化的過程的話,那么,下一個時代的發(fā)展是行業(yè)的數字化的過程。在經歷了后互聯網時代的摸索與探究之后,現在,行業(yè)數字化的路徑正在變得越來越清晰。零售、制造、醫(yī)療等諸多行業(yè)里,一場以數字化為主導的全新變局正在開啟。

同互聯網化僅僅只是改造行業(yè)上下游對接的方式和方法不同,數字化對于行業(yè)的改造更多地關注的是對于行業(yè)內在的元素的深度改造以及由此衍生而來的傳統(tǒng)行業(yè)架構的再造與重塑。從這個角度來看,互聯網化的過程是一個外在的過程,二元的過程,它僅僅只是改變了行業(yè)上下游對接的方式和方法,最終形成的是線上和線下兩種對立的二元經濟結構。

同互聯網化不同的是,數字化是一個內在的、一元化的過程。它首先改變的是行業(yè)的內在構成要素,緊接著改變的是行業(yè)的運行機制和邏輯,從而形成的是一個由內而外都發(fā)生了深刻改變的全新的行業(yè)。可以預見的是,經歷了數字化的階段之后,我們將不會看到現在這樣一種線上和線下分野的經濟狀態(tài),而是變成了一個線上和線下統(tǒng)一的過程。

在互聯網業(yè)已改變的金融行業(yè)只剩下的“半拉子”工程,需要在數字化時代繼續(xù)完成和實現。同時,作為線上的代表,以互聯網為代表的科技玩家同樣需要一場深入而又全面的數字化。從這個角度上來看,金融與科技同樣將會在數字化的方向上找到結合點。

新周期里,金融與科技的角色正在發(fā)生一場全新的定位。在這個過程中,分野成為一種必然和趨勢。然而,這并不是結束,更不是終局,而是一個開始。經歷了數字化的洗禮與催化,金融與科技將會殊途同歸,最終走在融合的大道上。

—完—

作者:孟永輝,資深撰稿人,專欄作家,特約評論員,行業(yè)研究專家,戰(zhàn)略咨詢顧問。長期專注行業(yè)研究,提供深度思考與硬核干貨。支持保留作者來源的分享,轉載請保留作者版權信息,違者必究。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21-09-13
金融與科技,殊途必同歸
等到人們將科技與金融之間的關系厘清,并且真正找到了金融與科技結合的正確方式和方法,可以預見的是,由此所引發(fā)的發(fā)展和進化要比互聯網金融時代和金融科技時代大得多。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