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孟永輝
當數字經濟的浪潮洶涌來襲,我們看到的是越來越多的玩家開始投身到了數字商業(yè)的懷抱里。阿里如此,京東如此,騰訊亦是如此。如此多的玩家將關注的焦點從傳統(tǒng)電商轉移到數字零售的身上,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即,未來的一段時間內,數字零售將會是一個全新的風口。圍繞著零售行業(yè)的數字化,將會衍生出來諸多新型的商業(yè)類型。
這似乎與以往我們所看到的以新零售為主導的發(fā)展模式頗有一些不同。在新零售被巨頭和資本鼓動的年代里,我們看到的是,幾乎所有的玩家都將關注的焦點聚焦在了人、貨、場三種元素的重構上。盡管人、貨、場三種元素的重構,的確可以帶來一定的發(fā)展?jié)撃?,但是,如果僅僅只是將零售行業(yè)的進化看成是表層的元素重構,而沒有去改變元素本身,那么,這樣的發(fā)展依然是不完整的。
因此,欲要真正從根本上改變零售行業(yè)本身,必然需要對零售行業(yè)的內在元素進行改造,在實現了對于內在元素改造的基礎上,再去尋找重構新的元素的方式和方法,或許,才是真正確保零售行業(yè)的進化,真正進入到屬于自己的發(fā)展軌道的關鍵。數字零售,作為一個真正從本質上改變零售行業(yè)內在要素的物種,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相對于新零售的表層和淺顯,數字零售從本質來看,其實是一個借助數字化的技術賦能和改造零售行業(yè)的內部流程和環(huán)節(jié)的過程。經歷了這樣一個階段之后,零售行業(yè)內部的元素、流程和環(huán)節(jié)都將會發(fā)生一場深度而又全面的改變。我們司空見慣的傳統(tǒng)意義上的人、貨、場三種要素都將發(fā)生一場深入而又徹底的改變。原本虛擬和實體涇渭分明的狀態(tài)將會被打破,取而代之的將會是一場以虛擬和實體深度融合為主導的全新發(fā)展模式。換句話說,當數字零售實現了對于零售行業(yè)的人、貨、場的三種元素的數字化改造之后,原本涇渭分明的狀態(tài)將會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深度融合的過程。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零售行業(yè)若要變革,必然需要經歷一場深度而又全面的數字化。只有經歷了這樣的數字化之后,人們所期望的人、貨、場三種要素重構的目標才能實現。如果僅僅只是將目光聚焦在人、貨、場三種要素重構本身,而沒有關注人、貨、場三種元素的數字化改造,那么,所謂的零售行業(yè)的變革只不過隔靴蹭癢的文字游戲而已。因此,數字零售,是零售行業(yè)變革的必由之路。
數字零售,實現的是元素的「重混」
按照筆者的理解,所謂的人、貨、場三種要素的重構,并不僅僅只是打破業(yè)已形成的人、貨、場三種元素的既定狀態(tài),更重要的一點在于,通過對人、貨、場三種要素進行深度改造,找到人、貨、場三種要素深度融合的方式和方法。如果僅僅只是通過改變人、貨、場三種元素之間的時間和空間位置,而沒有找到它們融合的方式和方法,那么,所謂的零售行業(yè)依然是沒有任何進化的。
同僅僅只是從表面來重新構建人、貨、場三種元素的關系不同,數字零售首先完成的是對人、貨、場三種元素的數字化改造。經歷過這樣一個數字化的改造階段之后,原本看似毫不相干,涇渭分明的人、貨、場開始有了聯通的可能性。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對于人、貨、場三種元素的重構便不再僅僅只是調整人、貨、場三種要素之間的關系這么簡單,而是更多地實現的是三種元素的深度融合,并且在深度融合的基礎上,有新的形態(tài)的產生。
很顯然,這樣一種建立在人、貨、場三種要素的數字化改造基礎之上的發(fā)展模式,要比僅僅只是簡單地重塑人、貨、場三種要素之間的關系更加深度和完備。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才可以斷定,數字零售真正帶來的是更加深度,更加徹底的變革,絕非新零售式的人、貨、場三種要素重構這么簡單。所以,欲要實現零售行業(yè)的變革,必然需要經歷數字化的改造和升級,只有這樣,零售行業(yè)才能做到真正的脫胎換骨。
數字零售,實現的是虛實「融合」
當新零售的概念被提出,其中一個很重要的方向就是實現線上和線下的深度融合。這一點,曾經被認為是新零售的精髓所在。然而,僅僅只是停留在表層的資本運作,缺少了內在的融通,這樣的「線上和線下的融合」,其實是不徹底的,或者說是不完整的。
同新零售僅僅只是借助資本運作抑或是戰(zhàn)略合作的方式來尋找線上和線下融合的方式和方法不同,數字零售更多地是通過實現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統(tǒng)一表達,再去尋找實現虛實融合的方式和方法。如果我們將新零售所推崇的那樣一種方式,看成是一種由外而內的尋找虛實融合的方式和方法的話,那么,建立在數字零售之上的虛實融合的方式,更多地表現出來的是一種更加深度,更加可持續(xù),更加精準的融合方式。
經歷了數字化的階段之后,虛擬經濟實現了數字化的升級和改造,它們表現出來的不再是平臺和中心,而是成為了數據和數字的來源地;實體經濟在實現了數字化的升級和改造之后,它們表現出來的不再是固化的、封閉的存在,而是變成了一個柔性的,可以自由流動的存在。
這還不是最關鍵的。最為關鍵的一點在于,經歷了數字化的升級和改造之后,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之間真正實現了可以互相轉化,可以互相流動。當這一現象開始出現,就昭示著零售行業(yè)的效率有了進一步提升的可能性。因此,零售行業(yè)究竟要如何變革?必然是通過數字化的升級和改造,并且通過數字化的升級和改造來找到一個可以相互融合,相互流通的發(fā)展之道。正是因為如此,我們才會有理由相信,數字零售是零售行業(yè)進化的必由之路。
數字零售,打破的是傳統(tǒng)的供求關系
數字零售之所以能夠給零售行業(yè)帶來如此巨大的發(fā)展,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打破了傳統(tǒng)意義上,甚至是互聯網意義上的供求關系。在供求失衡的大背景下,通過打破原有的供求關系,并且通過重塑新的供求關系,零售行業(yè)才能發(fā)生根本性的變革。
無論是在傳統(tǒng)時代,還是在互聯網時代,供應方和需求方基本上都是單向流動的,即供應方將產品和服務提供給需求方,通過滿足需求方的需求來實現盈利。這樣一種單向的,固化的供求關系所導致的一個直接結果就是,供求兩端之間的信息無法完美對接,最終導致了生產過剩等亂象的出現。我們看到諸多電商變種,其實恰恰變成了一個傾銷過剩商品的方式和方法。
這是一種并未對傳統(tǒng)意義上的供求關系帶來任何改變的方式。它僅僅只能借助概念和營銷噱頭的轉換來實現供求關系的短暫的平衡。一旦供求關系,再一次被打破,那么,玩家們必然需要再去尋找新的營銷方式和方法。
數字零售時代的來臨,其實是一場重塑供求關系的全新進化。在數字零售時代,供求之間的關系將不再是單向的,更不是固化的,而是雙向的,隨時可以變通的。對于供給方來講,他們將產品和服務提供給了需求方,同時,需求方同樣將數字、數據傳遞給了供給方,以更好地讓供給方更好地生產。簡單來講,供給方再提供給需求方產品和服務的同時,需求方同樣將需求的數字、數據提供給了供給方。
當供求雙方建立了這樣一種雙向的,自由流動的全新的供求關系之后,我們在傳統(tǒng)時代和互聯網時代所需要的撮合和中介的角色,便不會變得那樣重要的。取而代之的是,供求方與需求方之間的點對點的信息對接,點對點的產品和服務供給。當供求關系開始發(fā)生了深刻的改變,隨之而來的將會是新的商業(yè)模式的誕生。
從這個角度來看,數字零售帶來的并不僅僅只是供求關系的改變,而且還衍生出來了一系列新的商業(yè)模式。這些商業(yè)模式是與我們以往所看到的以撮合和中介為主導的商業(yè)模式是完全不同的,當數字零售改變了底層的商業(yè)模式,我們才可以說它真正給零售行業(yè)帶來了根本性的改變。從這個角度來看,數字零售,同樣是零售行業(yè)變革的必由之路。
結語
數字零售所引發(fā)的源自于零售行業(yè)的內生變革,讓我們看到的是一場完全于以往不一樣的發(fā)展模式。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數字零售是零售變革和升級的必然之路。有了數字零售的洗禮和催化之后,零售行業(yè)的變革才算是跳出了新零售的條條框框,真正步入到了一個全新的發(fā)展階段。以此為開端,零售行業(yè)才能真正實現脫胎換骨。
—完—
作者:孟永輝,資深撰稿人,專欄作家,特約評論員,行業(yè)研究專家,戰(zhàn)略咨詢顧問。每日一文,長期專注行業(yè)研究,提供深度思考與硬核干貨。支持保留作者來源的分享,轉載請保留作者版權信息,違者必究。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